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校史馆信息资源建设

2014-11-11费鸿虹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校史馆信息资源陈列

费鸿虹

[摘 要]高校校史馆的功能的实现以其陈列的信息为基础,陈列的信息以档案为依托。校史馆信息资源建设是校史馆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南通大学校史馆于2012年5月正式建成,我们以南通大学校史馆为例,结合工作实践,从信息资源的搜集、处理、利用三个阶段展开,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校史馆;信息资源;陈列

档案展览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校史馆是最典型的长期展览形式,能充分体现档案的文化价值,起到文化传播功能、育人功能等。2012年,南通大学借百年校庆之际,建成校史馆,展馆占地600多平方米,共有130多个展板版面,展出近800多张图片,配合陈列近200件实物。高校校史馆特色彰显的关键正在于信息资源的建设,包括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校史馆信息资源的搜集

1.搜集前的准备

在展开搜集工作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展馆布局、展览内容要有初步的构想。南通大学校史馆确定基本的格局为:序厅、历史展厅、校友展厅、尾厅。序厅部分具体展示前言、创始人、学校简介、历任领导、现任领导、领导关怀、历史沿革等。历史展厅根据学校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节点分段陈列。校友展厅专门展示校友风采。尾厅具体展示百年大事记、学校沙盘模型、结束语等。

2.搜集对象的确定

根据展馆内容布局,可以进一步确定搜集信息资源的对象。针对各个展厅的主题,我们可以确定具体方向。以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以前的内容搜集为例。

学校概况: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门、校景、校舍、平面图、校址;教育教学:招生工作、专业设置、学科课程设置、《学则》、《规程》、教室及上课场景、实践基地及实践场景、毕业就业工作、教学评估活动等、早期教材;科学研究:杰出科研成果、科研情况统计、刊物、科研活动及合影;行政:校董、校领导情况、印章、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记录、行政组织机构;师资:教职员情况表、师资结构、杰出教授代表、早期的教具、教师编的讲义、教职员通讯录;学生:录取学生人数统计、毕业生人数统计、学籍表、毕业合影、学生证、不同时期的毕业证书、奖励证书、毕业纪念刊、学生作品、学生作业、学生社团及活动、学生组织及活动、爱国运动、党组织情况、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通讯录、同学录;合作交流:与友好学校的合作仪式、来访活动、出访活动;校友活动:校友资料、校友返校聚会活动、校友返校讲学活动、曾经的周年校庆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典型的事迹、社会影响、相关人物、活动等;学校更名、合并组建:相关会议、相关文件、建校典礼及相关活动、更名仪式及相关活动;抗战时期迁校:被破坏的校舍、迁校的校址、还校场景、迁校、返校具体过程。

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以后的资料比较完备,会在上述信息的基础上,作更详细的搜集。

3.搜集工作的展开

搜集工作的展开主要通过挖掘本馆馆藏、出访索取、向校内各部门征集、向退休的同志、老校友征集、向社会征集等途径。经过我们的实践,比较有用的档案有:

概况类:《教育部立案南通学院概况》(民国二十六年六月)、《教育部立案南通学院概况》(民国二十八年六月)、《私立南通学院概况》(民国三十六年二月)、《私立南通学院概况》(1950年6月)、《南通学院医科概况》(1950年度第一学期)、《苏北医学院概况》(1955年5月)、《苏北医学院概况简介》(1956年4月)。纪念刊类:《南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届毕业纪念册》、《南通学院农科1951届毕业纪念刊》、《南通学院医科1952届毕业纪念刊》、《南通学院医科1930年毕业纪念刊》、《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张孝若题)、《南通学院建校七十周年纺科校友联谊学术交流会纪念刊》(1912-1982)、《南通纺织工学院创建七十五周年校友会总会成立纪念册》(1912-1987)、《南通工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册》(1912-2002)、《南通医学院建校九十周年纪念册》。校志类:《南通医学院志》(1912-1992)、《南通医学院院志》(1912-2002)、《南通大学百年志》(1912-2012)。院刊:《南通学院院刊》六期(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发刊)。

这些档案涉及内容:校史概略、沿革、编制概略、班级、行政概略、组织大纲、学程概略、课程、学历、教职员人数、招考新生统计、学生人数统计、毕业生人数统计、经费、基产、设备概略、研究、出版、学生纳费、免费、公费、参观实习、一年以来大事记、附录(校董名录、教职员名录等)、大部分教职工照片、校景照、院景照等。

