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沣油737、秦优10号在安庆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11-12李群慧刘文革王相琴陈再高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李群慧+刘文革+王相琴+陈再高

摘 要:经过在安庆地区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沣油737、秦优10号这2个油菜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该文主要介绍了沣油737、秦优10号的种植表现,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沣油737;秦优10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41-03

从2009年开始,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和安庆市种子管理站联合先后引进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沣油737和秦优10号,经过2a多点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2012年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示范面积3.37万hm2,2013年全面推广种植,推广面积达5.93万hm2;2014年应用面积达7.25万hm2,占油菜总面积的54.95%,目前这2个品种已成为安庆市油菜生产的当家主导品种。

1 沣油737和秦优10的种植表现

1.1 产量高 沣油737和秦优10号在安庆市多年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一般单产在180~200kg/667m2,高产潜力250kg/667m2以上。2009年秋开始引进试种,在品比试验中,秦优10号单产176.5kg/667m2,比对照皖油14增产21.6%,居第一位;沣油737平均单产171.8kg/667m2,比对照增产18.3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开展多点小区比产试验,秦优10号平均单产201kg/667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11.34%;沣油737平均单产206kg/667m2,比对照增产14.13%。2012年进一步增加示范点片,扩大示范面积,其中大观区海口镇棉花茬口示范种植秦优10号3.33hm2,平均单产234.6kg/667m2;太湖县新仓镇水稻茬示范种植沣油737共2.67hm2,平均单产208kg/667m2,比秦优7号增产16.4%。2013、2014年,我们结合油菜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集成推广轻减节本高产栽培技术,使这2个品种的推广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安庆市共承担部级667hm2优质油菜高产创建点片9个,累计面积6 350hm2,其中沣油737和秦优10号占总面积的80%;9个点平均单产218.9kg/667m2,比全市平均单产150.4kg/667hm2增加68.5kg/667m2,增45.55%。2014年,全市10个667hm2高产创建点片,面积7 033.13hm2,其中沣油737占60%,秦优10占30%。10个片平均单产215.19kg/667m2,比全市平均单产136.05kg/667m2增加79.17kg/667m2,增58.17%。其中太湖县、桐城市2点(水稻茬口),品种为沣油737,平均产量分别为216.4kg/667m2和216.2kg/667m2,最高田块达237.2kg/667m2。枞阳县点秦优10号棉花茬口平均产量237.6kg/667m2,最高田块达245.2kg/667m2。以上各试验点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

1.2 农艺性状好 沣油737品种在安庆地区种植以直播为主,密度较大,表现苗期生长势旺,叶色浓绿,株形紧凑,株高中等,较适合机收。平均株高150cm左右,有效分枝节为30~40cm,有效分枝数3~7个,单株角果数200~300个,每角粒数18~20粒,千粒重3.6g。秦优10号植株高大,营养生长势强,分枝多,茎秆粗壮,一般一次有效分枝数10~12个,二次分枝数7~8个,有效分枝点高30cm左右,单株有效角果500~600个,高达1 000多个,每角粒数22~25粒,千粒重3.4g,产量潜力大,适合于大壮苗移栽秋发栽培。

1.3 生育期适宜 多年种植表明,秦优10号全生育期240d左右,与秦优7号相当。该品种营养生长期长,从出苗到现蕾150d左右,花期集中,从初花到终花30d左右。沣油737生育期较短,一般为220~230d,比对照秦优7号早7~10d,有利于茬口衔接,缓解茬口矛盾。

1.4 抗逆性强 经过多点试验和大面积调查,沣油737和秦优10号的抗逆性均较强。

1.4.1 抗病性强 2011年品种比较试验油菜菌核病抗性调查,沣油737和秦优10号主茎病株率分别为10.1%和14.6%,分别比对照秦优7号低10个和6个百分点。2014年4月,长时间阴雨天气,使油菜菌核病大发生,品比试验和大面积多点调查,沣油737菌核病发病率都最低,秦优10号偏重发生。该年度17个品种参试中,沣油737菌核病发病率30.1%,病指23,是所有参试品种最低;秦优10号菌核病发病率为41.7%,病指46,比对照皖油14病株率低19个百分点,病指低7个百分点。

