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调式改良截石位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4-11-18王海燕秦爱敏李胜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术野石位小腿

王海燕,秦爱敏,李胜云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部 河南 郑州 450052;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技能中心 河南郑州 450052)

据WHO 报道,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均占第5 位,在我国发病率以4.2%的速度发展,全世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00 万,年死亡人数50 万以上。目前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结直肠癌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患者体位的摆放方法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截石位是结直肠癌手术最常用的手术体位,是患者为适应治疗需要所采取一种强迫体位,目的是更好地暴露术野。目前改良截石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与传统截石位相比虽然有了更多的优势[1],但是改良截石位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预防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充分暴露术野提高手术效率,笔者在采取截石位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可调式改良截石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同一医疗组住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52例,其中男96例,女57例,年龄38~68 岁,平均58.6 岁,平均体质量63.5 kg,手术时间2.5~4 h。按照顺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改良截石位组(对照组)76例,可调式截石位组(观察组)76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患者的臀部以手术床下折部为准,应略超过手术床板的下沿,将支托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床上,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托腿架的高度并放置硅胶体位垫于其上,将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肌肉丰满的地方,两腿分开80°~90°,髋关节屈曲90°~100°,外展45°,膝关节弯曲90°~100°,小腿处于水平或向上倾斜位,双上肢以自身床单包裹,床单边缘平塞于床垫下,自然固定于身体两侧[2-3]。

1.2.2 实验组采用术中可调式改良截石位:患者的臀部以手术床下折部为准,应略超过手术床板的下沿,将Allen Medical 马镫型腿架安装于手术床两侧。将该腿架调节杆调至水平位后,将患者两腿膝关节屈曲90°~100°分别放入两腿架的靴子内且足跟与靴子贴合紧密后固定牢固。双上肢以自身床单包裹,床单边缘平塞于床垫下,自然固定于身体两侧。马镫型腿架可以根据手术需要术中随时安全的调节截石位角度及外展角度。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重点观察患者术后情况,24 h、48 h、72 h 随访,有无下肢疼痛、肿胀、麻木等及术者对体位摆放术野暴露满意度作为评定的指标[4]。分别于术前、24 h、48 h、72 h 用皮尺来测双小腿肌腹最粗部位的周径用于衡量下肢肿胀程度。疼痛、麻木以患者主诉为判断标准。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 法)分为0 级:无疼痛;I 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4 h 的双下肢疼痛、麻木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48 h、72 h 时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双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在术后24 h、48 h、72 h 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术者在结肠癌根治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3 种术式中,两种体位应用的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体位并发症的比较

表2 两组体位术野暴露医生满意度(±s)

表2 两组体位术野暴露医生满意度(±s)

组别 结肠癌Dixon Miles观察组92.0±3.4 95.0±5.3 92.0±3.4对照组 87.0±2.9 82.0±3.7 81.0±2.7 t 5.458 12.287 9.683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手术体位是患者为适应治疗需要所采取一种强迫体位,而充分的术野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体位摆放的总体要求是: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师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各种输液管道妥善固定,方便观察操作。改良截石位设置是将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肌肉丰满的地方,两腿分开80°~90°,髋关节屈曲90°~100°,外展45°,膝关节弯曲90°~100°,小腿处于水平或向上倾斜位。因其着力点在小腿肌肉丰满处,腘窝压迫减轻,不易造成腓总神经损伤,又因托住小腿后使小腿由下垂变为水平或稍高处,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静脉内的压力,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和小腿肿胀的发生。改良截石位与传统截石位相比虽然有了更多的优势,现在已被大家认可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是改良截石位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改良截石位后术中截石位角度及外展角度都很难再去调节,这样就很难做到兼顾腹部和会阴部两术野良好的暴露,增加手术医生操作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延长手术时间。而可调式改良截石位不但具有改良截石位的所有优点,而且还可以通过马镫型腿架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全方位轻松摆放和调节截石位角度及外展角度。即使在术中医护人员也可以在保持腿部无菌状态下轻松调节各种角度。手术医生在进行腹部操作时截石位角度可以随时降低,扩展腹部操作空间充分暴露腹部术野方便手术医生操作。若需行会阴及肛周操作可以便捷、快速、安全地调节截石位至手术需要的高度。当移动腿架时靴子能自动调节位置[5]以减少腓肠肌的压力,腿部护垫可完全包裹脚、踝、腓肠肌,既保温又安全[6]。可调式改良截石位不仅不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还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腓总神经的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腿部酸痛及内收肌牵拉痛的主诉。术中可调式改良截石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为结直肠癌手术提供了更为理想的体位摆放方法。

[1] 苏玉屏,易茉.改良截石位预防手术患者体位性损伤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20):12-16.

[2] 宋烽.实用手术体位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0.

[3] 李美清,杜合英,马育璇,等.手术患者截石位摆置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58.

[4] 池金凤,郭爱武,李凤清,等.两种截石位摆放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对比[J].中华护理杂志,2001,3(5):497.

[5] 崔学军.不同体位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不适应症状发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

[6] Perez R O,Pecora R A,Giannini C G,et al.Lower limb compartment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Uoyd-Davies lithotomy position in colorectal surgery[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4,51(55):100-102.

猜你喜欢

术野石位小腿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论著/内镜下经鼻前床突切除术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术野自动牵拉暴露粘贴法在低位肛瘘手术中的作用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我的朋友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改良截石位再改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