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更好理解文本内容的特定情境

2014-11-11金坤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月台藤野背影

几乎所有的关于“背影”的教学设计都着力于分析父亲过铁路、爬月台时的艰难。似乎惟其艰难,才能体现出父亲对“我”的爱。于是,教师们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渲染彼时彼境中的“背影”,在课堂上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详细分析父亲背影的含义:如分析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如分析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如分析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老师可能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父亲的这个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实在太感人了,走路姿势和爬月台的细节描写细致而富有深意,它深沉地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挚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老师可能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于细微处见精神。抓住特征刻画好细节,这样才能感动人,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老师们的分析引导,是有道理的。但是细细品味,过铁路、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事是任何一个父亲都能做到的,它不值得朱自清为此而流泪,也不值得我们为此而感动。试想,如果一个胖子吃力地攀爬月台的背影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能不会感动,反而觉得滑稽可笑,觉得这个胖子表达父爱的方式有点费解。

那么这个背影为何使朱自清几次流泪,使得我们感动呢?

“背影”的感人之处到底在哪里呢?《背影》一文蕴含着怎样一种复杂情感呢?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特定背景、特定情境下的背影。如果忽略这个“特定的”背景,“背影”还不至于如此的动人动情;如果忽略这个“特定的”背景,这只不过是一篇单纯平常的表达“父爱”的文章。

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就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很显然,这封信不仅激发了“我”内心的波澜,也唤起了无数读者共鸣。父亲写这封信时,已是老境颓唐,心情郁闷,孤独无依。而且,“我”和父亲的隔膜由来已久,父子间向来缺乏沟通。文中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等词句,则是作者不理解当年父亲的郁结于心之情感的注脚。文章结尾“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等文字,则隐晦地说出了他们父子原先关系很僵,矛盾很深。但现在,父亲却“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主动写了一封信给“我”。可来信的内容竟然是“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怎能不让“我”动容?

一封无助无奈的家信,一下子拨动了他的心弦。于是,记忆中“车站分别”的一幕,便在脑海中苏生;那时的一举一动、那时的一言一语,便在作者心中重现。作者忆起了“望父买橘”时父亲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由此,从情绪上说,“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寓着“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和复杂情感,寄托着“我”的惭愧内疚,寄托着“我”的感动和对父亲的怜惜。

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会对“车站分别”的一幕记忆犹新呢?换句话说,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是发生在怎样的特殊情境之中呢?

从文中可看出,这个背影是在一个家境惨淡、祸不单行的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作为儿子的朱自清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于是,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千言万语便凝结成一句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很显然,在作者的眼里,这“背影”浓缩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这背影是浸透“我”对父亲的理解、尊敬、感激和怀念的。

我想,这才是背影的动人之处。因为那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独特的背影。

基于此,执教《背影》时,我认为,对学生很容易读出的“父爱”,大可不必过多地渲染,而应该着重探究“我”的情感变化的历程(即“我”对“父亲”、对“父爱”的理解上),着重理解“背影”出现的特定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背影”所蕴含的父爱,才能深刻领悟“背影”的感动之处。

无独有偶,初中阶段有篇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一些老师在教学时,往往把重点放在文中藤野先生和鲁迅直接交往的四五件事情上,据此来理解藤野先生教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探索等等形象品质。笔者认为,这是有所偏颇的。文中的几件事情,确实能体现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和藤野先生的品质。但,这几件事情不能全部体现藤野先生的品质,不能很好地表现出他的高尚伟大。因为,像藤野先生这样的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热情关心的老师,在一般学校里在学生周围,好像很普遍。从一个老师关心学生的角度看,这种关心这种品质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鲁迅为什么会对藤野先生的关心刻骨铭心呢?为什么会认为“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原来,鲁迅在东京在仙台遭遇了某种特殊的情境,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发生在特定的背景之下的。鲁迅在东京极度失望,去仙台时的情绪是又失落又苦闷,他感觉自己的、国家的前途十分渺茫。到了仙台,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又深深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可喜的是,在那种情况下,他遇到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就在那样一种氛围情境之中关心着鲁迅。

在日本学生这个群体歧视中国人歧视鲁迅先生的大环境下,藤野先生却能满腔热情地关怀着鲁迅。可见,对处在异国的一个“失望、苦闷”的中国学生鲁迅来说,藤野的关心是足够“重量”的!从社会背景看,日本人在歧视中国人;从人物自身情绪看,当时的鲁迅失望苦闷颓唐失落;而藤野先生胸怀博大,没有民族偏见,对来自弱国的学生鲁迅施以更多的关怀。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关怀,就显得极不平常,就显得难能可贵!

基于此,教学《藤野先生》,要着重分析鲁迅到仙台的情绪状态,要着重分析藤野对鲁迅的关心是在怎样的背景和情形之下的。这样,藤野先生不偏见不歧视、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就呼之欲出,也就更好地理解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之处。

在你吃过饭后,人家给你一块面包,你不屑一顾;在你饥肠咕噜时,人家给你一块面包,你千恩万谢!背影是普通的,藤野的关心是平常的,但在特定的背景和特定的情境中就有着非凡的不一般的内涵意味。同样,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的童年后花园因为特殊情境而特别珍贵;在《享受生活》里,海伦凯勒的言行举动因为特殊的遭遇而特别令人肃然起敬。

因而,课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描写对象的把握,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理解文中事、物的特定情境,这样就能深刻领悟文中作者独特的深沉的情感,就能使教学找到一个进入文本的最佳切入点;也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不仅有了温度,更有了深度、高度、广度和厚度。

金坤荣,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吴江。责任编校:洪 鸣

猜你喜欢

月台藤野背影
主题:背影里的爱
所有的……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那月台
背影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背影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