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篮球培训市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4-11-20虹,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篮球机构培训

田 虹,周 阳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服务性消费需求大幅增加,体育培训市场作为体育服务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不可小觑。篮球作为当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吸引着中国各年龄阶层人群的广泛参与,伴随着美国NBA赛事在中国的火热转播,给中国篮球培训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1]。篮球运动在四川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2]。随着篮球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现阶段,篮球培训产业被视为一种朝阳产业,大有发展的潜力[3]。但由于它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学者们对篮球培训市场的关注度不高,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篮球培训市场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规模较小、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市场环境问题。即经济生活中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具体机制调节经济运行[4]。为此,本研究试图借助于经济学领域中的市场运行机制概念,对四川省篮球培训市场特征、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价格机制、供需机制及市场媒介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及体育培训相关机构的发展有所裨益。

1 四川篮球培训市场现状分析

体育培训市场属于体育市场中的无形消费市场即体育服务市场,由体育市场的主体、客体、市场媒介及市场价格四大要素组成[5]。虽然在传统体育市场的五大分类中并未对其做出明确分类,但实际生活中体育培训市场不但真实存在且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6]。本研究选取了成都市、绵阳市、攀枝花市、资阳市四城市的篮球培训机构以及参与培训的学员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现场发放(即填即收)方式,共发放问卷27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98%。问卷中包括:培训机构问卷32份,培训对象问卷228份,专家学者问卷10份。调查数据采用Excle2003进行分析处理。

1.1 供给主体现状分析

调查所知:四川篮球培训机构中公有性质和合作性质的各两个,虽数量较少但其规模较大,招生人数均超过了25人,其中有一家公有性质的培训机构的招生人数超过了50人。私营性质培训机构的数量虽然达到了28个,但其规模总体偏小,只有两个培训机构的招生人数超过了50人。供给主体以私有性质机构占绝大多数,规模普遍较小(详见表1所示)。

表1 培训机构性质状况表(N=32)

1.2 需求主体现状分析

需求要得以实现才能变成消费,而消费需求受年龄和动机的影响。如表2所见,四川省参加篮球培训的学员中,青少年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89%,但也不乏一定比例的成年人。他们参与培训的动机有其年龄特点(见表3)。小学阶段学员,参加篮球培训的动机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体现出其兴趣爱好,以及对升学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参与篮球培训的主体人群,其培训动机主要有:兴趣发展、升学、自我意识增强的个性展现的需求;高中阶段由于学业压力较大所以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少。他们的培训动机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提高学生体质,如某些重点中学的家长委员会出面聘请外校篮球教练对学生进行额外的篮球教学;二是帮助学生升学,如某培训机构针对准备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围绕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考试的内容进行培训。对于本调查中的成年人群体主要包括年轻的白领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其特点是精力充沛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参加篮球培训的动机:一部分学员为参加企事业单位内部运动会而进行的短期集训,目的是增强运动能力和提高运动技能;另一部分是成都市健身俱乐部的会员,通过聘请私人教练,参与篮球培训活动,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表2 培训对象的年龄构成状况表(N=228)

表3 不同年龄段培训动机调查表(N=228)

1.3 价格机制分析

商品的价值、生产成本及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而在篮球培训市场中,价格机制反映了培训本身的价值、培训机构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培训双方的供需关系。四川省篮球培训市场的价格机制主要表现在培训的收费标准和形式上。从表4可以看到,目前篮球培训课每次收费在50至100元之间;篮球培训机构的收费方式比较灵活,大多数采取的是定期收费的模式,也有少数是按年收取。一般篮球培训价格的高低受以下因素影响:(1)培训水平高,在办训时间长,有一定知名度且正规的机构收费相对较高;(2)市中心繁华地段的机构由于受租金高的限制收费也较郊区机构高;(3)收费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不同的机构之间,在同一机构内不同规模和档次的班组收费也有所差别,但差别较小;(4)寒暑假期间由于需求量较大收费要高于平常,但浮动较小。可见,篮球培训服务质量和场地成本是决定篮球培训收费的主要因素。

表4 培训收费情况表(N=32)

1.4 供需机制分析

如图1所示,按照培训机构和培训学员百分比的统计结果,成都市为88:61,绵阳市为6:21,资阳市为3:11,攀枝花为3:6。从培训机构和培训学员的数量比来看,成都市大大超过其他城市,说明成都市培训市场规模远大于其他城市,开展篮球培训的便利性高于其他城市,这应该与成都市的高人口密度和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供需的比例来看成都供应方的比例大于需求方的比例,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表现为买方市场,其他地市的供应方占比小于需求方,表现为卖方市场;从均衡价格的角度来看,成都市供需均衡决定了价格,其他地市供需均衡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图1 四川省篮球培训机构与培训学员百分比分布图

1.5 媒介分析

四川篮球培训市场的媒介就是供需双方通过何种途径建立起联系,体现在培训机构的招生途径方面。表5所知:四川篮球培训市场的招生途径有56%的培训机构首选纸质传单进行招生,主要发放在学校附近和繁华路段;有19%的培训机构招生主要依靠熟人介绍,这在在职的体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培训中尤为明显;有5家培训机构依靠互联网进行招生,其中只一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余下几家机构只是在各大社交网络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只有3家培训机构在自己的场地附近发布了户外广告进行招生,而这三家招生规模无一例外的都在50人以上且具有一定长的经营时间,口碑较好,初具品牌效应。综合上述的招生途径,研究者发现篮球培训市场宣传媒介较单一,还局限于传统模式,较少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销思维欠缺。

