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以成败论英雄

2014-11-11游倩倩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重情项羽英雄

游倩倩

[摘 要]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继陈胜,吴广之后,继续领导农民战争的两个人物是项羽和刘邦。刘邦虽然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但在反秦斗争中他的功劳却不及项羽。刘邦是靠谋略夺得了天下,项羽才是真正打天下的英雄。在许多关键性的战役中,项羽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谋扭转了战争局势,化不利为有利,在反秦斗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即便是在垓下被围,项羽乌江自刎时,也给人留下了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形象,他的英雄形象是不能用成败来衡量的。

[关键词]项羽;率直;重义;重情;英雄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说人的一生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大义而死,其价值就重于泰山;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死其价值就比鸿毛还轻。纵观项羽短暂的一生,虽然结局是兵败自刎,但他一生的价值却在历史上画下了浓重的一笔。司马迁不但把项羽写入专门记载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的《本纪》,还把他写在汉高祖刘邦之前,足见司马迁对项羽的肯定。史学家翦伯赞也称项羽为本色英雄。项羽因何被称为英雄?因何能永垂史册?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1.率直的性格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跟他的性格息息相关,楚霸王项羽也不能免俗。项羽因他的性格走向了失败,但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本色英雄。

项羽年少时就随他的叔叔项梁逃到吴县(今江苏苏州)。当他与叔叔看到到会稽巡游的秦始皇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他并没有想过这句话会招来灭族之祸,项羽的率直性格显露无疑。这句话也表明项羽的政治野心,他对强秦政权毫不畏惧。为项羽以后攻秦,成为西楚霸王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灭秦战争中,项羽凭借自己八尺之躯和扛鼎之力立下了不少战功。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巨鹿之战,这是灭秦战争的关键性战役,这场战争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为反秦战争扫清了障碍,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而这场战争爆发之前,作为军队主帅的宋义在救赵的路上,因畏惧强秦不敢出战。项羽以救赵灭秦为口号,果断斩杀宋义。项羽因此夺得兵权,成为三军统帅,他也因此壮举夺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此时的秦王朝虽已到了末路,但它所派来的精锐部队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胜于项羽军队。项羽在这场战争前,沉着应对,首先是鼓舞士气。紧接着项羽布置好作战计划,先攻其甬道,活捉王离,最后亲率军队跟章邯大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这一系列干净利落的战争部署,正是由于项羽果断率直的性格,使他在巨鹿之战中取得巨大成就。巨鹿之战之后项羽成了各诸侯国的实际统帅。他率领诸侯国军队到达咸阳,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号西楚霸王。

项羽在到达函谷关之后,遇到汉军守关不让其他诸侯进关。又听闻刘邦左司马曹无伤的一席话,说沛公刘邦要在关中称王,要立秦王子婴为相。项羽即刻大怒,说出犒劳士兵,要打刘邦的军事机密。可见项羽是个性情中人,在处理问题上太过于情绪话。尤其是在见到刘邦之后,竟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如实告诉刘邦。可见项羽在对待曹无伤的告密问题上,他是鄙视这种行为的,认为作为朋友应该如实把这个情况告知刘邦。项羽的率直性格不但把他在敌军阵营里的眼线给毁掉了,还让刘邦杀掉了自己的心腹之患。项羽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是坦率的,甚至可以把一些机密的事情告诉自己的死对头。可见项羽项羽性格的率直,是一个坦坦荡荡的人。

在楚汉战争时期,楚汉两军都乏于战争,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订约后,不但把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放回,带上队伍罢兵东归。项羽的这一系列工作,做得干净利索,跟他率直的性格息息相关。他太过于相信刘邦,订约后没有做任何的军事部署,一心想做自己的楚王。可此时的刘邦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和人员安排,为项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正所谓“成也项羽,败也项羽”。项羽率直的性格不但给他带来无上荣耀,也给他带来英雄末路的悲凉境地。

2.重义的品德

项羽祖上是楚国的贵族,世代为楚将,家族威望很高。他的祖父项燕也是楚国大将,在保卫楚国的过程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最终以身殉国。良好的家庭背景,使项羽深受影响。项羽身上还保留着贵族很多优良的品德,最值得称道的是项羽重义的品德。

