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京剧月琴的演奏

2014-11-21陈亮

剧影月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京胡月琴唱段

■陈亮

漫谈京剧月琴的演奏

■陈亮

京剧月琴是京剧乐队“三大件”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它与民族月琴在演奏上有很大的区别。京剧月琴不是独奏乐器,它主要是为京剧唱腔伴奏的。其弹奏时主要以一根弦为主,有时也会借用二、三弦。弹奏京剧月琴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它在弹奏的同时还需明白京剧乐队中的其他乐器,包括舞台上的演唱者,这样才能合作得好。只有那些常年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学习的人才能学好京剧月琴。

学习京剧月琴我们先从正确的弹奏姿势与手形说起。初学者在学习京剧月琴时首先应该注意弹奏的姿势与手形。弹奏姿势与手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演奏的发挥与效果。弹奏时的姿势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弹琴时全身肌肉需要放松,身体姿势自然,不要过于呆板,僵硬。其次,弹奏时左手大拇指应轻轻的放在琴弦上,小臂,手腕,手掌,手指也一样需要松弛。在松弛的前提下我进行基本功的练习。

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基本功的练习。我们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盖房子,打地基就非常重要,地基打向越深,越瓷实,房子才能盖得越稳,越高。月琴弹奏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深厚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有高水平的弹奏那是不可能的。京剧月琴基本功的练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右手的搓、点。轮练习。二.曲牌、练习曲以及双手配合的练习。在学习京剧月琴弹奏中,右手的练习需要多下功夫。有许多月琴前辈们常说“月琴七八居右,二三居左”。此话中不难看出月琴右手的重要性。月琴右手基本功先从搓、点开始练习,由慢到快,由开到合,开合自如。这也就是我们京剧行里常说的开“范儿”,“范儿”一般有大“范儿”小“范儿”,有些月琴演奏者右手打不开,“范儿”很小,直接影响了月琴的弹奏力度,在弹奏“轮”时也往往过于偏密。有些月琴弹奏者右手打得很开,“范儿”很大,颗粒音很重但显得很松散,旋律感很笨拙。在右手的技巧中一定要达到大小“范儿”运用自如,只有单一的大“范儿”或小“范儿”都会直接影响到月琴的弹奏表现力。月琴左手练习:在月琴弹奏中左手基本上没有揉弦、滑弦、打弦和抹弦等技巧,但要注意的是按弦的准确性,保留指的合理运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折指现象出现,寻找手感上下把位变化等。练习曲牌与练习曲时将两只手融为一体,双手的协调与配合很重要。有一些京剧月琴爱好者不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没弹几首就开始弹唱段了,到最后弹奏唱段的数量真是不少但没有一段能听的,弹了很多年也没有什么进步。问题就出在基本功太差。

在我们练习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才可以练习弹奏基本唱段,初学者在练习弹奏基本唱段时最好以老生、花脸、老旦的《二黄原板》《西皮原板》为主。为什选择《原板》唱段呢?因为《原板》唱段的节奏相对比较平稳,不快也不慢,中速的节奏,这对初学者来说易于掌握。选择老生、花脸、老旦唱段的原因则是力度大,右手较能放开。在练习弹奏唱段时要求把唱段的旋律和唱段背下来,学会唱,做到能够背弹自己所学的唱段。而后可以学旦角唱段以及各种板式,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有些初学者在学习弹奏唱段时一开始就学弹《二进宫》、《碰碑等大段唱腔,唱段太长不易掌握,再进一步就要求“尺寸”、“尽头”还要有“味儿”。说实在的,唱功戏本身对文乐的要求就比较高,一个初学者一开始就学习这些未免有些拔苗助长,难免适得其反。

弹奏技巧:在学习过弹奏各种板式唱段之后,再进一步就该把重心放在京剧月琴的弹奏技巧上。京剧月琴伴奏中“轮”至关重要,其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疏有密,有强有弱。在唱腔伴奏中“轮”的弹法要稀一些,听起来很松弛。“密轮”则会让人产生一种急促感,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样响个不停。而月琴的“味儿”其实也就蕴含在这疏密强弱之中。

很多月琴演奏员在弹奏唱腔时弹得过于“细”,连一个装饰音都不肯放过。整体看来十分整齐,实际上却是很呆板的,破坏了唱腔的律动。京剧好比运用了国画中写意的手法,用月琴来伴奏亦是如此,哪些地方需要省略,哪些地方需要强调,无需说明,全凭心领神会。

京剧月琴弹奏中“点”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在弹奏唱段时反复使用一个“点”,显得过于重复,缺少变化。犹如人们说话一样,如若不断重复一句话,此人说话一定有问题。

如何使我们的弹奏技巧变得流畅呢?首先弹奏者要将唱段烂熟于胸。如果照着谱子弹,注意力全集中在了曲谱之上,无心顾及在场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无法同其他的琴师与鼓手一起融入人物、剧情之中。一旦将曲谱牢记于心,我们就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对弹奏技巧的把控上,将其融入人物、剧情之中。此时,观众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我们塑造的人物和剧情,更能感受到你高超的弹奏技巧。

月琴与京胡的合作关系:一位京剧月琴演奏员不仅要熟悉各个流派演唱的风格和特点,还需要了解和熟悉不同琴师的演奏技巧、风格及特点,对人物和剧情也要有一定的理解。要常与琴师切磋交流,对每一出戏的唱段、剧情等要有共同的认识。这样在舞台上才能与京胡有碰心气的感觉。在京剧的伴奏中月琴与京胡有所不同,京胡是京剧乐队中的领奏乐器,而月琴则是衬托京胡,与京胡“裹”着走的伴奏乐器。月琴不能够无所顾忌,自我欣赏甚至自我陶醉,作为月琴演奏者要明白月琴所处的伴奏位置,在弹奏中要绝对地服从京胡,月琴演奏者要做到眼不离胡琴,并随时注意场上演员和乐队发生的变化,演员出错了,就要“裹”着胡琴来弥补演员的错误,在充分了解琴师的前提下还可以弥补胡琴的不足。如果不能把握好这种合作关系,舞台上的“事故”在所难免,由此不难看出月琴与京胡之间的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月琴与京胡的配合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还有很多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那就是心气儿。作为一个有心气儿的月琴演奏者,其造诣是很高的。

综上所述,学习京剧月琴的心得体会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多学,多练,多感受。只有刻苦勤奋的人才能掌握方法,学好月琴演奏。

猜你喜欢

京胡月琴唱段
悦己
漫谈京胡
最后的“京胡圣手”燕守平 他有一把百年京胡 历经几位名家
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
传递正能量
我,京胡和电脑
许秦生与众不同的京胡弓
徒步中国,患难情侣走不完的一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