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有才新作

2014-11-17陈有才

诗潮 2014年1期
关键词:牯牛山乡后腿

陈有才

陈有才新作

陈有才

发蒙

八岁那年的二月二

一个叫龙抬头的日子

父亲把我送到一家私塾

先生是一位年近古稀的

留着长胡子的老人

他叫黄佐才报名时

他一听我名字抚摸着我头说

好啊吾佐有才成才也

我一头雾水跪到地上叩三个响头

这还是昨天夜晚父亲亲自教的

他按着我的颈脖子

生怕我叩的头不到位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先生

坐的那把龙椅说是明朝末年的

椅靠上还雕着几条龙

两边扶手正好是两只龙头

先生往龙椅上一坐

仿佛沉甸甸的历史神秘的岁月

都稳稳地压在了先生的屁股底下

先生像乘龙驾雾似的

飘飘欲仙先生就是我们心中的神

顺着胡须飘出来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

仿佛就是先生在云雾中洒下的雨露

一点一点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田

我们像一棵棵小禾苗似的

一天天地摇头晃脑扬花抽穗

我就是那个骑在牛背上的小男孩——怀念周立波

一头埋进《暴风骤雨》里

比《暴风骤雨》诞生

晚了整整一个孩提岁月

今天

到巨变的山乡

看到了《山乡巨变》的农村

更加绚丽多姿多彩

沿着那条清晰宛转的村道

终于在栩栩如生的

《山乡巨变》群雕塑像中

找到了我当年的影子

我就是那个骑在牛背上的小男孩

我也是像他那么大的年龄

骑在牛背上和小伙伴们对山歌

我也是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

漫山遍野打猪草挖野菜

盛夏我们在清凌凌的小溪里

游泳洗澡打水仗

把一个平静的山乡

闹腾得笑逐颜开

真感谢老作家如椽的巨笔

把一个个巨变山乡的小伙伴们

定格在波澜壮阔的时代

让我这个年已古稀的老顽童

徜徉在这时代的长廊一步一回首

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我情不自禁地请铁光兄让我

和牛背上的小伙伴合个影

让我的童心永远和小伙伴同在

即使写不出进入文学史的巨著

也要像这小伙伴一样

伴着巨变的山乡用自己的歌声

迈着老水牛般坚定的步伐

一步一个脚印地唱出天籁

在益阳看花鼓戏《补锅》——兼赠永健兄

满堂是笑声

满台是戏

谁能想到

打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

一个补锅匠

一对母女

竟把一口“破锅”

补了整整半个世纪

坐在我身边的永健兄

更是看得满眼是泪

半个世纪前

在中南局戏剧调研的舞台上

亲自看见小补锅匠

把通红的炉火点起

亲眼见证一对小恋人

怎样在观众眼皮底下

把一口“破锅”补得酣畅淋漓

令亿万观众从心坎里发出欢声笑语

那鲜活的人物

那动人的唱腔

那风趣幽默的对白

更有那要命的“戏胆”

充满了酸辣苦甜咸的滋味

告诉人们一个生动活泼的真理

社会主义大家庭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人与人之间

只有分工不同

没有贵贱高低

谁都是生活的主角

谁也离不开谁

半个世纪前的小伙子

在半个世纪“补锅”的锣鼓声中

如今已是满头白发

永健兄看着舞台上

鞠躬谢幕的演员们

在观众的一片掌声中

用评论家的语言

掷地有声地对我悄悄耳语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拜四方

牛犊子下地拜四方——民谚

我家的小牯牛诞生了

“接生婆”是我父亲

他麻利地剪掉脐带

用草木灰覆在肚脐眼上

用长布条包扎好了

小牯牛幸福地配合父亲

然后两条前腿跪向东方

后腿动了动没抬起来

就倒在地上了

它又把前腿跪向南方

后腿动了动又没抬起来

就又倒在地上了

它如此跪拜了北方西方

等它把头又挪向东方时

奇迹出现了它先跪起了前腿

再让后胯离开大地

后腿猛地一蹬站起来了

父亲笑了围观的邻居们笑了

我们小屁孩们拍起了巴掌

站起来的小牯牛

颤巍巍地走到它妈妈身边

妈妈用舌头舔了舔它的额头

小牯牛走到妈妈身后

嗅了嗅它的生命之门

抬起头仰天长啸一声“哞——”

好像向世界宣告它来到了人间

我们小屁孩们学着牯牛奶腔

翻译小牯牛的第一声呐喊“妈——”

好吃的三叔

三叔抓周时

伸手抓了个鸡腿

全家人包括来的亲戚都笑了

这孩子长大了好吃

从小放牛在山坡上

别人玩抓石子摘野花

他偏采摘野果子

他嘴唇的颜色

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得璀璨夺目

樱桃熟了桃子熟了

他的嘴唇像喝了鸡血似的

桑葚熟了的季节

人家都喊他乌嘴骡子

三叔的绝活闻名方圆百里

他捉来野鸡用荷叶包了

外面用黄泥巴糊得严严实实

放在草木灰里烧

那香味直往你鼻孔里钻

让你顺下巴流哈喇子

最终成了四乡八邻红白喜事时

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

掌勺的自然是三叔

好吃的三叔最终成了厨子

三婶子当姑娘时

吃他的菜上了瘾之后

成了三叔碗中的一道菜

三叔逢人便夸他这辈子

最爱的一口就是三婶这道菜

新婚时吃不饱

金婚时吃不够

点名

没有惨烈的痛疼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

不会理解啥叫水火无情

乡村小学五年级的班长李爱国

救出了河里溺水的小同学

自己却没救出自己

那天全班同学都去了

同学们送上了笔记本、圆珠笔

还有的送个纸扎的书包

新学期开始了

回县城度假的班主任

开始了第一堂课的点名

“陈大胜——”“到——”

“吴中有——”“到——”

点到一半时班主任点到

“李爱国——”

教室里宁静了片刻

突然暴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应答声

“到——”

这一声“到——”好像

不是应答老师的而是

回答宇宙回答历史回答明天回答亲情

叫李爱国的仍“到”在同学们中间

窗外远方的南大山

响起了一声闷雷

同学们一起扭过脸

朝远山望去好像

埋在远山山坡上的李爱国

对同学们齐声答“到”的回音

猜你喜欢

牯牛山乡后腿
冬暖山乡
山乡的春天
中国画《山乡春早》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找腿
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五大问题拖改革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