APP下载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4-11-24曲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2期
关键词:免疫功能肝功能腹腔镜

曲涛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25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OC治疗,观察组63例采用LC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 结果 (1)肝功能:观察组ALT、AST、TBIL及ALB水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功能: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差值、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均较小,不影响胆囊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肝功能;免疫功能;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2-0022-03

Impact on liver func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of laparoscopic and conven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QU Tao

Department of NO.1 Surgery,Liaoning Province Donggang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Donggang 11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mpact on liver func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All 125 cases with gallbladder benign lesions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2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all of the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6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is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C, there were 6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is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C, the difference of liver func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1) Liver function: The difference of ALT, AST, TBIL and ALB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2) Immune function: T lymphocyte subsets CD3, CD4, CD8, CD4/CD8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mmunoglobulin IgG, IgA, IgM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mpact on liver func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are small, does not affect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for benign gallbladder disease patients.

[Key words] Liver function; Immune function; Laparoscopy; Open cholecystectomy

胆囊良性病变是外科中的常见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两种方法治疗。与OC比较,L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使CO2气腹增加,气腹对腹部器官特别是肝脏的压力会降低肝脏功能,此外,外科手术为强烈的应激源,使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3]。为了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25例,分别采用LC及OC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25例,其中男76例,女49例,年龄26~75岁,平均(44.6±7.9)岁,体重51~78 kg,平均(64.1±10.7)kg。病种包括胆囊结石47例,胆囊息肉58例,慢性胆囊炎20例。合并症:高血压28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7例。按照采用的治疗方法将12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OC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LC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标准的四孔操作方法,腹腔压力维持在0.9 kPa。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000 r/min,10 min,取上层血清置-70°C冰箱中用于观察指标的检测。(1)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等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免疫功能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计算检测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ALT、AST、TBIL及ALB水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肝功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

2.2两组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2.2.1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

2.2.2两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由表3可见,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g/L)

3讨论

OC是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本种手术方式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是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老年患者尤甚,耐受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危险性也随之增加[4],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LC由于出血量少,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临床广泛使用,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重要方法[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LC属于微创手术,患者承受的创伤、痛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了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使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6];(2)OC手术一般有较大的切口,使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腹水等的几率相对增加,严重的会引起患者死亡,而LC只需大小为5~10 mm的切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7];(3)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视野被放大,对机体组织细微结构的观察可以更清晰,大大降低了损伤血管引起的出血[8];(4)LC有效避免了开放腹腔,使术后腹腔粘连的风险降低,对患者以后进行其他方面的手术不会造成影响[9]。

有报道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0],但是全麻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的麻醉方式,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会不会受到术中CO2气腹及所应用的电刀的影响,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术后疼痛是否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等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11]。赵冬雨等[12]将84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C、OC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组术后1 d及3 d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LC组(P<0.05),术后7 d免疫功能指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比较两组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肝功能、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吴纯东等[13]研究认为LC与O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该结论与本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采用OC治疗的患者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为肝脏血流受到手术中肝脏牵拉、挤压、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用LC治疗的患者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气腹导致的腹内压力增加、肝脏血液供应障碍导致,此外,术中使用的电凝器械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LC术后肝功能[14]。有结果提示L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中肝脏血流动力学或神经内分泌受到气腹、全麻等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恢复,不影响胆囊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罗真理.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35-136.

[2] 宋鸿程.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5-37.

[3] 刘承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7):517-519.

[4] 朱凯.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 医学信息,2013,(6):189-190.

[5] 马建军,杨世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分析比较——附125例临床报告[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Z):168-169.

[6] 马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安全性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31-32.

[7] 王立忠,金秀梅.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80,82.

[8] 何海龙,陈杨荣,斯厚刚.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免疫炎症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33-35.

[9] 刘彦良,丁佑铭,王纯涛,等. 胆囊结石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6):517-519.

[10] Walker T. Biafy in jur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 ylwhy still a problem[J]. Gastroenterology,2008,134(3):894-895.

[11] 杨雪松.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3):70,72.

[12] 赵冬雨,成丽娅,于健.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92-94.

[13] 吴纯东,左东.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的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2):2495-2496.

[14] 吴志明,娄建平,陈江,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3):225-227.

