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意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4-11-21范春艳范颖

剧影月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文化

■范春艳 范颖

论创意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范春艳 范颖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文章从定性角度阐述了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说明在地方经济发展道路上应该重视创意文化产业。进而谈论创意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

创意文化、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创意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两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意。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把创意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由于创意文化产业在经济与文化两个层面上对提升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积极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始注重创意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在所说的创意产业,实际上超越了传统文化产业范畴,是把文化资本重新组合引入经济系统的新业态,特点在于把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进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最重要的任务是用科学的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化创意是推动产业创新转型的强大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一.何谓创意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

(一)创意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

创意文化是一个新概念,它既是文化又是经济,指的是以文化消费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所以也可称之为创意经济,可以归于文化产业范畴。由于创意经济开始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动向,因而对创意文化的认识的深入也就成为当前实践的一个新问题。由于创意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而深入研究创意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问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什么是文化创意?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创意素材和物质资料的结合,同时又跨产业、跨学科,其投资、组织、经营形式多样化。

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体系、新的文化名词,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产业定位、行业涵盖、发展指向各有不同,而且文化内涵、学术界定也各有特色。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称之为“创意产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称之为“版权产业”,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称之为“创意工业”,欧盟一部分国家和韩国等将其指向为“内容产业”,而我国的台湾省和中国大陆则习惯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本文采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定义,是吕厚龙先生在2006年提出的创意产业学术界定。

(二)创意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的特点

依据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它的价值取整合不同行业,促成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创造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向高端化、创意化、增值服务化,以及向卖理念、卖设计、卖精神、卖增值服务、卖心理享受转型。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创意产业远离传统的经济模式,更加动态化地激发市场、设计市场、策划市场,是市场经济运作的高端形式。也就是说,创意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常规的稳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不断变动的创意策划、创意设计、创意营销、创意消费,打造消费惯例、涵养消费人群、引导消费潮流,创造出一种新的动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创意产业既是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次重新分工。[2]据此可以知道,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

二.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创意文化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正在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省歌舞团投排的大型原创时尚歌舞晚会《长白神韵》公演后引起轰动,在省内外连续演出十几场,场场爆满,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赴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以通化和白山市为主要发展区的松花石产业,已由随意开采、粗制滥造,逐步走上科学开采、高端创意、规模发展、品牌宣传的正轨。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和平大戏院,长春紫玉木兰工艺品公司,长春市宝凤剪纸艺术公司等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向品牌化发展。以创意内容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我省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动漫教育培训基地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研发生产基地。东北亚文化科技产业园、吉林省宇平工艺品产业园区、关东文化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吉林省文化厅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以“创意”为核心,科学谋划。正确认识“创意”在文化产业中的“灵魂”地位,充分利用我省的创意资源,推动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二是以资金扶持为重点,强力支持。增加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和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引导资金2000万元用于扶持创意产业,并逐年增长。三是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难问题。加快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30亿元银行授信的使用,设立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吉林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四是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工程。科学规划部署文化品牌建设,出台文化品牌建设十年规划,制定下发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意见。五是努力培育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二)创意文化产业拉动社会就业

在文化产业与就业方面,Pratt(1997)的研究表明英国文化产业 1991年的就业人数近百万 (占总就业人数的4.5%)。Scott(2000)的研究显示美国的文化产业在1992年创造了300万人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2.4%)。[3]

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显著拉动社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文化创意产业除创意过程外,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很高,加之产业链条长,天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提供9%以上的就业容量,而且拥有接近总体就业增速4倍的扩张速度。就吉林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就业率增加0.46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三次产业平均0.25的关联度。当前,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比实体经济小,那些与实体经济关联度不大的如创意、动漫游戏等产业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增长、拉动内需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岗位,特别是为大学生、研究生就业和创业创造了机会,能够在“保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4]

(三)创意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消费

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罗斯托曾经引用这样一段话:“第一代人一穷二白,终生为财富奋斗;第二代人,出生在有钱的家庭,他们的目标是做有社会地位的人;第三代人出生时有钱有地位,他们追求品位、追求艺术。”这句话说出了部分真理,。新的消费方式:让文化成为时尚。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就文化需求而言,主要取决于收入、生活方式、闲暇需求及其满足。从长期来看,技术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经济技术的日益发达,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生产出足够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来满足我们日常的生活需要,那么结果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间,随着这样的趋势发展,必然给创意文化产业带来了足够的土壤和发展空间。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是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降低资源、能源、财力的有形投入,即“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投入,即“软投入”。现阶段我国居民对大众文化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中国的中产阶层数目已经相当可观,我们已经感受到经济快速成长带来的收入上升及其消费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追求文化与品味渐渐成为时尚。

