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元礼

2014-11-17陆游

月读 2014年6期
关键词:布衣陆游孙子

示元礼

〔宋〕陆游

燕居侍立出扶行,见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愧公卿。品读

《洗儿戏作》是苏轼为儿子苏遁庆祝“洗儿礼”时的作品。洗儿礼是当时流传已久的一种习俗,即在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时,宴请亲友,为婴儿洗浴以求吉祥的一种仪式。在诗中,苏轼以几近白描的语言表达了对儿子的祝福:别人养孩子都希望聪明伶俐,我却因为聪明坎坷一生。只希望孩子愚鲁一些,无灾无难平安一生。

这首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经历过宦海沉浮,颠沛流离,苏轼借诗抒怀,诉说平生失意,一吐胸中块垒。对于其中的“愚”“鲁”,有人认为是愚钝,也有人认为是大智若愚。无论如何,苏轼都在戏谑之中传达了对孩子幸福与平安的殷殷期待。

在宋代,另一位诗人陆游也特别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在现存近万首诗中,陆游写给儿孙的就有一百八十首之多。《示元礼》中的元礼是陆游的孙子,陆游写自己无论居家还是出门,都受到孙子的悉心关照。眼见孙子如此体贴周到,诗人尽享含饴弄孙之乐,愈发神清目明了。能做一个为乡亲邻里称道的好人,即便是一介布衣,也无愧于公卿显爵。

无论希望儿子无灾无难还是期待孙子做一个善人,两首诗皆着眼于修身,即如何做好一个人。其实,这也是古代儿童教育的要义,即《论语》中所说的“洒扫、应对、进退”:怎么打扫清洁?怎么与人说话?怎么做人处世?这些都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做人之根基。比如陆游的孙子能做到“燕居侍立出扶行”,就是已把“进退”二字了然于心。

老舍先生曾说:“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这才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人生真意。先做好一个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才能坚持跑完人生的马拉松。(古禾)

猜你喜欢

布衣陆游孙子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布衣孟浩然:我有大唐最好的朋友圈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布衣”陈琮英
孙子壵
孙子垚
孙子垚
除夜雪
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