(收稿日期:2014-07-07)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OC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LC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标准的四孔操作方法,腹腔压力维持在0.9 kPa。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000 r/min,10 min,取上层血清置-70°C冰箱中用于观察指标的检测。(1)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等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免疫功能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计算检测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ALT、AST、TBIL及ALB水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肝功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

2.2两组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2.2.1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

2.2.2两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由表3可见,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g/L)

3讨论

OC是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本种手术方式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是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老年患者尤甚,耐受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危险性也随之增加[4],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LC由于出血量少,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临床广泛使用,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重要方法[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LC属于微创手术,患者承受的创伤、痛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了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使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6];(2)OC手术一般有较大的切口,使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腹水等的几率相对增加,严重的会引起患者死亡,而LC只需大小为5~10 mm的切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7];(3)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视野被放大,对机体组织细微结构的观察可以更清晰,大大降低了损伤血管引起的出血[8];(4)LC有效避免了开放腹腔,使术后腹腔粘连的风险降低,对患者以后进行其他方面的手术不会造成影响[9]。

有报道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0],但是全麻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的麻醉方式,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会不会受到术中CO2气腹及所应用的电刀的影响,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术后疼痛是否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等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11]。赵冬雨等[12]将84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C、OC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组术后1 d及3 d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LC组(P<0.05),术后7 d免疫功能指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比较两组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肝功能、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吴纯东等[13]研究认为LC与O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该结论与本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采用OC治疗的患者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为肝脏血流受到手术中肝脏牵拉、挤压、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用LC治疗的患者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气腹导致的腹内压力增加、肝脏血液供应障碍导致,此外,术中使用的电凝器械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LC术后肝功能[14]。有结果提示L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中肝脏血流动力学或神经内分泌受到气腹、全麻等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恢复,不影响胆囊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罗真理.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35-136.

[2] 宋鸿程.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5-37.

[3] 刘承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7):517-519.

[4] 朱凯.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 医学信息,2013,(6):189-190.

[5] 马建军,杨世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分析比较——附125例临床报告[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Z):168-169.

[6] 马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安全性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31-32.

[7] 王立忠,金秀梅.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80,82.

[8] 何海龙,陈杨荣,斯厚刚.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免疫炎症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33-35.

[9] 刘彦良,丁佑铭,王纯涛,等. 胆囊结石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6):517-519.

[10] Walker T. Biafy in jur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 ylwhy still a problem[J]. Gastroenterology,2008,134(3):894-895.

[11] 杨雪松.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3):70,72.

[12] 赵冬雨,成丽娅,于健.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92-94.

[13] 吴纯东,左东.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的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2):2495-2496.

[14] 吴志明,娄建平,陈江,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3):225-227.

(收稿日期:2014-07-07)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OC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LC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标准的四孔操作方法,腹腔压力维持在0.9 kPa。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000 r/min,10 min,取上层血清置-70°C冰箱中用于观察指标的检测。(1)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等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免疫功能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计算检测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ALT、AST、TBIL及ALB水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肝功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

2.2两组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2.2.1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

2.2.2两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由表3可见,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x±s,g/L)

3讨论

OC是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本种手术方式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是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老年患者尤甚,耐受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危险性也随之增加[4],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LC由于出血量少,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临床广泛使用,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重要方法[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LC属于微创手术,患者承受的创伤、痛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了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使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6];(2)OC手术一般有较大的切口,使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腹水等的几率相对增加,严重的会引起患者死亡,而LC只需大小为5~10 mm的切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7];(3)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视野被放大,对机体组织细微结构的观察可以更清晰,大大降低了损伤血管引起的出血[8];(4)LC有效避免了开放腹腔,使术后腹腔粘连的风险降低,对患者以后进行其他方面的手术不会造成影响[9]。

有报道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0],但是全麻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的麻醉方式,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会不会受到术中CO2气腹及所应用的电刀的影响,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术后疼痛是否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等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11]。赵冬雨等[12]将84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C、OC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组术后1 d及3 d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LC组(P<0.05),术后7 d免疫功能指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比较两组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肝功能、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吴纯东等[13]研究认为LC与O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该结论与本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采用OC治疗的患者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为肝脏血流受到手术中肝脏牵拉、挤压、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用LC治疗的患者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气腹导致的腹内压力增加、肝脏血液供应障碍导致,此外,术中使用的电凝器械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LC术后肝功能[14]。有结果提示LC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中肝脏血流动力学或神经内分泌受到气腹、全麻等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恢复,不影响胆囊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罗真理.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35-136.

[2] 宋鸿程.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5-37.

[3] 刘承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7):517-519.

[4] 朱凯.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 医学信息,2013,(6):189-190.

[5] 马建军,杨世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分析比较——附125例临床报告[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Z):168-169.

[6] 马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安全性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31-32.

[7] 王立忠,金秀梅.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80,82.

[8] 何海龙,陈杨荣,斯厚刚.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免疫炎症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33-35.

[9] 刘彦良,丁佑铭,王纯涛,等. 胆囊结石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6):517-519.

[10] Walker T. Biafy in jur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 ylwhy still a problem[J]. Gastroenterology,2008,134(3):894-895.

[11] 杨雪松.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3):70,72.

[12] 赵冬雨,成丽娅,于健.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92-94.

[13] 吴纯东,左东.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的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2):2495-2496.

[14] 吴志明,娄建平,陈江,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3):225-227.

(收稿日期:2014-07-07)

猜你喜欢

免疫功能肝功能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