表5 招生途径情况表(N=32)

2 影响四川篮球培训市场的因素

2.1 培训场地位置是制约篮球培训的主要因素

对培训机构调查的结果显示:81%的培训机构认为场地是制约篮球培训的主要因素,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行业特性决定了培训机构几乎没有购买土地自建篮球运动场地的能力,目前城市里的篮球场地虽然很多但多数不对外开放,而篮球培训必须依附于篮球硬件设施,如果培训机构能以合理价格租下市区繁华地段或学区地段的篮球场地,那么势必给培训机构带来绝佳的经营机会。

2.2 升学压力是影响培训市场的主观因素

培训学员中43%的人打算放弃篮球培训,其中因为学业压力较大想放弃的有60%,包括很多长期进行篮球培训的学生中断训练的原因也正在于此。调查中发现:家长送孩子参与篮球培训主要是出于“体验尝鲜”的想法,但又怕篮球教学耽误学生学习,所以很容易浅尝即止。此外,现有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体育培训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3 管理水平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四川省篮球培训机构的管理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规范化差、专业化低和风险意欠缺识方面,妨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调查中的32家培训机构只有7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10家属于是挂靠,例如,某培训机构在办学或办训资质上挂靠当地体育中心,实际两者之间没有直接法律关系,前者只是定期缴纳场地和设施的租金,后者对前者既没有履行管理义务也未进行业务指导;此外,有14家篮球培训机构未注册法人资格。在关于对学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26.9%的培训学员与培训机构签订了相关协议,另外,只有15%的培训学员被要求购买相关保险且主要集中在几家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以及健身俱乐部。以上可见篮球培训市场其规范性堪忧,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问卷调查也涉及到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结果表明四川省从事篮球培训的人员繁杂,培训水平良莠不齐,人员素质及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只有一人拥有高级职称,具备研究生学历或中级职称的人数共5人,有本、专科学历的人数为21人,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66%,另有5人未获得相关学历或职称。在问卷调查的32人中只有6人从事全职培训,其余26人都是兼职,其中有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从现场调查人员观摩上课10分钟后反馈的信息看,超过80%的培训机构无教学计划,课前热身及准备活动不充分且教学随意性较大。

从培训机构的招生途径来看,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比较单一且局限于传统模式,较少利用新媒体技术,欠缺营销思维和科学管理。

2.4 总体发展水平是制约培训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篮球培训产业存在总体收入较少、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利润低和收入不稳定等状况制约了篮球培训市场发展空间。这直接导致篮球培训产业对社会投资资金的吸引力较低,再加上四川篮球培训行业并没有品牌影响力,经营上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培训机构的持续盈利能力不足。

3 结论

(1)从供给主体来看,四川的篮球培训市场以私营培训机构占绝大多数而需求主体以青少年居多,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从价格机制来看,培训水平和场地成本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

(3)从供需求机制来看,成都市供需均衡对价格影响较大,其他城市供需均衡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较小。

(4)从市场媒介来看,局限于传统模式,比较单一,较少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销思维欠缺。

4 对策与建议

4.1 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发展篮球培训市场

篮球培训市场正处于初级阶段,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市场需求的表现。相关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从以往单纯依靠政府之手推动逐步转变为运用政府和市场之手合力来推动篮球培训市场的发展。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政府在服务市场与监管市场的同时,逐步对社会和各种体育培训机构开放场地,特别是位于市中心的学校及小区场地,同时,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于赞助,对培训机构在税收方面实行一定优惠,简化办理体育培训的相关手续,鼓励一些有实力、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人员进入篮球培训市场;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杜绝培训机构和个人无证照上岗的情况发生。

4.2 篮球培训机构应规范运作、提高专业化水平、创新营销方式和加强体育风险意识

篮球培训机构在自身管理上应优化治理结构,加强规范化运作,注册具有独立和半独立的法人机构,和培训学员之间签订合同,明确义务权责;提高专业化水平,聘用专业化水平高且具有教学资质的教练员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实施过程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创新营销方式,“不拘一格”,积极使用新技术和新媒体进行营销,积极开发和拓展市场潜力;加强体育风险意识,对参加培训的每一位学员进行体育风险教育并购买运动意外保险。

4.3 篮球培训机构应增强战略发展的意识

注重培训机构的诚信建设,有利于促进培训机构品牌效应的形成;加强资源整合,特别是行业间的横向和产业链的上下游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培训机构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培训机构间的强强联手,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4.4 以四川特有的“闲适”文化为导引,营造和培育篮球文化

四川闲适文化历史悠久独成一体根植于四川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当代篮球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得这两种文化在四川得以结合。因而要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去推动市场的发展,使得篮球文化和篮球市场共生共赢,呈现相辅相成螺旋上升的良性态势,从而促进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1]王家宏,钱志强.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史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0.

[2]四川政府信息公开[EB/OL].http://www.sc.gov.cn/scszfxxgkml_2/sbgt_54/gkxx/ldxx/200711/t20071108_221104.shtml.

[3]陈新.篮球文化与篮球市场[D].苏州:苏州大学,2007.155-162

[4]张正学.利息学词典[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2-5

[5]吴超林.体育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0.

[6]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7]王郓.中国职业篮球竞赛市场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6(12):85-92.

[8]蔡军、钟天朗.体育经济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

猜你喜欢

篮球机构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