二、校史馆信息资源的处理

对搜集到的不同类型的档案资料,我们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处理。基本表现形式为图片、文字性表格、数字性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结构图,根据不同的表现重点,合理地进行处理。

文字:归类总结,前后整合,提炼要素,分别制成表格、图表、结构图;对于一些文件性的信息直接扫描成图片,有档号等标记的进行用photoshop软件处理。照片:包括纸质照片档案和档案中印于纸上的图片,都要进行扫描,按照片大小分别按1200、800、600点分辨率扫描,分类打包存储。录像带:转化成数字格式,分时间段保存。实物:拍摄或扫描成照片,记录尺寸、材质,统计成表格;有些实物需作装裱、装订、修复处理。

1.根据文字描述,提炼关键要素,制成文字表格,

2.根据文字描述,建立框架图。

3.根据文字描述,制定迁校、返校路线图。

4.根据数据表格,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图表,体现数目的增长,制成折线图。既体现增长,有体现各项目之间的对比,制成柱状图。体现整体结构中所占比例,制成饼图。

三、校史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对于处理好的信息资源的利用,体现的就是整个展馆内容体现的思路,着眼于一点——变化。为了体现变化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比,二是数据图表,这样可以凸显变化与差异。因此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了很好的规整,找到合适的表现位置。我们从展板、展柜、多媒体互动系统三方面进行讨论。

1.展板

分立时,各校自身变化表现内容及形式:

校门变化:各时期校门组图;学校更名升格:各时期文件组图;机构设置变化;结构设置结构图组图;招生人数、毕业生、教职工人数变化:年数较少的阶段,数据表;年数较多的阶段,曲线图;专任教师结构变化: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等饼图组图;专业设置变化:各时期专业汇总表。

合并组建前分立各校之间的对比表现内容及形式:

1928年私立南通医科大学、私立南通纺织科大学、私立南通农科大学合并组建私立南通大学之前:《校训》图片、《校门》图片、《招生对象及入学试验科目》表格、《学则》图片、《学科课程设置》表格、《毕业证书》图片、《毕业生人数统计》表格、《学生实践实习》图片;1928年合并后,私立南通大学医科、纺科、农科时期:三科校门、三科教职工名单、三科研究室设置、三科出版物情况、三科专任教师人数统计、三科教授代表、三科招生人数统计、三科毕业生人数统计、三科实践实习活动场景;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之前:《历任领导》表格、《学校更名、升格、变迁文件》图片、《行政机构变化》组图、《校门变化》组图、《专业设置》表格、《学士学位授予权文件》图片、《招生人数变化》折线图、《毕业典礼》图片、《专任教师人数变化》折线图、《专任教师结构变化》饼图组图、《交流合作》图片、《校庆、校友会》图片、《精神文明典型》专题介绍。

2.展柜

展柜中配合展板介绍展示实物。展示实物分三类:仿制件、复印件、原件。

(1)仿制件指的是在大小、色彩、材质上的仿制,重在还原当年的面貌,体现时代的特征。

(2)复印件指单张纸质材料直接采取复印方式制作的实物,重在体现实物记录的文字信息。

(3)原件,仿制件无法体现效果的,经装裱等处理进行展示。

四、结语

根据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总结一下几点:一是展馆布局要明确,安排好历史展厅是关键。展馆布局就像文章提纲一样,事先列定提纲,后面的细化才能有序进行。体现到文案的制作上要有明确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各级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二是信息资源的搜集力求完备。为了能在展馆中展出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资源,搜集过程一定要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搜索,采用多用方式、多种途径进行。三是对信息的处理要到位。对文字、图片、实物的处理都要制定统一的要求,文字资源中所体现的信息,分别要处理成表格、图表、结构图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形式。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形式。四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有整体眼光,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有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只作堆砌似的排版,不能很好地表现百年历史中的转折点、重要时刻、有意义的点、值得纪念的点,必须要有整体一贯的安排,详略得当,信息前后关联,展板展柜相互配合,才能做到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李丽云.档案展览的设计与管理实践——以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档案见证历史——馆藏档案展览》为例[A]. 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中)[C].2012:247-252

猜你喜欢

校史馆信息资源陈列
发挥学校档案资源 提升校史馆建设水平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高职院校校史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校史馆的德育功能及建设策略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