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2014-11-14杨发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面积

杨发勇

(贵州省黔南州水土保持站,贵州黔南55800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确保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粗放、管理粗放、水的利用率较低、污染严重等方面。

1 工程概况

实例工程是1座小型硼铁矿山。根据2000年遥感调查资料,某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 248.77 km2,占总面积的39.83%。其中轻度侵蚀1 403.7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2.28%,中度侵蚀701.05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1.63%,强度侵蚀75.11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96%,极强度侵蚀49.7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27%,剧烈侵蚀19.05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0.87%。该市郊区的小型硼铁矿山现有水土流失面积87.31 km2,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2.12%。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侵蚀模数为2 500 t/km2·a。其中轻度侵蚀81.4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3.32%;中度侵蚀1.81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08%;强度侵蚀0.0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0.66%;剧烈侵蚀0.1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2%,某市及某铁矿山水土流失情况见表1。

表1 某市及某镇水土流失现状表 km2

2 水土流失对矿山资源的危害

2.1 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危害

流域上游山丘区蓄水保水能力降低,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缺乏径流的蓄水保水和拦蓄降雨措施,降雨时,地表流速加快,径流增大,大部分降雨成为山洪流入江河湖海,同时以地表径流方式流入河道,渗入土壤的水含量减少,不能及时补给地下水,从而造成地水位下降,暴雨时容易导致山洪暴发,暴雨过后又很快土壤干旱、河流干枯[1]。

2.2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由于雨水冲刷土壤、雨滴击溅,把坡面切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在水力侵蚀严重地区,沟壑面积占土地面积的5% ~15%,沟壑密度2~3 km/km2,支毛沟数量多达30~50条/km2。上游砂砾颗粒残积在地表,土壤经分散、剥离,细、小颗粒不断被水冲走,沿途沉积,下游遭受水冲砂压。如此反复,土壤沙化,砂砾变多,细土变少,最终导致弃耕,成为肥力降低的“荒山荒坡”。

2.3 水土流失对生态资源的危害

水土流失流下的是贫瘠,流走的是沃土。水土流失使生物生存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水土流失破坏交通,危及工矿设施,威胁矿山生产,同时因为水土流失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等,造成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地力衰退,产量下降[2]。

3 水土保持措施

3.1 农耕措施

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因地制宜搞好本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加强小河道的治理工作;以工程措施为主,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扭转过去的把水土保持简单地等同于植树种草,突出工程措施,体现了水土保持工作与林业、农业部门的区别及自身特点[3]。

3.2 工程措施

侵蚀沟道采取闸沟修谷坊、骨干坝措施,根据中、低山丘陵山地沟道的发展情况,以释放和造地相结合,进行层层拦蓄,经过多年淤积,可形成山间台地,抑制沟道的发展和水土流失。为增加入渗,减少泥沙流失,坡耕地治理主要采取修复梯田,改垄耕作,地埂植物带等措施;其它坡面主要采取修建水平槽、果树台田、鱼鳞坑、穴状整地、截水沟等治理措施。

3.3 生态修复

因地制宜营造水保林和经济林,对疏林地要补植改造或生态修复措施,沙化的蚕场要采取停蚕育柞措施,对柞树进行更新、补植、改良,待郁闭度达到70%以上再适当复蚕。大面积栽植速生林、薪炭林,土质较好的地带发展经济林。

3.4 植物措施

适宜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主要植物品种有:紫段、胡桃楸、桦、辽东栎、刺槐、柳树、板栗、枫杨、荆条、刺槐、红松、落叶松等。经济林代表树种以板栗为主,其次有山楂、梨、桃、李、杏、葡萄等。草种主要有跑高草、抓根草、三角菜、黄背草等。

3.5 树立水土保护意识,改进利用方式

充分挖掘治理区的资源潜力,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荒沟、荒沙等劣质土地外,还有效利用梯田地埂,窖、塘、库、坝周边以及渠道两旁土壤,积极培育资源。将地埂作为农业生产资源,积极培育地埂作物。通过综合治理,增加了基本农田,配套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产道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粗放式、广种薄收农业生产方式,扭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实现高效集约化经营[4]。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可以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4 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多年来,在当地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治山、治水、植树种草等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项目区所在的某矿山治理面积41 km2,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17.26%,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5.45%,其中水平梯田0.5 km2,地埂植物带0.2 km2,改垄3 km2,水保林17 km2,经果林6.6 km2,生态修复工程12 km2,种草0.9 km2,蚕场改造1.8 km2,沟头防护0.7 km,小河道整治11 km,谷坊35座,作业路5.8 km。项目所在区域水土保持现状见下表2。

表2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十一五”规划现状表 km2、km、座

表3 不同时段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不同时段水土保持措施措施配置的变化,各时段水土保持措施措施减沙效益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2008—2009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最大,达到49.68%;植物措施是水土保持减沙的关键措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中,以植物造林减沙效益为最大,各时段均在10%以上,但2009年后明显下降。

同时,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在同一自然环境条件下,针对同一水土流程类型区域,单个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减沙效益也不尽相同,以植物措施为例,如植物措施不根据其立地条件进行布设,宜草的地方种树,宜林的地方种草,其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就不能得到体现,这说明,即使2006—2010年期间,植物造林减沙效益为最大,但是实际水土流失治理中,要想获得最佳的水土保持减沙效益,还必须多种措施综合利用。

5 结语

总的来说,水土保持能有效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的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筹规划,求真务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国早日呈现出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的大好景象。

[1]杨勤科,李锐.中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通报,2008(05):13-18.

[2]李亚龙,高强,张平仓.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在矿山土地复垦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05):23-27.

[3]袁希平,雷廷武.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02):296-300.

[4]汤立群,陈国祥.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1999,27(01):79-84.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效益面积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