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专业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探讨

2014-11-17刘志强等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研究

刘志强等

摘要: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是风景园林高等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概述了创新人才的概念及

其内涵。提出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具有探索性、综合性和主体性3个基本特点,设计过程可分为选址、提出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空间化3个阶段。指出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载体,并从阶段任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与方法3个层面,分别对选址阶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规划理念阶段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化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进行探讨,以期拓展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创新设计人才;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500410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时代的核心与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1]。作为实践性很强的风景园林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开展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载体,对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背景

(一)创新人才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创新人才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3]。

创新思维是指在探索未知时,积极地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和多向的角度,促使思维转化为去寻获成果的一种思维[4]。它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不可或缺的要素。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5]。

(二)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的必要性

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风景园林高等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风景园林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空间性和实践性,规划设计是其核心能力[6]。因此,设计创新教育是风景园林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是风景园林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基本特点和阶段划分

面向在校大学生的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般是由风景园林专业协会、高校主办,以在校大学生为参赛对象,旨在推动专业院校、地区和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并更深刻地认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风景园林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遇到的复杂问题及各种挑战,从而促进风景园林教育水平提升与创新。目前,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主要包括: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举办的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 APR)举办的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日本造园学会和韩国造景学会联合主办的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举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

(一)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基本特点

一是,探索性。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般为概念设计竞赛,每次竞赛关注不同主题,竞赛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往往关注本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不对选址、功能做太多限制,由学生自行确定,利于学生从多种角度探索不同解决方案。竞赛主题能与时俱进地反映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所关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规划设计难度大、要求高,超越了大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具有明确的前瞻性和探索性。设计竞赛能引导学生钻研运用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发掘和创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是,综合性。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竞赛涉及到风景园林专业所有课程和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甚至包括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知识考察方面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在设计技能考察方面也具有相当的难度。综合能力考察主要包括:观察、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团队工作、思维及表达、内在品质和性格特点等。

三是,主体性。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以学生为主体,从理解竞赛题目的内涵、选址、构思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规划设计策略和图纸表达,每个环节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设计竞赛是一种选拔机制,刺激参赛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和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激发创新愿望,提高创新能力。

(二)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设计过程的阶段划分

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过程一般可分为选址、提出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空间化三个阶段[7],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密切相连的三个阶段,是发现问题、提出抽象规划概念到具体空间转化的逐步深化的连续过程。

选址是设计竞赛的基础,对竞赛的后续过程和设计成果具有重要影响。该阶段主要工作是在深入理解竞赛设计背景内涵的前提下,选择能体现竞赛主题的实际场地,并将竞赛所关注的问题具体化。选址和所关注问题的典型性、特殊性和对其认知的深入程度决定了方案的创新性。endprint

提出规划理念即针对选址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突破解决该问题的常规思维模式,开拓规划设计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规划理念是竞赛方案的核心,是判断设计作品创新性的重要指标。

规划理念空间化是规划理念在空间上的落实,是制作设计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判断规划理念是否可实施的重要依据,是学生专业技能和设计能力的集中体现。

三、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手段与方法

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各设计阶段的特点,探讨通过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新模式。

(一)在选址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阶段任务

深入理解竞赛主题,确定规划地址,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2.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对创新设计的好奇心、兴趣和自信心,使其具有追求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

3.培养手段与方法

(1)树立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考的动力,具有唤起学生探求的功能与价值。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用原有理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理论问题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8]。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试图解决问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

(2)开放型选题

开放型选题是指在选题上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空间,鼓励学生自行观察、研究和构思设计题目,重在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学生在开放选题的过程中,按照自行调研—分析研究—确定选题的技术路线展开。调研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状调查,查明所关注问题的现状,理清前人对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分析研究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找到解决所关注问题的切入点。

指导教师在开放选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专项研究,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3)引导学生关注行业与社会问题

选址阶段应注重学生专业思考视角的拓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思考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尤其重视与我国社会问题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去研究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思考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手段进行解决;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激励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细胞工程”案例的背景介绍和选址

(1)“细胞工程”案例的背景

第48届IFLA大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的主题为“城市的边界”,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逐渐被视为具有发展潜力土地的背景下,要求参赛者选择一个对土地利用存在争议的实例(城市/城乡交错/边界),规划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探索在合理的规划设计下,城市边界在城市景观和未开发地区之间起到的积极过渡作用。