1.4.2 抗寒性好 在多年试验示范冻害调查中,这2个品种都表现出较强的抗冻性,尤其是秦优10号。2011-2012年越冬期冻害调查,沣油737和秦优10号叶片的受冻株率分别为19.4%和16.1%,较其他品种低10个百分点以上。当年春季又遇倒春寒,不少品种出现叶片冻死,薹茎冻伤,损失严重。而这2个品种由于营养生长期较长,抽薹现蕾迟,除少数叶片冻伤外,薹茎基本没受影响,且随气温回升很快恢复生长,恢复力较强。

1.4.3 抗倒性好 在多年的试验示范中,沣油737和秦优10号均没出现过倒伏现象,抗倒性较强。

2 秦优10号、沣油737高产栽培技术

2.1 合理密植,奠定高产基础 一般要求大田移栽密度0.8万~1万株/667m2,移栽6片真叶的大壮苗;移栽前大田要施足基肥,整好畦田,开好“三沟”;移栽时要边起苗、边移栽,不栽细弱苗、秤钩苗、杂种苗,栽稳、栽实,对大苗、高苗要进行深栽,栽后浇定根水。直播油菜要求达1.5万~2万株,迟直播田块达到3万株/667m2以上。在安庆市油菜超高产栽培试验中就有种植密度3.8万株/667m2,单产达228.8kg/667m2的高产典型。直播的油菜一般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而对于迟播(10月下旬以后)的直播油菜,年前只间苗不定苗,以便因冻害死苗后进行补苗。稻茬油菜整地质量差,移栽活棵后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利于通气、降湿、增温,增强土壤供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时应遵循“行间深、根旁浅”的原则进行,并注意培土和壅兜,增强抗寒防倒能力,促进根颈不定根的发生。对于免耕移栽油菜,由于没有进行翻耕,土壤比较板结,杂草发生也重,因此,苗期必须勤中耕,一般需中耕2~3次,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培土壅根,促进根部生长。endprint

2.2 科学施肥,构建高产苗架 一是早施、勤施苗肥。一般在移栽成活后,及时追第一次苗肥,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方法是:每667m2用人畜粪500~1 000kg加尿素2~3kg浇施作提苗肥,对底肥不足、长势差、速效肥少的田块,第1次施肥后15d左右应酌情再追1次。二是重施腊肥。腊肥具有保暖、防冻、促春发的作用,一般在12月中下旬对油菜田追施腊肥,并结合进行培土壅蔸。腊肥应以迟效的厩肥、泥肥、饼肥为主,配合施用一定量的草木灰、过磷酸钙,一般每667m2用人畜肥或厩肥1 500~2 000kg,或塘泥3 000~5 000kg施于油菜行间。三是稳施蕾薹肥。蕾薹肥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枝多,争取角多的一次关键性肥料。根据苗情特点及开春后的气温情况,以“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迟熟”为原则合理施肥。对开盘肥不足,长势差,有脱肥趋势的田块,蕾薹肥要早施重施;对开盘肥用量重,叶片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蕾薹肥要不施或看苗少施。蕾薹肥宜在薹高10~15cm时施用,宜早不宜迟一般于1月下旬或2月上旬施,每667m2用猪粪水800~1 200kg,加尿素5~6kg穴施或撒施,若撒施,尿素用量可增加到10kg/667m2。

2.3 化学除草,营造高产空间环境 由于播种期间旱涝无常,加之季节和劳动力都紧张,无论移栽还是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都很严重。要及时在油菜移栽15d左右开展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667m2用10.5%高效盖草能25~30mL,或5%旱作丰75mL,兑水40kg对着杂草茎叶进行喷雾。以阔叶类草为主的田块,每667m2用15%阔草克100mL,对水40kg,在杂草2~3叶期、油菜6~8叶期喷雾防除。以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每667m2用油菜双克或快刀100mL,对水40kg喷雾防除。

