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箴两则

2014-11-17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4年2期
关键词:贞观大臣古人

官箴两则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泉,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用为鉴诫。”

——《贞观政要·贪鄙》

大意: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古人说:‘飞鸟栖息于树林,还担心树木不够高,又在树梢上筑巢;鱼潜藏在泉水里,还担心水不够深,又在洞窟下做穴。但是它们仍然被人们所捕获,这都是由于贪食诱饵的缘故啊。’现在臣子接受任命,身居高位,享有厚禄,应当做事忠诚正直,遵循清廉无私的原则,那么就不会有灾难,能长久保持富贵。古人说:‘祸福无定,由人自取。’然而那些以身试法的人,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与那些鱼、鸟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应当思考这些话,作为借鉴和告诫。”

致治之本,在兴俭举廉,不言理财而财自裕。若专务掊克,罔恤民艰,其国必敝。

——《清史稿·吴大澂传》

大意:清代大臣吴大澂上书同治皇帝,说:提倡节俭、崇尚廉洁是促成国家安定的根本,即使不刻意理财,国家的财富也会充裕。如果一门心思聚敛搜刮,不顾民生艰难,国家就会走向衰败。

猜你喜欢

贞观大臣古人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古人的防疫术
古人也为颜值恼
谁的头留下了
转危为安的大臣
一句不真不假的话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