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时赴约的野牛

2014-11-17新方

中外文摘 2014年18期
关键词:野牛铁丝网雪山

新方

家住在山上,每次从山顶向南下坡时会经过一个平缓的山坡,叫BUFFALO HILL,野牛坡。野牛坡名副其实,真的有野牛常来常往。

我们开车经过这里,看见野牛的次数很多。这些野牛是群居的,并且不停地游离迁移,活动的范围极广。

令人惊异的是,野牛经常会在星期天出现,它们悠闲地躺在这里,好像是按计划来这里赴约,专门让人们观赏。它们不是零零星星的,而是一大群。样子黑糊糊的,很像青藏高原的牦牛,开始我一直认为是牦牛。

这是一片没有规划过的空旷之地。发现野牛准时到来这一规律,是因为好几次从山坡后的一个教堂出来时看到牛群。星期天,从教堂里做了礼拜的,开车出来的人很多,看到了野牛,都会停下车来,不少人还特地带着照相机,为野牛拍照。

这样的热闹景观累积次数多了,才想到:怎么这么巧,像人们每个周日上教堂做礼拜一样,总能在星期天看到它们呢?

野牛坡面对70号高速公路,朝远处眺望,是山外有山。远山的背景,一年四季是白雪覆盖山峰。天越冷,雪山峰顶的银白色越厚重。从雪山顶流淌下来的水源,是落基山西南面跨度包括加利福尼亚等几个州的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雪山背景下的点点黝黑的野牛群,是一幅很美的天然风景画。

在高速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经过这里时,人们能够瞥见野牛,不少游客特地转道专门来观看。

野牛坡下围着一排铁丝网,将野牛与围着观赏的人们隔开。也阻止了它们离群出走,骚扰居民。铁丝网上有警示牌照写着:“为安全起见,保持距离铁丝网两英尺!”

这些野牛看上去安静稳重,行动迟缓,天性还是野蛮的,有进攻性,会伤人。俗话说,一牛二猪三老虎,野牛群发起狂来,比野猪和老虎要可怕得多。

BUFFALO也能翻成中文“水牛”,而看这些牛的模样,皮毛黝黑,毛发很长,它们个头高大,筋骨强健,样子很丑陋。应该是地地道道的北美野牛。

开车才几分钟可达的距离,野牛坡上常见的野牛也算得上和我们是很近的邻居了。可能是野生动物看得多了,有些觉得理所当然,没有更多去仔细思量。

一次无意间谈起:这些野牛聚集在这里常常是周日,怎么会有这样的巧合呢?朋友讲了后才得知,是丹佛市政府专门派野生动物管理人员,在饲养管理这些野牛。如果不是常规性提供饲料,这些野牛在冬季很难存活。从雪地上看到的被啃咬的稀疏的草根,是绝对不够这群野牛正常饮食生存和繁衍的。为了觅食,它们要走到很远很远,哪有功夫在这里停留游荡?而野生动物管理人员巧妙地安排和计划,循循诱导野牛返回此地,为了让野牛不过分依赖人工喂养,又要适当节食,让有饥饿感的野牛不失自然觅食和生存的能力。

野牛在这里栖息和亮相,给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一个天然景观,也是展现科罗拉多州的野生资源的一个形象工程,政府在为此买单呢。

这下我恍然大悟了,这些野牛有规律地在星期日出现,不是它们特别聪明,也不是我们运气好,更不是偶然的巧遇。它们是为着吃免费的午餐,准时来赴宴。在“酒足饭饱”之后,它们神态安详地憩息,憨厚可爱。虽然很丑,眼神却很温柔,眼睛总是水汪汪的,像是噙着泪花。

当人类友好善待这些野生动物时,野牛也颇有信用,十分和谐,像是一个合作的TEAM(团队)按时赴约,登上舞台作秀,变得善解人意起来。

(摘自《时文博览》2014年第8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野牛铁丝网雪山
隔热的铁丝网
美洲野牛当宠物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点点破案记(三)
——铁丝网丢失记
一起去看“欧洲野牛”
征服雪山
爬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