2.4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油菜苗安全越冬 一是中耕培土。中耕的深度应先浅后深。对长势旺的地块宜深锄,长势弱的地块宜浅锄,在越冬前结合中耕培土壅根。二是开好“三沟”,促进根系生长,减轻倒春寒对油菜的影响。三是增加覆盖物。冬前用土杂肥、草木灰、作物秸秆等覆盖油菜苗,可以保持地温,减少叶面蒸腾,避免冷空气对叶片伤害,可每667m2覆盖稻草200~300kg。四是喷施多效唑。一般在12月20日前后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对水60kg均匀喷施叶片,注意不要漏喷、重喷。五是及早摘薹。对有迹象出现早薹、早花现象的地块,进行深中耕,损伤部分根系,可以延缓早薹、早花的发生;已经出现早薹、早花的油菜,可选择晴天且气温较高时摘薹,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减轻损失。

2.5 清沟沥水,防止渍害 春季雨水多,雨量大,易导致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发生渍害,因此要切实做好清沟排渍工作。在保证大沟大渠排灌通畅的同时,清理好田间“三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排水畅通,田间无积水,防御渍害的发生。特别是要注意春季天气突变,预防“倒春寒”、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制定防灾抗灾预案,及早做好应对工作。结合理畦清沟,用清沟土或牲畜栏底、草木灰等覆盖油菜表面,提高植株的抗冻能力。

2.6 叶面喷硼,杜绝花而不实现象发生 对棉茬移栽的沣油737和秦优10号要重视施硼。一般在蕾薹期至初花期进行,每667m2用“金地来”高效硼肥100g或硼砂200g或硼酸150g,兑水50~60kg叶面喷施,也可每667m2喷施0.2%的硼砂或速溶硼水溶液50~75kg。喷硼以阴天最佳,晴天宜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5:00后进行,一般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7~10d。另外,喷施“农博士”等调节剂能够促进油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补偿缺素,增强油菜的抗旱、抗冻、耐渍和抗倒伏能力,一般每667m2可用“农博士”50mL与硼沙或速硼水溶液混合喷雾。

2.7 防治菌核病,保证青秆黄熟收获 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80%时。观察中得知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25%后,8~9d开花株率即可达90%以上,为了在防治(下转88页)(上接42页)过程中便于掌握,可以将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80%~100%,至一次分枝开花率达95%~100%时为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每667m2用红太阳25%咪鲜胺乳油50mL,或36%多·酮悬浮剂120mL,机动喷雾器兑水30kg/667m2,手动喷雾器兑水60kg/667m2,于盛花初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左右)细水喷雾,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再同样施药进行第2次防治。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2.2 科学施肥,构建高产苗架 一是早施、勤施苗肥。一般在移栽成活后,及时追第一次苗肥,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方法是:每667m2用人畜粪500~1 000kg加尿素2~3kg浇施作提苗肥,对底肥不足、长势差、速效肥少的田块,第1次施肥后15d左右应酌情再追1次。二是重施腊肥。腊肥具有保暖、防冻、促春发的作用,一般在12月中下旬对油菜田追施腊肥,并结合进行培土壅蔸。腊肥应以迟效的厩肥、泥肥、饼肥为主,配合施用一定量的草木灰、过磷酸钙,一般每667m2用人畜肥或厩肥1 500~2 000kg,或塘泥3 000~5 000kg施于油菜行间。三是稳施蕾薹肥。蕾薹肥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枝多,争取角多的一次关键性肥料。根据苗情特点及开春后的气温情况,以“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迟熟”为原则合理施肥。对开盘肥不足,长势差,有脱肥趋势的田块,蕾薹肥要早施重施;对开盘肥用量重,叶片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蕾薹肥要不施或看苗少施。蕾薹肥宜在薹高10~15cm时施用,宜早不宜迟一般于1月下旬或2月上旬施,每667m2用猪粪水800~1 200kg,加尿素5~6kg穴施或撒施,若撒施,尿素用量可增加到10kg/667m2。