“细胞工程”团队由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4个专业的师生组成。

(2)“细胞工程”案例的选址

在选址阶段,采用开放式选题的方式和以问题为核心的指导模式,让学生自行选址,通过错综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学校所在地域的社会问题,跟踪社会生活和风景园林业界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对苏州市城市边界的现状调查、分析研究,确定以苏州市的城乡边界为规划范围。

图1 “细胞工程”区位分析

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以粮食生产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著称。从1980年开始,城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以不对称的形式向外自由扩张,围绕城市边界出现了一圈空间差异性非常大的“急变带”。传统意义上的“天堂”和“鱼米之乡”变成了一座经济实力位居中国前五位的大都市,但是传统的农田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已经越来越少,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边界地区乃至苏州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图1)。

(二)在提出规划理念阶段,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

1.阶段任务

提出解决关注问题的规划理念。

2.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质疑精神,摆脱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培养手段与方法

(1)培养质疑辨析能力,打破思维定势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种开放性理解与创新性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具有多解性的特点。从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思维标准化是重大障碍。思维标准化主要包括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

克服学生思维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思辨能力。在提出规划设计理念阶段应创造师生互动性及民主平等的环境,指导教师不应禁锢学生的设计思路,启发学生不迷信书本、权威和潮流,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科学的质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表达个性观点。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切入需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

适度超前的规划设计理念,包容学生的创新失败。提出规划理念阶段,必须打破超常规的思维束缚,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质疑精神、表达个性观点的自信心以及应对评判的承受能力。

(2)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性思维

在提出规划设计理念阶段,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结合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训练是以需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进行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使其思维路线具有开放性、扩散性。集中思维的训练是以需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方法。形象思维的训练是借助图像或形象刺激想像力来解决问题。直觉思维的训练是鼓励学生未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解决作出猜测的设想或突然领悟。逻辑思维的训练是以遵循思维的规律,有步骤地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或依据某些知识进行推理,得出新判断,形成新认识的过程。endprint

4.“细胞工程”案例的规划理念

在提出理念阶段,鼓励学生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并提倡突破学科、专业界限,从不同视角去切入和理解题目,鼓励设计过程中多种学科的交叉应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设计团队从城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有机体、城市边界则是其中最容易产生病变的部位的视角切入,提出“细胞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利用生物技术中前沿方法来解决城市边界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

细胞工程是指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依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来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从城乡作为有机体的角度,各种病变正在苏州城乡边界蔓延,可用细胞工程的手段治愈不同典型的病变,让恢复了健康的典型细胞群体在苏州市城乡边界上慢慢生长、繁衍,从根本上治愈苏州城乡的病变(图2)。

图2 “细胞工程”理念分析

(三)在规划理念空间落实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1.阶段任务

拓展、深化规划设计理念,提出规划设计理念的具体实施措施并落实为空间转化,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2.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为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3.培养手段与方法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本阶段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规划设计理念具体实施措施和关键问题的技术支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独立思考的激励者,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对规划设计策略和手段进行探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判断、解释和应用,有所发现和创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完善和培养方面,鼓励启发学生结合规划理念建立系统的实施途径框架、分析方法以及表达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主获取知识而非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知识的获取能力,学会自己归纳、分析并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是创新设计人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提倡协作精神,竞赛组委会鼓励以3~5人的设计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因此,在该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提高与人沟通、协调和组织的能力。首先,设计团队的构建应体现在专业、知识、智能、性别和年龄上的互补,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其次,根据各组员的专长分工,使每个组员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互取长补短。再次,通过建立设计工作室等措施,为交流协作、团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会与别人合作、相互谦让、相互鼓励。然后,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专业的角度剖析需解决的问题,使组员熟悉相邻的学科、专业领域,培养学生的人居环境学科群的整体意识。最后,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团结协作、分工有序、各展所长的指导教师团队。

4.“细胞工程”案例的空间转化

学生设计团队根据专业及专长进行了分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自行研究“细胞工程”的理念具体实施策略及适合应用的范围。学生深入研究了“细胞工程”实施的技术手段,根据苏州市城乡环境受破坏的3种不同类型,提出了“细胞移植”、“细胞融合”和“细胞分裂”3种规划设计策略并落实为空间转化(图3)。

图3 “细胞工程”空间转化

(1)“细胞移植”,适用于衰败的工业区环境修复。衰败的工业区集中于苏州市的南部边界,是城乡机体中自然环境高度破坏的区域。这里曾经是远离城市的工业区,而随着城市扩张,渐渐走近城市版图,使得地价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导致工厂大量搬迁,留下衰败的厂房和高度污染的自然环境。该区域生命特征已处于消失的边缘,需要找到带有全新生命特征的新细胞来替换已经坏死的细胞,用新的特征来激活它们的生命力。