三.创意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两个很重要的引擎,那就是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意。现在所说的创意产业,实际上超越了传统文化产业范畴,是把文化资本重新组合引入经济系统的新业态,特点在于把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进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文化创意是推动产业创新转型的强大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5]创意产业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创意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优化结构,通过新型创意产业和其他创业产业融合发展,使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是求真求理,文化是求善求美,文化经济的融合就是真善美的结合,那么结构发生变化就提升了。新型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相融合能够提升它的结构,传统产业比如农业,结合吉林省农业大省的特点,重点建设好绿色农业观光区、森林风光旅游区、草原文化风景线、君子兰花卉繁植基地、查干湖渔业观光基地、梅花鹿养殖利用试验场区、林蛙养殖观光山等园区。在园区里把商业活动、生产活动、科研活动、旅游观光活动、主题文化活动、饮食娱乐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包括核心产业、配套产业、支持产业、和衍生产业的产业群,通过产业链和产业群来提高农业的收益率。

第十一届长春农博会共吸引国内外2000多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近200家,参展企业和产品层次都有较大提升。据了解,8月26日展会闭幕后,开展长春市中小学生科普参观游园活动,农博园外展场延续开放至9月末。展会在全国各地选购了2300多个国内外优良作物新品种,更新500多个,配套组装40多项栽培模式和技术,比上届增加10余项。

长影世纪城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改革的标志性工程。长影集团借鉴国际电影产业的成功经验,依据自身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把现代电影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延伸电影产业链,打造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开创了中国大电影时代的新模式。

(二)创意文化产业促进产业附加值的提升

文化品在一定的消费层次里被人们接受,恰恰是因为产品本身所包含的文化个性、文化精神迎合公众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从而使其接受某种产品。在知识经济社会,产品竞争的实质是通过产品所倡导的或体现的文化来影响人们的。可以推动产品热销,通过文化精品的传播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赢得受众的认同,扩大本地企业的市场。比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打造的《长白山下我的家》以延边时代变迁为主线,百姓生活为题材,展示了延边州的群众努力创造自己的新生活的故事,让很多人在故事当中看到吉林省长白山的美,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以及旅游衍生品的销售。我们讲文化精品的传播可以带动产品的销售,《长白山下我的家》还带动了朝族的美食发展,通过对朝族的民俗村以及美食一条街让我们领略到朝族的美食文化,我们需要一些这样的文化精品

电影《非诚勿扰》无意当中还把北海道的旅游和西湖旁边的西溪湿地带起来。过去人们只知道西湖不知道西溪,电影播出以后,西溪湿地旅游旺起来了,北海道的旅游业旺起来了,很多中国人都跑到北海道去。电视剧版《非诚勿扰》签约仪式2012年4月1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长白山管委会与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联合拍摄这意味着电视剧版《非诚勿扰》将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取景。近几年,由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系列电影《非诚勿扰》获得了极高票房和关注度,产生连锁文化效应,使影片取景地也跟着受益,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正是看重了《非诚勿扰》的“名片效应”,长白山管委会此次投资 1500万元“重金”,与华谊兄弟“强强联手”拍摄电视剧版《非诚勿扰》,希望借此推介长白山旅游。

(三)创意文化产业促进资源的转化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逐渐消失,让人可怕的是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于是就有人提出来要节能减排,减少资源的消耗,资源的稀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那么创意文化产业打破了这种局面,我们可以把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转化为经营资本。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资源,比如《西游记》、《花木兰》等都改编成动漫了,遗憾的是都是被别人改编的,我们的历史资源被别人利用了。这是不是会给我的带来一些启示呢?

吉林省歌舞团是吉林省文化产业的代表,在省委政府对文艺事业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团齐心协力打造的具有我省地域特色的精品佳作——大型情景乐舞变奏《关东神韵》受到观众欢迎和好评。通过演出,“让吉林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吉林”,永远根植这片黑土地,永远唱出老百姓的心声。通过创意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创意文化经济更是一种社会化产业化的文化经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理解为相同条件,对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和观念价值的挖掘,而创意文化既是产业高附加值的来源,也是产品观念价值的创造者。[6]积极发展创意文化经济,对于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战略意义。

(范春艳:吉林艺术学院;范颖: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174号,吉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立项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创意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俞思念.创意文化与创意经济在当代中国的兴起[J].学习论坛.2011(4)

[2]胡维革.用创意产业推动吉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长白学刊.2011(1)

[3]Scott A J.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Essays on the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M].London: Sage,2000.

[4]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吉林日报.2009.7.25

[5]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紫金讲坛.2012(4)

[6]《经济师》2010年第1期 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的几点思考 贾克勤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