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城市文化实力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2014-11-21吴炜

剧影月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南通实力博物馆

■吴炜

提升城市文化实力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吴炜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阐明了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明了创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很大篇幅全面论述了文化的重要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三个“越来越”既体现了文化的重要性、又体现了发展繁荣文化的紧迫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这是十八大在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希望,也为我们文化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权益”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绝不是偶然的。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物质的“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与之相配套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就会被提上日程,纳入发展轨道,成为公民发展权、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保障群众应该享受到的文化权益便成为必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新图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权益,我们的工作就需要加速、加速、再“加速”。

一.推进文化资源产业化,构建南通特色产业格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这成为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优势。分析南通近几年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带动了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人的素质,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社会和谐。“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论证和大力宣传,提高了南通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今后发展找到了定位。江海文化研究和张謇研究的深入,对南通宝贵的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整理,使南通的“文化家底”更加厚实。“环濠河博物馆群”和“濠滨夏夜”等一批文化品牌的形成,使南通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丰富和充实……这一个个文化亮点,充分说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这个强大的精神动力。

如何把我们的这种文化优势真正转化为综合经济实力在竞争中取得胜势,还需要再下一番“硬功夫”。

提高文化软实力,思想要“硬”。过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经常受到批评。这软的一手,其实主要就是思想上的软。观念上不真正重视,也就容易把发展文化做成表面文章,文化发展就缺少后劲。这种不重视,在当前一些地方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并不鲜见,不突破这种思想认识的局限,文化发展很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

提高文化软实力,措施要“硬”。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局面,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当前,还有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制约着文化发展,改革还需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扩大广度、增进深度,同时要不断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让文化的活力充分释放。

提高文化软实力,要真正做到思想“硬”,措施“硬”,就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在这方面,南通市文化局提出了“六个新”很值得关注:第一,基层文化建设要有新亮点。第二,文化市场管理要有新发展。第三,艺术创作表演要有新成果。第四,文化遗产保护要有新突破。第五,文化改革创新要有新举措。第六,队伍精神面貌要有新变化。

二.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文化设施提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升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意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建议在环濠河博物馆群中再建设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要加快建设南通市图书馆新馆,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实现资源存量年优化15%。要尽快建成南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含南通美术馆、南通大剧院、南通音乐厅)。将现有的南通市文化馆搬迁,归还文庙文物古迹,建设南通市文化馆新馆。要全面推进各县(市)区文化设施达标升级。深化环濠河博物馆群建设,建成环濠河博物馆群综合效益评估体系,推进环濠河数字博物馆建设。做大“文化江海行”、“濠滨夏夜”、“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等成熟品牌,演出场次逐年递增。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专业艺术进社区”、“艺术殿堂迎百姓”、“七彩夏日”、“韬奋读书节”、“红领巾读书”、“亲子诵读”、“静海讲坛”等主题活动,打造更多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要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双管齐下,进一步放大 “中国近代第一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效应。全面提升全市博物馆展陈水平和服务质量,“十二五”期间建成中华慈善博物馆、中国环境博物馆、中国眼科博物馆等一批国家级博物馆,“十二五”末实现“县县有博物馆”的目标。编制青墩遗址保护规划,建设大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加强南通博物苑建设,全面实施南通博物苑二期规划,实施新展馆展陈更新和水平提升项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项目、博物馆产业研发和博物馆传播手段创新项目。加强文物保护,编制大生纱厂、天宁寺等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用规划。修复南关帝庙巷明清住宅、白雅雨故居、兴化禅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对唐闸历史街区、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进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和产业开发。四是加强非遗保护。推进全市非遗整体保护,建成非遗数据库,建立健全非遗名录、传承人保护、传承基地建设等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非遗保护机制。力争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重大文化扶持

我们南通更俗剧院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是我市作为文化大市的一个标志性文化工程,自2002年重建开业十二年来,我们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导我们的文化实践。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更俗剧院的一切工作,都是按照这一精神,从而不断促进我们的工作攀登新的台阶。我们更俗剧院每年都有几十台高雅文艺演出,如何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走进艺术殿堂,享受高雅艺术,仅从这一点来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几年来,南通更俗剧院邀请了数百个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团队来通,举办了近千场高档次的演出,启动了南通的演出市场,使南通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丰富和充实起来。比如连续十二年举办的“南通新年音乐会”,还有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 《云南映象》、大型明星版越剧、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千手观音”、东方歌舞团大型歌舞表演等等,像这样高档次的国家级艺术团队一般只能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能看到,地级市很难邀请到,而我市如此高密度、高档次的文艺演出,在南通演艺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每次演出都能产生轰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已成为我市的一个文化品牌。但是,更俗剧院的这些高档次的演出在市场化操作中极其困难,每场演出极少持平,多数演出亏损,而且亏损额较大。

通过几年的实践,更俗剧院演出的场次、档次在全省领先,更俗剧院现在是中国演出家协会理事单位、中国东部演出联盟副会长单位、长三角演艺联盟副会长单位、中演联盟成员单位,已连续几年荣获江浙沪演出协作体 “重信誉、守合同,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先进单位”。演出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启动和培育演出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档文艺演出还有相当的公益成份,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虽然更俗剧院在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但还是有很多国内外一流的文艺团队无法邀请来南通演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由于一些国家级的演出团体其演出费用及运营成本相当巨大,它必须要有政府给予资金的注入、宣传的投入,才能保证每年都有一批国内外一流团队来通,南通观众才能不断看到高档次的文艺演出。

我们始终不渝以社会效益为前提,改善服务,精心营造满意工程,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接受社会各界的全面监督。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为退休工人、老龄观众、贫困残疾人员及学生进行优惠服务,每月一次免费为他们放映电影已坚持两年。最近,我们还策划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从而让广大平民百姓真正走进艺术殿堂,享受高雅艺术,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效益。然而,仅靠一个更俗剧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高档文艺演出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果能实现“政府买单、企业资助,人民享受”,那么就能真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一定要把十八大报告精神落实到工作实处,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文化工作;高标准谋划南通文化的发展方向,围绕和谐文化、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南通实力博物馆
交付力即实力!谁是“保交付”时代的行动派?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实力抢镜
博物馆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