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学细节绽放精彩

2014-11-20金莉榕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精彩创造

金莉榕

【摘要】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精心设计或动态生成的一个短小的教学过程。忽视细节的教育是抽象的,迷茫的,而重视细节的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和创造,具体而丰富。独具匠心的教学细节会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关键词】教学细节 精彩 创造

教学是由细节组成的。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思想。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以强烈的细节意识,开发教学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课堂呢?我就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堂的一些尝试与积累,浅谈以下观点:

一、精彩细节,来自对标题进行大胆预测、验证

读前预测是很重要的阅读活动之一,可惜很多老师觉得太浪费时间,而且文章中没有太多于此相关的内容和练习,所以都忽略了此步骤。其实,预测正确与否不重要,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形成期待。学生自然将以后的阅读活动作为印证活动积极参加。而且形成积极的头脑风暴,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背景内容。

例如: 在教book3, unit5 Canada的reading text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时,我提出 “what does The True North mean?” 学生猜: “Its a place in Canada./It is Canada./ Its a country.”此时我都微笑着记录他们的各种预测,不作评判,这样学生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激发了兴趣,在阅读中飞快地找到了答案:Its the name of the cross-Canada train.接着我立刻提出问题:“Why does the author use it as the title? Why doesnt he use Canada as the title?” 带着进一步的问题去阅读,在完成任务之后,学生理解了文章是用“The True North” is not only a theme throughout the trip but also a theme throughout the whole text.

二、精彩的细节,来自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单词记忆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头痛的事。每每教新单词时,我常会提问, “What can you think of when seeing the word?” 比如我在教preserve这个单词时,学生纷纷说出与其相似的单词 “reserve, deserve, observe , conserve” .教success时,学生就会马上说出successful, successfully, succeed, 教impress 时,学生就能知道impression, impressive 等词性。这样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工作常常出现在我的新单词教学中,由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不知不觉中也掌握了单词的前缀后缀构词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后,教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让学生记住一个单词,然后记住由此而派生的一系列相关单词。在英语句型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句型有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在教感官动词,使让动词+ 名词+ 分词结构时,

I found a boy lying on the ground.我会立刻提醒学生相似的结构,如with +名词+ 分词 / There is+名词+ 分词 .

With the boy lying on the ground….

There is a boy lying on the ground.

它们结构复杂但出现率频繁,学生对于这种结构常常迷惑不解,如果引导学生归类,找出相似之处,就能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精彩的细节,来自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察

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上课按预设模式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较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呆板,常常陷入枯燥无味的讲解分析,而学生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灵活的预设,结合课堂实际,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反应,智慧地把主观的直线性教学设计转化为灵活的设计,充分孕育和激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比如,有次在讲解练习册习题中,有涉及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简洁明了地介绍这个内容呢?我突然关注到有个学生听累了,趴在桌上,想睡觉的样子。我走到他的身边,轻声说道“Yangming,wake up, will you?”

学生们听到了都笑了,他却睡眼惺忪的样子,于是我又对笑着全班同学说:“Lets wake him up together, shall we?” 学生们一起笑着说:“Yangming,wake up, will you?” 我把这两个句子写在黑板上进一步巩固,在欢快的气氛中,他不好意思地完全醒了,大家都掌握了带有称呼语的祈使句及它的反意疑问句的用法。

再比如,在Book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中,好几处提到了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突然想到讲台上的教鞭,问道: “Who would like to walk the way as Chaplin did? Its very interesting ,isnt it?”我把教鞭拿给了自告奋勇上来表演的学生,他舞动着鞭子,模仿卓别林走得惟妙惟肖,博得了大家的掌声。因此,大家便一起说出了以下句子: “He walked stiffly,carrying a walking stick.” 和“He walked stiffly,swinging the walking stick in the air.”endprint

很多精彩的细节都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之外,教师要勇于非预设生成,智慧驾驭课堂,善于观察,随机应变,捕捉契机,就可以催发生成很多惊喜和收获。

四、精彩的细节,来自对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

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他们充满智慧,渴求知识,张扬出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学会有效利用学生资源,给出充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极参与思维,自由发挥,他们会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比如,有一天,有个学生迟到了,我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说“ Im a little angry ,do you know why?” 学生们会说:“ Because Yeyong was late for class.” 我继续问,“You are right.But do you know the answer to ‘what made me angry?” 我要他们讨论这个问题与答案。 细心的学生发现可以用主语从句来表达: That Yeyong was late for class made you angry.有的学生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动名词作主语,就积极回答:Yeyongs being late made you angry./His being late made you angry.学生顿悟到答案必须能替代what,而不能用because .

