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培养的必要性

2014-11-20管菲菲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言英语文化

管菲菲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伴随着文化发展起来的,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其文化。本文将从语言差异,文化的重要性,语境,方法等角度来阐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语言背景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殿下基石。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 教学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在日常国际交往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英语教学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培养却时常被忽视。其实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学好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文化先于语言产生,至此,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1]。因此,学习英语必须从文化导入入手,引导小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不同文化差异,加快从早期的语言技能教育为主,向思想和文化交流为主的转变,实现符合现代教育前景的英语教学,从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小学英语教育中常涉及语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语言词汇感情色彩的差异。小学英语教学与高中大学英语教学截然不同,不是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不是以灌输式记住大量词汇为目的,而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对小学生进行潜在的英语文化的输入,由于不存在任何负担和压力,又能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理想的语言文化培养阶段。

小学生英语的词汇特点,简单,易记,实用,贴近生活。但即使是如此简单的词汇却往往包涵着广阔的文化涵义。举例,如“dragon”,很多小朋友都知道是龙,我们在教小朋友记住这个单词时,往往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龙的图片给小学生看,告诉他们“dragon”就是这样的,我们是“dragon”的传人。以后小学生就知道并且从此认为“dragon”就是龙的意思,龙就是中国古代的那种充满威严,无比神圣的象征,我们就是这样的传人。但是我们同时也忽视了在“dragon”这个单词上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2)小学英语教育中常涉及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语言的学习在于应用,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样要表达一种感情或一种意思,来源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表达所用的语言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方式。外语的学习是用来与别的民族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注意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语言文化习惯。小学生实际语言交流时经常可能用到称呼用语、礼貌用语和电话用语三方面。

2.称呼用语。称呼用语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运用十分频繁的。在汉语中根据辈份和亲属关系等分得十分详细清楚,对于无直接亲属关系的年长者也称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爷和大妈等。而在日语中更是在这些称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语,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之意。但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时是不可能教授小学生这么多称呼的英语说法,因为事实上英语中对长者的称呼并没有我们文化中那么复杂,而是简单称呼男的为“uncle”和女的为“auntie”。但是我们要让小学生了解英语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说法没有汉语中他和她那么简单了。在英语中我们一般称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还常把男士尊称Mr,未婚女士尊称为Miss,已婚的尊称为Mrs或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可称呼为Ms。让小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日常称呼用语可以很好的让他们获得对方的好感。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谈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中应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1.适用性原则: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生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2.适度性原则:指所选的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应注意选择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兼顾趣味性。3.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我们认为分析的相当的恰当和合适,结合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以上原则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外的情景教学中进行主动地英语文化的输入。

三、结束语

语言来源于文化,又受制于文化,但语言与文化又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进步。英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导入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娜.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J].甘肃科技.2007,23(9):281-282.

[2]林碧英.英语教学与文化迁移[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 21(3):114-116.

[3]樊湖.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60-169.

[4]魏淑芳.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浅谈[J].教育革新.2008,5:54-55.

[5]吴碧练.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35-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英语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