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保健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2014-11-19曹亚娜

医疗装备 2014年1期
关键词:回收期成本核算效益

王 芳,曹亚娜

(北京医院,北京10073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是医院开展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医疗设备的配备水平,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医院整体实力的反映。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为医院创造收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如何“购好、用好、管好”大型医疗设备,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该文以某保健医院近三年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为例,根据2012年的相关收入、支出数据,进行效益追踪分析。

1 基本情况

某院是一所以保健医疗为中心,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三年来,因临床和医院发展需要,购置了PET/CT、CT、血管造影机(DSA)等5台大型医疗设备,如表1所示。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某院的设备使用部门、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的相关报表数据,以及医院HIS、PACS、成本核算系统。

2.2 研究方法

根据设备使用部门提供的2012年该设备的收入与HIS、PACS系统核对后作为收入数;设备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1)设备折旧费: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设备总值/使用年限,根据医院财务制度,结合该院实际情况,设定折旧年限为6年,并且采用平均折旧法进行计算。(2)其他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方法同上,但折旧年限一般为5年。(3)人力成本:设备实际操作人员收入作为人力成本。(4)房屋折旧费:根据医院全成本核算数据,每平方米分摊数×所占用面积。(5)水、电费:根据医院全成本核算数据,每平方米分摊数×所占用面积。(6)维保费:每台大型设备都建立了档案,故每年的维修和保险费用都清晰可查。

可变成本包含以下几方面:(1)专用材料费。(2)其他卫生材料费。(3)办公用品及其他易耗品。④维修费用。

3 效益分析方法

设备的效益分析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该文采用常用的静态分析法,即投资回收期法和本量利分析法。

(1)投资回收期法:回收期指设备投入使用后,以每年取得净现金流量来抵偿初始投资所需的时间。一般来说,投资的回收期越短,经济效益越好,投资风险越少。

(2)本量利分析法:是管理会计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指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变量关系,计算达到盈亏平衡时的保本数量(即保本服务量)。该分析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在一定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可变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

表1 2010-2012年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情况表

表2 大型医疗设备效益评价表 单位:万元

设备的实际服务量越高于保本服务量,利润越高,表明经济效益越好。

4 结论与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与统计方法,得出大型医疗设备效益评价表如表2所示。

根据计算的设备次均收费水平和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得出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回收期和保本服务量,如表3所示。

由表2、表3可以看出,DSA(GE)和PET/CT的投资收益率较高,经济运行效益评价等级为优秀,相应地投资回收期较短,实际服务量均达到保本服务量的2倍以上。两台CT的投资收益率较低,经济运行效益评价等级分别为良好和一般,投资回收期小于设备使用年限,从投资的经济原则出发,投资是可行的,实际服务量高于保本服务量。DSA(飞利浦)的投资收益率为负,经济运行效益评价等级为差,在设备有效使用年限内不能收回投资,实际服务量没有达到保本服务量。

表3 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表

原因分析:该院是医疗保健医院,一切以高干保健为中心和优先。该院的心血管内科是全国重点专科,核医学科拥有全国最先进的PET/CT配置,这些科室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团队,因此心血管内科导管室的DSA(GE)和核医学科的PET/CT收益率较高。放射科除了这两台新购置的CT,还有一台旧CT,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常规和普通CT检查都在旧CT上做,技术难度大的和操作时间长的检查在新CT上做,因此这两台CT的工作量远小于旧CT。该院践行“忠诚保健事业、心系人民健康”的院训,以病人为中心,神经外科介入手术耗时较长,为减少病人痛苦,一台手术同时做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如同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大动脉造影、多根血管造影、多个部位的治疗、多病种的多项治疗,因此统计的工作量相对要少,向病人收取的手术费用相对较少,耗用的高值耗材成本较大,因此计算的净收益偏低或者为亏损,同时计算出的保本服务量偏大,科室难以达到。

5 建议

5.1 树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观念,与科室考核挂钩。

医疗设备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是客观存在的,要有意识地既节约资源、注重投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又充分利用内部现有资源,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尽可能使医疗设备效益最大化。医院管理层应当把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和评价纳入科室和科主任的考核中,监督和指导科室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

5.2 做好设备购置论证工作,严格购置审批程序。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型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加快,加之大型医疗设备资金投入大,风险大,因此医院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论证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的先进程度、实用性、患者可承受能力、预期经济效益和成本回收期等,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购买。同时,医院要严格按照卫计委、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落实相关规定和程序,把好审批关,并公开招标采购。

5.3 提高医疗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由于医院必须按照各省、市卫生厅(局)和发改委制定的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收费,因而只能依靠提高工作量和降低运行成本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通过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扩大诊疗范围,满足病人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加强医院内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协作,使得医疗硬件资源得到充分使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5.4 加强耗材管理,注重医学工程人员培养。

实行“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实耗实销”的原则,降低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成本消耗。尽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加强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各成本责任中心,使各科室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自觉降低可变成本消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加强库存定额管理,降低存货成本。同时,注重对医学工程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减少故障率,尽量做到对设备的自主维修,延长设备和核心部件使用寿命,降低由供应商维修设备的费用。

5.5 完善信息系统,准确归集成本核算数据。

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系统(LIS)、影像系统(PACS)的无缝对接,使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各有关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真正实现基础数据资源共享,为设备效益分析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要科学准确的归集成本核算数据,加强对医技收入执行科室、执行个人、执行设备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对单台设备发生的直接成本进行台账登记,对于多台设备的共用成本进行合理分摊,如对房屋折旧费可采用房屋面积进行分摊,对人力成本可采用设备的工作量比重或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分摊,最终实现单机效益分析。

[1]全湘云.对医疗设备购置管理与运行效益评价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2期:125

[2]刘小凤.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探析——以核磁为例[J].财会通讯,2012年35期:67

[3]赵建革,郭妍.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及成本核算[J].中外医疗,2007年21期:65

[4]吉利侠.关于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定量分析方法的探讨[J].医疗装备,2011年12期:46

[5]殷梅英,刘平.某市级医院MRI、CT盈亏平衡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05期:78-79

[6]孔秋枫,房燕玲,汤志伟等.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06期:37-38

[7]曾化松.应用本—量—利分析法评价医院专科运营状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10期:747

[8]胡敏.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探讨[J].经济视野,2012年09期:298

[9]戴文娟,丁旭辉,汤建凤等.医院成本核算下大型医疗设备投资效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1年04期:51

猜你喜欢

回收期成本核算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PPP项目财务测算特点、难点分析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光伏电站投资项目的多工具组合决策
北京市清洁生产知识问答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