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3例临床观察

2014-11-18周凤蕊李广明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经肝代偿自体

周凤蕊,李广明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五科 河南 郑州 450015)

肝硬化是以肝组织纤维化、假小叶形成为病理改变的进行性、弥漫性、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常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以保护肝功能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对细胞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干细胞移植成了研究热点,尤其是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显示出良好前景,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方法。笔者运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五科住院的43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36.37±7.41)岁,病程(9.62±3.13)a;乙肝肝硬化31例,丙肝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肝硬化程度按Child-Pugh 分级评定[1]。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①术前准备:术前12 h 行碘过敏实验、术区常规备皮,术前6 h 禁食水,患者移植当天进行隔离,采髓室消毒常规消毒;②自体骨髓干细胞的采集:取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采用浸润麻醉,骨髓穿刺针穿刺至骨髓腔,抽取骨髓160 ml,以15 000 U 肝素钠抗凝;③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分离:抽取的抗凝骨髓血采用专门的干细胞分离试剂盒,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制成干细胞悬液,生理盐水调节细胞密度,计数后置冰桶备用;④干细胞移植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局部浸润麻醉满意后穿刺左侧股动脉,置入动脉鞘,引入肝动脉导管,在数字造影机下置于肝固有动脉,了解血管分布,然后缓慢注入分离好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约1.0 ×109/ml 细胞注入肝动脉内。术后拔出动脉鞘,盐袋加压包扎穿刺部位,平卧12 h,禁止下肢剧烈活动。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分别于移植术前和术后第3 周、6 周、9 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

1.3.2 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乏力、食欲、腹胀、黄疸、腹水的变化。

1.3.3 不良反应观察: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时记录。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血清生化指标检查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好转;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清生化指标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 软件,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第9 周观察,43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1%。

2.2 血清生化指标变化 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第3 周血清生化指标开始出现变化,ALT、AST、TBiL开始下降,ALB 开始升高,PT 无明显变化;至第6 周时ALT、AST、TBiL 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ALB较术前显著升高(P <0.05),PT 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至第9 周时,ALT、AST、TBiL、ALB 和PT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s)

表1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s)

组别 ALT/(U/L) AST/(U/L) TBiL /(μmol/L) ALB /(g/L)PT/s术前治疗后3 周治疗后6 周治疗后9 周68.2±15.3 44.5±11.7 33.6±14.4 32.7±13.9 71.1±18.2 52.7±13.1 46.8±14.6 44.3±13.8 62.6±18.2 51.7±12.8 34.9±11.4 31.1±10.3 30.1±3.7 31.6±2.9 35.2±3.1 35.4±2.8 25.1±4.7 24.3±4.4 19.2±3.3 17.7±2.6

2.3 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6 周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至第9 周时改善显著,其中黄疸减少13例,腹胀减少19例,乏力减少30例,食欲减退改善27例,腹水减少17例。见表2。

表2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n)

2.4 不良反应 43例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术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术后1例出现皮肤瘙痒,未特殊处理,4 h 后缓解;2例出现穿刺切口出血,给予加压包扎;5例出现低热,无药物治疗,自行缓解。

3 讨论

我国为肝炎大国,肝炎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因此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年发病率17.1/10 万,每年全世界死于肝硬化的人数超过31 万,近几年增加到50 万[3]。但对肝硬化的治疗,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是对症处理,不能延缓肝硬化进程以及晚期并发症的出现,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终点治疗方法肝移植,由于资源紧缺、费用昂贵、排斥反应等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治疗和应用。

干细胞能定向分化为特定功能细胞,利于器官的修复,甚至能替代失去功能的器官,主要应用于器官损伤的治疗及替代治疗,是目前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工程学研究的热点[4]。研究表明,干细胞定向分化在肝细胞修复及肝细胞再生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于肝脏损伤修复。而干细胞的主要来源骨髓干细胞,也具有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潜能[5]。骨髓造血干细胞还可通过启动快速高效的内源性肝细胞的增殖途径,诱导后产生的肝细胞可以很好地替代受损肝细胞,进而恢复肝脏的功能[6],并且骨髓干细胞移植来源充足,取材方便,不受供体缺乏的限制,具有费用低廉、技术风险小、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点,被誉为“肝硬化治疗第二条终极途径”。笔者基于以上理论,临床开展了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结果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黄疸、腹水消失,腹胀减轻,食欲改善,乏力好转;血清生化指标也有显著变化,尤其是血清白蛋白的升高,提高了肝脏的合成及修复,增强了肝脏储备能力。因此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虽不能给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带来治愈性效果,但很大程度上延缓肝硬化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0-46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18

[3] Hunton D B,Bollman L,Hoffman H N.Studies of hepatic-function with indocyanine green [J].Gastroenterology,2006,(39):713-724.

[4] Yao P.Activation of NF-KB is not essential for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mediated antiapoptos is effect on WB F-344 cell but for WB cell proliferation[J].Hepatology,2014,(40):391-398.

[5] Jiang Y,Jahagibdar B N,Reinghardt R L,et al.Pluripoten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dult marrow[J].Nature,2012,418(6893):41-49.

[6] 姚鹏.细胞因子在体外对大鼠肝干细胞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1(1):33-36.

猜你喜欢

经肝代偿自体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Ⅲ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经肝穿刺胆道引流置管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效果的观察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价值研究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