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名村司前寨

2014-11-18潘秀玲

源流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忠信吴氏花灯

潘秀玲

位于连平忠信镇的司前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推进名镇名村建设,把具有明显地方花灯文化特色的司前村规划为名村发展,使该村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卓有成效,还大力弘扬和传承了该村的吴氏家训文化和花灯文化。日前,记者走访了司前村。

据了解,司前村围绕“强村富民”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创造条件鼓励村民养殖“温氏鸡”,形成以养殖“温氏鸡”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提高村民收入。“现在我们村年人均收入至少有9000元。”听了司前村党委委员吴俊锋的介绍,记者不由地打量起四周,只见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山下布满了一间间崭新的房屋,房屋四周是一块块的田地,水泥铺成的村道与房屋、田地相互交错;近处的池塘边上摆放着一排健身器材,供村民锻炼身体,老人、小孩在水泥空地上嬉戏玩耍,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

家训文化正民风

司前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代吴氏客家人都聚居在此,吴氏族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村民们以自己的家族、文化为荣。

在村委会办公楼旁,立着几块长幅宣传牌,吴俊锋指着上面一处文字对记者介绍说:“家训是我们吴氏家族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乡亲们有什么矛盾的时候,都是用家训来化解。”据介绍,吴氏家训是指: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利用每年正月十八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加暖灯宴机会,村干部和有威望的族中老人讲家训家规,评理释怨,化解矛盾和纠纷,以达到和谐。

目前,“吴氏家训”正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司前村干部、群众的脑海中。正是因为家训文化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司前村人,村中没有一例村民刑事犯罪案件,全村呈现了风清气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并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等十几项荣誉称号。

吴俊锋表示,今后司前村将把弘扬家训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发扬光大。

花灯文化成品牌

“每年正月十八挂花灯,很多摄影发烧友都会赶来这里,香港、澳门、台湾的也有,到那时候真的非常热闹。”采访中,吴俊锋向记者介绍道。

花灯文化是忠信镇司前村的另一种传统文化。据了解,忠信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的吊灯习俗是司前村主要的民俗活动,每年元宵期间,全村人参加此活动。

跟随吴俊锋的脚步,记者一行来到了光裕祠堂,这里是司前村人挂花灯、举行开灯仪式的地方。一栋庄严古朴的客家建筑物,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刻有历史的痕迹。吴俊峰手指着房顶上的木头介绍:“这是明代时期刻的横梁,我们村子有人添男丁时,一定会在过年时来这里挂花灯和暖灯,每当到了那个时候,村子会举行开灯仪式,大家就可以观看舞龙舞狮的表演了。”

据悉,司前村的花灯文化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末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在“文革”期间中断了近十年,但后来又开始恢复,如今,花灯文化正逐步发展为司前村一个旅游品牌。

十分凑巧的是,记者采访当天在祠堂后边的厨房里碰到了一户人家在准备酒席。一吴姓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在准备满月宴的酒席,明天才是正式请酒的日子,今天大家来帮忙。”看过新奇的客家宴,这次的行程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末了,吴俊锋坚定地向记者表示,司前村定会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打造成忠信花灯文化民族旅游名村。endprint

猜你喜欢

忠信吴氏花灯
看花灯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挂花灯
做花灯
闹花灯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