在鸿门宴上项羽重义的品德得到充分展现。在军事力量对比上,项羽在新丰鸿门佣兵四十万,刘邦在霸上佣兵十万。在这样一种巨大的悬殊下,项羽本该是胜者。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义”字,项羽放掉了自己最大的劲敌。在鸿门宴之前,项羽的叔叔项伯就曾劝过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此时已经有了放弃杀刘邦的想法,怕以后落下不义的名声。在面对擅闯营帐的樊哙时,项羽非但没有责备樊哙,并赐给他酒肉。尤其当樊哙说到“怀王与诸将约好,先破秦入咸阳者可以称王。刘邦入咸阳后,秋毫不取,封闭宫室,还军霸上,静等项王。此义士之举,项王若杀有功之人,就跟暴秦没什么两样”。项羽此时已彻底放弃了杀刘邦的想法,他的沉默给了一个默许的暗示,又一个让樊哙的“坐”字,充分体现了项羽完全赞同樊哙的说法。项羽本身就很重视义气,又有项伯和樊哙对刘邦种种仗义做法的充分解释,使项羽本身感到惭愧,最终放过了刘邦。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p127)可见李清照对项羽一生的肯定,即便是死也是光明磊落的英雄。在突围至乌江时,乌江亭长愿把项王渡过江到江东称王。项羽说江东八千子弟跟自己打天下,无一生还。自己独自回去称王,就是对八千子弟的不负责任,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可见项羽是个重义之人,即便在面对生死的问题上,也考虑到自己苟活不义,只把自己的乌骓宝马托付于亭长。与汉军交战直至身重十余伤,自刎而死,保存了他最后的人格尊严。唐诗人胡曾《咏史诗.乌江》对项羽自刎乌江时的心理进行过客观的的揣测“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2](p7471)诗人也充分肯定了,项羽选择自刎以了时局的壮举。

3.重情的情怀

史书上所记载的是项羽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的叔叔项梁生活,对他的父母没有任何记载。因此可以推测,项羽小时候就是一个孤儿,被他的叔叔所抚养长大。因为从小就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境遇,项羽对待感情问题上是相当看重的。在对待亲情,爱情上他可以称得上是有情有义的本色英雄。

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而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小叔叔。可见他对亲情的信任程度,远胜于外人。不去辨别项伯和范增的建议,哪个更有利于政治形势。即便是在鸿门宴上项伯刻意保护刘邦,让刘邦得意脱身,为以后楚汉战争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项羽并没有责备他的小叔叔项伯,可见他对待亲人的问题上是多么的宽容。而他的叔叔项伯正是利用了项羽的这个弱点,不但把军事机密全部告诉刘邦,还与之结成儿女亲家,为他以后铺好了退路。项羽注重亲情这件事本身来说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他不加分辨的相信亲情,一味地相信已经出卖自己的小叔叔。最终酿成了大祸,而他的叔叔项伯,则在汉朝建立后不但没被杀掉,还因为救过刘邦得以封侯,还被赐以刘姓,寿终正寝。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楚霸王项羽也不能免俗。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不是缠绵悱恻,而是荡气回肠,令人惋惜。在垓下被围四面时,楚霸王悲情地唱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没有过多地考虑到自己的自身安危。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乌骓宝马和美人,感叹自己有拔山之力,盖世之才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心爱之人。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录虞姬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3]可见虞姬也不是一个只会博得项王宠爱的弱女子。为了不拖累项王,激起项王斗志,虞姬拔剑自刎。这样一个烈性又通情达理的女子,怎样能不让项羽为之动容!项羽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叱咤风云。而在面对虞姬时确是如此的侠骨柔情,他为了儿女情长竟然泪如泉涌,不能自持,他的柔情不但感染了他周围的士兵,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霸王别姬这一千古绝唱流传至今,足见人们对项羽这一真情英雄的偏爱。

总之,项羽虽然以乌江自刎的失败结局了此一生,但项羽以他固有的率直性格,重情重义的品德,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时而光明磊落,叱咤风云;时而儿女情长,柔情似水的英雄形象。项羽虽没有最终一统天下,但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以成败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在他身上并不适用,他以自己独特的形象,续写着英雄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唐张守节《史记正义》[M]引《楚汉春秋》

猜你喜欢

重情项羽英雄
也谈杜甫的“重情”
下乡
英雄
项羽虞姬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陈子龙“诗以复古”的诗歌创作
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
周恩来妙语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