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玄参甘桔饮治疗慢性咽炎50例疗效探讨

2014-11-20李业永刘德连

中外医疗 2014年25期
关键词:玄参咽炎咽喉

李业永 刘德连

1.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山东泰安 271000

慢性咽炎大多属祖国医学“喉痹”的范畴,医家多认为脏腑阴虚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源于肺、脾、肾功能失调。盖因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相火妄动,循经熏蒸咽喉,气血阴虚,津液失养;脾胃虚弱,水循环运化失常,肾阴脾虚,津液不得上承,咽喉失养易发病。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者认为慢性咽炎是由咽部慢性感染引发的弥漫性病变,发病率主要集中在成年人,并且常伴随其他呼吸道疾病,病程长,较难治愈。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作微痒痛,干燥灼热,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咽痛,头晕乏力等。该病的局部病理改变主要为单纯性咽炎粘膜层慢性充血,粘膜下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粘液腺肥大,分泌亢进。临床目前对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其致病因素主要有慢性咽炎可能会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急性咽炎病情反复,未得到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咽炎、职业因素等。因此,单纯的西医治疗尚不能被广泛运用。为探讨和评价玄参甘桔饮在慢性咽炎中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就诊于该院门诊及住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并参考经典文献理论,自拟玄参甘桔饮治疗阴虚型慢性咽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100病例均来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就诊于该院门诊及住院的符合有关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年龄18~65岁,病程3个月~数年。其中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耳鼻咽喉科学》[2]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3]:①疾病史:存在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由于鼻病导致长期张口呼吸,吸烟、饮酒过度,粉尘,空气干燥以及刺激性气体感染等。②临床症状:咽喉痒痛,咽部有异物感,恶心,头晕,咽部干燥灼热,用力咳嗽会咳出分泌物。病程在8周以上,由于感冒、着凉、多言或疲劳等会导致病情加重。③临床检查:咽部呈现暗红色或树枝状慢性充血;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或咽侧索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具上述症状1项或1项以上检査所见,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诊断为单纯性慢性咽炎且符合中医辨证分型的气血阴虚型者;②年龄18~66岁,病程>12周者;③自愿接受4周观察并治疗者;④近期为采用其他方式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①有慢性咽炎且伴随扁桃体明显肿大者;②有慢性咽炎且伴随慢性喉炎或喉源性咳嗽等慢性喉部疾病者;③有慢性咽炎且伴随下呼吸道慢性炎症者;④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不属于气血阴虚型者;⑤通过临床确诊由鼻咽、口咽、咽喉、食管、喉、鼻、颈部和全身某些隐匿性病变到这者;⑥年龄<18岁或>65岁者;体质易过敏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⑦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或肝肾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者;⑧在院观察期间未按规定服用药物接受治疗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无法判定临床疗效者以及治疗期间自行中断者。

2 方法

2.1 中药方剂组成

玄参10 g,桔梗10 g,麦冬10 g,甘草5 g。以上中药加水 500 mL浓煎至200 mL。

2.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予玄参甘桔饮,每日一剂,共200 mL,其中20ml以雾化吸入形式摄入,10 mL/次,2次/d;剩余180 mL口服摄入。对照组予咽部涂用2%碘甘油制剂,3次/d,并含服西地碘口含片(商品名:华素片,北京四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5 mg/次,3次/d。各组患者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

2.3 临床观察

根据中华人民中医行业标准的中医辨证进行疗效判定:疗效指数 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治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诊断病症积分疗效指数 N≥90%。②显效:患者较治疗前,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减轻,身体基本恢复,诊断病症积分疗效指数 66.67%≤N<90%。③有效:患者较治疗前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身体有所恢复,诊断病症积分疗效指数 33.33%≤N<66.67%。④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诊断病症积分疗效指数 N<33.33%。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咽喉痛,咽干、咽痒、干咳、异物感、粘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分泌物情况等,以上各项:正常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 3分;中医证候包括:潮热盗汗、午后黄昏症状加重、多言加重、舌红少津或薄黄、脉细数,以上各项:无计0分,有则计1分。症状评分以29分作为满分。其中轻度为1~10分,中度为11~20分,重度为21~29分。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3、表 5。

3.2 疗效比较

各组疗效比较,实验组,治愈3例,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愈率6%,显效率52%,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治愈率2%,显效率18%,总有效率 78%。 χ2检验,χ2=15.379,P=0.002<0.01,结果提示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4。

3.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t检验,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t=0.643,P=0.15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t=8.171,P=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积分差值比较,t=9.407,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t=4.366,P=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t=5.675,P=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实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5。

表1 性别、年龄比较

表2 病程比较

表3 病情比较

表4 疗效比较

表5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5 讨论

历代各医家对喉痹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以脾胃论治喉痹的,有以肝气郁结论治喉痹的,有以痰湿论治喉痹的,有以外感风热毒论治喉痹的,更多的医家以阴虚论治喉痹。《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干而痛。”《灵枢·经脉》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明确指出了肾、大肠及三焦等脏腑与慢性咽炎之间的关系。《医学入门·卷四》提出:“咽喉病皆属于火”的著名理论,并指出“火分虚实”,咽喉疾病的发生为肝、脾、肾三脏阴虚火旺所致,对后世临床医家以阴虚立论,辨证论治喉痹提供了理论基础。《外科正宗》中记载“夫咽喉虽属于肺,……假如虚火者,色淡微肿,脉也细微,小便清白,大便自利,此因思虑过多,中气不足,脾气不能中护,虚火易致上炎……”。说明了脾气不足可致虚火上炎而发为喉痹。后《血证论·咽喉》亦指出:“脾气不布则胃燥不能食,食少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也……不能生血,血虚火旺”。说明脾胃虚弱,化生不足,同时脾散布水谷精微功能失常,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也可以导致虚火喉痹的发生。

结合临床所见,慢性咽炎以阴虚型较为多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时之人患慢性咽炎者大多嗜食烟酒及肥甘厚腻,湿热瘀结;气候环境的改变,燥热毒邪损伤阴津,津液亏耗,濡养不足,发为喉痹。喉为肺系所属,与肺相通,是气体出入之要道,若热病伤津,津液不足,咳久伤肺,长期烟酒过度,化学气体等刺激,粉尘。环境干燥,咽喉失于津液的濡养而干燥,表现为咽干、灼热、微痛等。现代医学认为各种不良刺激可引起粘膜下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粘液腺肥大,分泌亢进而形成本病。根据临床经验,以解毒利咽的治则选药组方制成玄参甘桔饮,用于治疗阴虚型慢性咽炎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玄参甘桔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第一辑,1993:308.

[2]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8.

[3]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6-127.

猜你喜欢

玄参咽炎咽喉
不同种植条件与不同干燥方法对苦玄参各部位苦玄参苷IA和IB的影响
黔产玄参化学成分研究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玄参环烯醚萜苷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不同配比苍术-玄参药对中4种成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