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霉菌病、白冠病和腺胃炎混发的诊治

2014-11-18冯贵军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10期
关键词:霉菌病玻片霉菌

冯贵军

(河北省广平县农牧局,河北广平057650)

近期在蛋鸡、肉鸡中都常发生霉菌病、腺胃炎等一种或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其发病率高,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降低了养殖利润。

聊城市韩集乡某养殖户饲养海兰褐蛋鸡2300只,280日龄时发生持续减料现象,产蛋率由92%降到30%,经自己治疗无效果,要求出诊治疗。

1 临床诊断

大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只有正常采食量一半),鸡只消瘦,蛋壳变薄、易碎,无呼吸道症状,鸡冠发白,严重的萎缩苍白,粪便不成形,个别有草绿色粪便,消瘦,严重者死亡。

2 剖检症状

典型病变有:肺水肿,气囊、胸腔散布灰白色或淡黄色的小结节,严重的发现霉菌斑块;腺胃肿大呈乒乓球状,腺胃乳头水肿,严重变平;血液变稀、变轻;胸肌、腿肌有针尖状出血点、出血斑等。

3 实验室诊断

3.1 分离培养

分别取颜色发暗的玉米、成品料、腺胃黏膜、肺脏组织等进行分离培养,都培养出同样的霉菌菌落。

3.2 镜检观察

取培养的菌落,通过镜检,观察到分离的菌丝和分生孢子。

从鸡冠和鸡翅翼根静脉各取一滴血液,于载玻片涂片,待自然干燥后,先用甲醇固定3分钟,取出玻片晾干,然后用姬姆萨染色液染色60分钟,水洗干燥后置油镜下镜检,可观察到卡氏住白细胞虫呈近圆形的配子体。

向洁净的玻片上滴加适量甘油水(甘油和生理盐水的比例为1︰1),取肝、肺、肾、脾等部位的白色结节置载玻片上,用盖玻片按压数次,覆盖玻片,然后置显微镜的高倍镜下(10×40)检查,可观察到球形的裂殖体。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鸡群感染的是曲霉菌病、白冠病和腺胃炎混合发病。

5 治疗措施

第一疗程治疗:饮水中添加硫酸铜(1︰2000倍稀释),连饮4天。穿心莲45克、黄莲30克、沉香30克、黄苓45克、黄柏40克、麻黄30克、柴胡50克、甘草40克、大青叶45克、板蓝根45克、连翘30克、玄参30克,共为末,加适量水熬开冷凉,1%拌料喂服,连用5天。采取以上方法3天后,鸡群病情明显好转,疫情得到控制,减少病重鸡死亡。

用药后采食量明显增加,开始第二疗程治疗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补充营养、促长催肥,饮水中添加高免多糖(主要成分:多种维生素、泛酸钙、烟酸等)200千克水/袋,连用4天;解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家禽产蛋率,在饲料中长期添加“脱霉强”’(高科技纳米级超强吸附霉菌毒素、消化道病原菌的优化性添加剂)2吨料/袋。

6 回访

用药后鸡精神好转,采食量恢复,产蛋量逐日增加,大群恢复正常。

7 病因分析及防制

7.1 水槽经常漏水,造成饲料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形成饲料霉变,经常食用此种饲料,引起体内霉菌毒素增多,继发霉菌病。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清洁干燥和无霉菌污染的饲料,改善通风和控制湿度,减少空气中霉菌含量,对发霉的饲料和垫料要及时清理,严重病例应捕杀淘汰,玉米水分含量高时,在饲料中要长期添加脱霉剂,提前做好预防,防止鸡群大规模发病。

7.2 鸡舍环境差,蚊蝇较多,在鸡舍之中相互叮咬,使疾病迅速传播,是白冠病发生的隐患。搞好鸡舍环境卫生,清除鸡舍周围杂草,消灭血吸昆虫是预防本病的主要环节,病禽发生此病时应早期进行治疗,一旦发现此病,立即用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预防及治疗。

7.3 饲养管理不到位,环境卫生差,霉菌感染等因素继发腺胃炎发生,引起鸡采食量下降,消瘦,产蛋量降低。可通过改善鸡舍环境,降低饲养密度,提供全价日粮,防止应激发生,定期消毒等多项措施降低腺胃炎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亮健(主要成分:微囊包被速溶枯草芽孢杆菌)500千克水/袋或“健胃散”(主要成分:山楂、麦芽、六神曲等)500千克饲料/袋等进行平时的肠道保健,发病时采用“肌腺泰”(主要成分:亚硒酸钠、硫酸锰、多种维生素等)每1000克可供1500只鸡使用,连用4天,可以很好的防控家禽腺胃炎病。

猜你喜欢

霉菌病玻片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罕见疾病袭击印度新冠患者
可移动染色和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
使用尖玻片、毛细管和尖滴管三种玻璃尖端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方法
采用插板法测试沥青表面自由能的误差分析*
共价偶联法在玻片表面固定适配体的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