学生只有在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语言,人们常说: You hear, you forget; you read, 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rn.很多老师上课为了节省时间,总会抄出很多的例句给学生,因为他们认为学生们造出的句子常是病句,还不如不让他们尝试。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创设语境情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创造力的结果,而他们有的想法非常好,往往超出了教师的永远反复使用的那几个例句。

比如,在教授whichever ,whatever,whoever等等连接让步状语从句时,我只举了一两个例子,就让学生自己讨论与发挥了。有个男孩刚开始不会回答,但是说,“Let me think again.”突然,他说:“I get it.” “Whichever class we will stay in, we can be a hero.”因为当时正面临着文理分科和分班的现实状况,他的例句反映了同学们对班级的不舍,和对将来学习的决心。引起全班学生们的共鸣,收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我作为教师无法创造出的代表学生们的一个精彩而智慧的例句,我把它庄重地写在黑板上,后来它成了班级的经典名言。课堂是个师生充满激情,发挥智慧,表现个性和愉悦心灵的历程。我享受着,收获着这种感动。

五、精彩的细节,来自对错误资源的利用

1.课堂中的错误包括教师的错误和学生的错误。教师难免会出现知识上的或行为上的错误,这是很自然的,加上高中学生思维较活跃,思想比较成熟,也很爱质疑,所以常常能发现教师的错误。这时,要镇定自若,大胆讲出来,不要刻意掩饰。部分教师觉得不好意思,会很尴尬,羞于面对,这是不可取的。

比如,我偶尔在拼写时写得太快了,漏了字母,学生提出后,我很自然地说:“Im sorry, I got the mistake.”

当然,如果是讲解上的错误,我还会说:“You are so great.You can find out my mistakes quickly! Can you help me to correct the mistakes?”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法,让学生进行改错,类比,或辩论,往往将失误变成机遇,“糊涂”的老师造就了“聪明”的学生。这样不难扫除尴尬,化险为夷。

2.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范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有错误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同时敏锐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原因,挖掘错误的价值。

比如,在口语练习时,学生经常会无意识地把“he”和 “she”弄混了,一般说来,我不会立即纠正他们的错误,否则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打断,变得结结巴巴,没有自信,我认为在不影响交流的基础上,犯错是允许的。我常常在听完他们的表达后才评价说: “I think you express yourself clearly and well, but Its better to pay attention to…”这样不仅这位学生本人,而且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怎样才能说的更好。

在学习了Book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 后,我提出了个问题:“If it were you, would you like to work in the wildlife for so many years?”

有个学生立即说:“No, its too hard ,I like to do some easy jobs.”尽管这不是预设的答案:“Yes,its great, we should learn from Jane to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但是这却是学生们最自然和直接的声音,我不能表示出失望的样子说: “Its wrong of you to say so .”相反,我接着他的话说: “Yes,its very hard ,but most of things are hard to do in the world.And If you really love it , it doesnt matter however hard the work is , do you think so ?”这个学生理解了我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我便趁热打铁问:“So what made Jane successful in her fiel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学生自然得出: “Its her love to animals that made her succeed.”这样,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今后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积极进取,在如何选择未来事业的问题上给了一定的启发。并且使学生提高了认识,升华了道德。

总之,教师们要在课前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显露生机和活力,注重各个细节的实施,既会带给学生更加深入、实际的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又会使教学师生双方都有既胸有成竹又不乏灵活智慧的创造,从而使寻常的课堂演绎出不寻常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孙鹏.高中英语课堂拓展活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

[2]朱成明.智慧在教学细节中生成[N].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 2009.

[3]杨谢友.巧用课文标题,优化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精彩创造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细节成就精彩
聚智慧于细节,展精彩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