2.3 化学除草,营造高产空间环境 由于播种期间旱涝无常,加之季节和劳动力都紧张,无论移栽还是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都很严重。要及时在油菜移栽15d左右开展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667m2用10.5%高效盖草能25~30mL,或5%旱作丰75mL,兑水40kg对着杂草茎叶进行喷雾。以阔叶类草为主的田块,每667m2用15%阔草克100mL,对水40kg,在杂草2~3叶期、油菜6~8叶期喷雾防除。以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每667m2用油菜双克或快刀100mL,对水40kg喷雾防除。

2.4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油菜苗安全越冬 一是中耕培土。中耕的深度应先浅后深。对长势旺的地块宜深锄,长势弱的地块宜浅锄,在越冬前结合中耕培土壅根。二是开好“三沟”,促进根系生长,减轻倒春寒对油菜的影响。三是增加覆盖物。冬前用土杂肥、草木灰、作物秸秆等覆盖油菜苗,可以保持地温,减少叶面蒸腾,避免冷空气对叶片伤害,可每667m2覆盖稻草200~300kg。四是喷施多效唑。一般在12月20日前后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对水60kg均匀喷施叶片,注意不要漏喷、重喷。五是及早摘薹。对有迹象出现早薹、早花现象的地块,进行深中耕,损伤部分根系,可以延缓早薹、早花的发生;已经出现早薹、早花的油菜,可选择晴天且气温较高时摘薹,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减轻损失。

2.5 清沟沥水,防止渍害 春季雨水多,雨量大,易导致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发生渍害,因此要切实做好清沟排渍工作。在保证大沟大渠排灌通畅的同时,清理好田间“三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排水畅通,田间无积水,防御渍害的发生。特别是要注意春季天气突变,预防“倒春寒”、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制定防灾抗灾预案,及早做好应对工作。结合理畦清沟,用清沟土或牲畜栏底、草木灰等覆盖油菜表面,提高植株的抗冻能力。

2.6 叶面喷硼,杜绝花而不实现象发生 对棉茬移栽的沣油737和秦优10号要重视施硼。一般在蕾薹期至初花期进行,每667m2用“金地来”高效硼肥100g或硼砂200g或硼酸150g,兑水50~60kg叶面喷施,也可每667m2喷施0.2%的硼砂或速溶硼水溶液50~75kg。喷硼以阴天最佳,晴天宜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5:00后进行,一般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7~10d。另外,喷施“农博士”等调节剂能够促进油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补偿缺素,增强油菜的抗旱、抗冻、耐渍和抗倒伏能力,一般每667m2可用“农博士”50mL与硼沙或速硼水溶液混合喷雾。

2.7 防治菌核病,保证青秆黄熟收获 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80%时。观察中得知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25%后,8~9d开花株率即可达90%以上,为了在防治(下转88页)(上接42页)过程中便于掌握,可以将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80%~100%,至一次分枝开花率达95%~100%时为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每667m2用红太阳25%咪鲜胺乳油50mL,或36%多·酮悬浮剂120mL,机动喷雾器兑水30kg/667m2,手动喷雾器兑水60kg/667m2,于盛花初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左右)细水喷雾,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再同样施药进行第2次防治。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2.2 科学施肥,构建高产苗架 一是早施、勤施苗肥。一般在移栽成活后,及时追第一次苗肥,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方法是:每667m2用人畜粪500~1 000kg加尿素2~3kg浇施作提苗肥,对底肥不足、长势差、速效肥少的田块,第1次施肥后15d左右应酌情再追1次。二是重施腊肥。腊肥具有保暖、防冻、促春发的作用,一般在12月中下旬对油菜田追施腊肥,并结合进行培土壅蔸。腊肥应以迟效的厩肥、泥肥、饼肥为主,配合施用一定量的草木灰、过磷酸钙,一般每667m2用人畜肥或厩肥1 500~2 000kg,或塘泥3 000~5 000kg施于油菜行间。三是稳施蕾薹肥。蕾薹肥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枝多,争取角多的一次关键性肥料。根据苗情特点及开春后的气温情况,以“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迟熟”为原则合理施肥。对开盘肥不足,长势差,有脱肥趋势的田块,蕾薹肥要早施重施;对开盘肥用量重,叶片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蕾薹肥要不施或看苗少施。蕾薹肥宜在薹高10~15cm时施用,宜早不宜迟一般于1月下旬或2月上旬施,每667m2用猪粪水800~1 200kg,加尿素5~6kg穴施或撒施,若撒施,尿素用量可增加到10kg/667m2。