保留规整的中大型厂房,对零乱的小厂房进行拆除,腾出大量空地,重新塑造肌理,使得这一地区的建筑齐整有序。将能在地表迅速生长的植物移植到空地上,起到固定土壤、改善土质的作用。待土壤状况适合大量树木生长之后,移植入可改善气候、水质,修复生态环境的植物,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这个细胞体得到被激活的生命力提供了可能性。为各个建筑移植入新的使用功能,以提升对人们的吸引力和使用频率,人的到来为这一地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将它彻底激活。再将原先种植的随意生长的地表植物进行整理,提供一些人际交流和放松身心的场所,加强人、建筑、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三者和谐共存。

通过上述手段,破败的产业、糟糕的环境被和谐的景象所取代,城市边界的老工业区这个坏死的细胞以另一种面貌开始了新的生命活动。

(2)“细胞融合”,适用于农村—城市相交区域环境的改善。农村—城市相交区域集中于苏州市的东北部边界,是城乡机体中自然环境中度破坏的区域。这里原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大片的绿色农田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景观,而如今城市的发展令农田逐渐被城市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人和农村人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却没法共生,使得这里失去了传统的特征。自然的景观正遭到大面积破坏,但城市的扩张却不可避免。

城市人、农村人是城乡肌体的两个细胞,缺一不可。可是,城市人不断向农村获取土地资源换得经济利益,而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村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使得农村人想要捍卫自己的土地,而城市人更加蛮横地妄图索取,城市人和农村人生活在一起,却站在了对立的两端,产生了一条明显的界线,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消除这条界线。只有融合两种细胞,才能让它们共生,城乡肌体才会变得更健康。endprint

生态的通道使得人类的活动最小程度的烦扰农田;生态通道和体验步道为人们提供直接的、连续的体验;在生态通道和体验步道之间预留带状农田,加强人的体验感。通过上述3种手段,农田既保留了原来的生产作用,又成为了城市边界地带一道美丽的景观,无论对于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来说,都充满了归属感。农村人留下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土地,城市人得到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原本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壁垒消除,大家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

(3)“细胞分裂”,适用于原生态自然区的保护及发展。原生态自然区集中于苏州市的西南部边界,是城乡机体中自然环境低度破坏的区域。地块西靠太湖,当地散布着一些小村镇。太湖是苏州重要的水源,对气候的影响较大。太湖沿岸丘陵较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多样性完好。该区域处境较好,但是有感染顽疾的巨大隐患。现在,自然细胞引领下的活动相当正常,生命特征完好未见损伤,各种细胞的比例关系均衡。然而,受到城市细胞增长趋势的影响,大量的自然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被吞噬。为了阻止这种冲突的发生,需要进行自然细胞的培养,维持生命体的健康也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得免疫力。

太湖沿岸的自然环境尚未被破坏,但是周边正在发展的村庄大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一旦扩张无序,太湖沿岸的自然资源将遭到破坏,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要率先让自然环境在村庄的周围形成刚性的边界来控制村庄的扩张速度,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四、结语

创新源于实践,以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构建一个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有力保证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对于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形成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文远,张元福.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25-127.

[2] 叶清.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73-77.

[3] 刘艳.瓶颈与突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新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3):69-71.

[4] 李英梅,秦从英.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30(17):196-197.

[5] 王亚.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之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11,30(14):245-246.

[6] 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25(11):59-62.

[7] 赵建波.概念经营——学生设计竞赛指导札记[J].建筑学报,2011(6):24-28.

[8] 于洋,李锐锋.问题意识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07,20(3):30-32.

Innovative design talent train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LIU Zhiqiang,HONG Genwe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 P. R. China)

Abstract:

Its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to train the creative & practical of student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needs to stud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novative design talent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are innovative conscious, innovative though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he landscape design competition ha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exploration, comprehensive and subjectivity, and three phase of design progress that are finding location, making planning concepts and enabling the concepts space. So the competition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raining the creative, practical and teamwork spirit of students. It proposes that during the competition progress in the phase of finding location it should stimulate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 in the phase of making planning concepts it should stimulate the creative thought, and in the phase of enabling the concepts space it should train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The paper probes them from three levels that are the task of phas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methods, in order to expand the effective platform for training the innovative design tal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competition; innovative design talent; study

(编辑 梁远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研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大会暨风景园林学科创立七十年纪念会华南区域会场成功举办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论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