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式直线偏振光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效果分析

2014-11-18李明明李新新马民玉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点式偏振光韧带

李明明,李新新,马民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 450052)

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是引起腰和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局部阻滞治疗是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的传统方法,但是重复注射类固醇类激素增加了其副作用发生的风险[2]。此外,单次注射有时不能产生持久减轻疼痛的效果。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已被有效用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多种慢性疼痛的治疗[3]。本文旨在观察局部阻滞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患者,年龄25~55岁,病程>3个月,VAS评分>5分,无局部阻滞的禁忌证,未接受其他镇痛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7例,女19例;对照组26例,男9例,女17例。

1.2 棘上或棘间韧带炎诊断标准 有明显的外伤史或长期低头弯腰的劳伤史,自觉腰部或背部无力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或躯体旋转活动疼痛加重。棘上或棘间有明显压痛,可触及棘上韧带成片或呈条索状。有时累及上下1~2个间隙,应仔细按压找出疼痛最明显的间隙,此点、即为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原发病灶。多数在腰2~4及胸5~8。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采用局部阻滞加点式直线偏振光(东京医研株式会社,点式直线偏振光HA-2200-LE1型治疗仪)照射,双D型探头紧贴病患处棘上或棘间照射,功率80%~100%之间,照射与间隔时间比为2∶(3-4)(以患者有温热感到刺痛为度)。每个部位照射10 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1.3.2 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阻滞法。患者取俯卧位,用5号眼科球后注射针头吸取2%利多卡因2 ml加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5~1 ml加维生素B1250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10 ml,在病变棘间隙中进针,针尖达到病变处,边注药边退针至皮下,先注药量的1/3,再在斜上方和斜下方进针,各注药量的1/3,每周治疗1次,2次为1疗程。

1.4 疗效观察及判定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强度,VAS评分标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记录治疗前、局部阻滞1次后(治疗中)及治疗后的VAS评分。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VAS评分0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可因工作劳累而出现症状,但基本上不影响工作和生活,VAS评分1~3分;有效,症状和体征可部分改善,可影响工作和生活,VAS评分4~6分。记录两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随访时间为末次治疗后2个月。记录治疗后2个月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及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中、后VAS评分变化的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中、后VAS评分变化的比较(±s)

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治疗组组别 n 26 6.36±1.25 3.59±1.78 1.39±2.21 26 6.49±1.03 2.14±1.56 0.30±1.05对照组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2个月后复发率为3.85%,对照组为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是由于长期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造成韧带组织局部发生微量渗出、出血所致的无菌性炎症[4]。本病为局限性、慢性、损伤性炎症。本组患者采取的治疗原则:①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②局部阻滞治疗,利多卡因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得宝松可促进炎症消散,但需注意激素使用的禁忌证;③局部阻滞加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有透射组织深,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血管舒张,加速致痛物质的清除,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抗炎止痛,促进组织功能恢复,阻断恶性循环等作用;同时,其具有无侵袭性、安全性及可控性高等特点[5]。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避免了多次局部阻滞使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同时协同作用,增强其镇痛、抗炎作用,减少复发。与之前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能够安全有效地缓解慢性疼痛的研究结果一致[2]。

本组结果显示,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治愈率为80.77%,较单纯局部阻滞组高;复发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4%。因此,两者并用既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休息,是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14-416.

[2]徐晓萍.电脑中频治疗仪加拔火罐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15):219-221.

[3]常玉华,曹国平.超激光照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1):997.

[4]李建文,李娅,曹洪歌.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27(7):500-502.

[5]吴思平,叶嵘,曾永.点式直线偏振光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6):383-384.

猜你喜欢

点式偏振光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无锡新吴区驻点式执法 开展城市安全集中整治
部分偏振光分解的研究①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点式后备模式设计简析
基于超快激光技术的半球谐振陀螺点式修调方法
点式ATP模式下列车追踪间隔计算的探讨
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针刺结合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