2.3 化学除草,营造高产空间环境 由于播种期间旱涝无常,加之季节和劳动力都紧张,无论移栽还是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都很严重。要及时在油菜移栽15d左右开展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667m2用10.5%高效盖草能25~30mL,或5%旱作丰75mL,兑水40kg对着杂草茎叶进行喷雾。以阔叶类草为主的田块,每667m2用15%阔草克100mL,对水40kg,在杂草2~3叶期、油菜6~8叶期喷雾防除。以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每667m2用油菜双克或快刀100mL,对水40kg喷雾防除。

2.4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油菜苗安全越冬 一是中耕培土。中耕的深度应先浅后深。对长势旺的地块宜深锄,长势弱的地块宜浅锄,在越冬前结合中耕培土壅根。二是开好“三沟”,促进根系生长,减轻倒春寒对油菜的影响。三是增加覆盖物。冬前用土杂肥、草木灰、作物秸秆等覆盖油菜苗,可以保持地温,减少叶面蒸腾,避免冷空气对叶片伤害,可每667m2覆盖稻草200~300kg。四是喷施多效唑。一般在12月20日前后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对水60kg均匀喷施叶片,注意不要漏喷、重喷。五是及早摘薹。对有迹象出现早薹、早花现象的地块,进行深中耕,损伤部分根系,可以延缓早薹、早花的发生;已经出现早薹、早花的油菜,可选择晴天且气温较高时摘薹,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减轻损失。

2.5 清沟沥水,防止渍害 春季雨水多,雨量大,易导致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发生渍害,因此要切实做好清沟排渍工作。在保证大沟大渠排灌通畅的同时,清理好田间“三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排水畅通,田间无积水,防御渍害的发生。特别是要注意春季天气突变,预防“倒春寒”、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制定防灾抗灾预案,及早做好应对工作。结合理畦清沟,用清沟土或牲畜栏底、草木灰等覆盖油菜表面,提高植株的抗冻能力。

2.6 叶面喷硼,杜绝花而不实现象发生 对棉茬移栽的沣油737和秦优10号要重视施硼。一般在蕾薹期至初花期进行,每667m2用“金地来”高效硼肥100g或硼砂200g或硼酸150g,兑水50~60kg叶面喷施,也可每667m2喷施0.2%的硼砂或速溶硼水溶液50~75kg。喷硼以阴天最佳,晴天宜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5:00后进行,一般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7~10d。另外,喷施“农博士”等调节剂能够促进油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补偿缺素,增强油菜的抗旱、抗冻、耐渍和抗倒伏能力,一般每667m2可用“农博士”50mL与硼沙或速硼水溶液混合喷雾。

2.7 防治菌核病,保证青秆黄熟收获 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80%时。观察中得知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25%后,8~9d开花株率即可达90%以上,为了在防治(下转88页)(上接42页)过程中便于掌握,可以将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80%~100%,至一次分枝开花率达95%~100%时为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每667m2用红太阳25%咪鲜胺乳油50mL,或36%多·酮悬浮剂120mL,机动喷雾器兑水30kg/667m2,手动喷雾器兑水60kg/667m2,于盛花初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左右)细水喷雾,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再同样施药进行第2次防治。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超级稻早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0858水稻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