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

2014-11-11邹东涛

人民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思潮能量

邹东涛

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

邹东涛

各种社会思潮洪波涌起,浪遏飞舟,成为学术界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大“景观”,备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不少人加入到社会思潮的探索、研究、评论和传播大军。这对于历经了三十六年改革开放,正步入世界经济和政治大国的中国,喜耶!忧耶!莫衷一是。好在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都高度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使得错综复杂社会思潮浪高不乱、水深不浑,充分引导和发挥出我国当代社会思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正能量。

社会思潮 多元 分析 应对

一般来说,某种或几种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广泛传播,并非是某个人、某个社会群体能够刻意操作而为之

中国学术界提出“社会思潮”之说并不断进行探索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是改革开放早期,新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而相对宽松的时代,社会思潮不断推陈出新。一些西方学术思想与中国碰撞,纳入到中国的社会思潮体系。于是形成了当今中西融汇、内容丰富多彩而又庞杂的社会思潮体系,如: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普世价值思潮、激进民主化思潮、私有化思潮、全盘西化思潮、极端利己主义思潮、新民族主义思潮、怀疑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新启蒙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犬儒主义思潮、宗教复兴思潮…… 等等。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犹如“万花筒”般的巨框,什么思潮都往里装。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思想流、意识流、观念流和话语流的综合,因而必定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在风平浪静的时期,社会思潮往往是稳定而平静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即可以汇演出波澜壮阔的话剧,也可能爆出某种闹剧。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演进和发展就是如此。

社会思潮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公众性。社会思潮的产生是当前社会公众对正面对着的、正发生、正存在着的社会问题的群体评价、群体发声、并形成群体主张和群体话语体系的集群现象。过去的思潮属于思想史,未来的思潮是预期展望;第二,集群性。社会思潮不是个别人的思想火花,也不是少数人的狂饮和调侃戏说,而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某个或某些社会集群对社会公共问题形成的系统的共同看法和共同主张,并向社会诉求和呼吁的思想体系;第三,自发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大众自发产生、自发活动、自发参与、自发发声所形成的思潮,其内容如无缰的野马,难以约束;第四,社会风标性。社会思潮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情、民心、民意。社会思潮是民心的风向标,是国家与执政党把握社情民意的传感器和晴雨表。

一般来说,某种或几种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广泛传播,并非是某个人、某个社会群体能够刻意操作而为之。而在某个特殊时期,某些社会群体,对国家、对某个社会重大问题有诉求、有建议、有追求,不约而同地自发形成了集体意识流,在国家正式意识形态框架和法定话语形式之外,发出各种各样心声,说出了区别于党和国家正式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之外的语言或者语汇,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思潮。

当然,也可能有某个或某些强力、强势集团凭实力,有目的地影响或操纵某些社会力量,推动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社会思潮形成和传播,使得社会思潮扭曲变形。古今中外任何执政者都对这种强势势力操纵社会思潮的现象保持高度警惕。

既不能把各种社会思潮看作洪水猛兽,也不能让各种社会思潮成为洪水猛兽

客观上来说,社会思潮既不是国家正式的意识形态,但也不完全是社会大众的话语体系。所以研究社会思潮首先要准确把握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思潮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却不属于执政党和国家制度层面上具有指导意义的正式意识形态。然而,对任何社会思潮的认识与评价,都是从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则和立场出发的,这是明确认识社会思潮基本立场、思想观点和价值原则的重要前提。事实上,执政党和国家层面上的正式意识形态,包括形成了党和国家正式文件的指导思想,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正确把握党和国家层面上正式意识形态的长时间和稳定性,正确把握社会思潮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正确认识社会思潮基本立场、思想观点和价值原则的重要前提。

社会思潮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变性。因为社会思潮属于大众性思想流动的潮流,它必然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社会思潮的走向而变化。国家和社会都应当随时关注国际和社会思潮的动态,以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和长治久安。

从当前流行的社会思潮称谓来看,并不都是中国本土原生的,有些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传来,或者在国际交往中传入中国后被广泛认可并有较大影响的政治思想流派。“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存在主义”等进入中国社会思潮体系,反映了开放时代中世界社会思潮的一体化进程。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存在。中国先秦时期和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既是社会制度深刻变迁和社会结构重大转型时期,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并存交锋的活跃时期。在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更是思潮万千、思潮澎湃、思潮激荡。在各路思潮大军中,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开放性与保守型并存,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这是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许多社会思潮都是双刃剑,贵在我们怎么驾驭。大思潮时代必须要有大智慧,对社会思潮要客观、冷静、理智地分析,既不能把各种社会思潮看作洪水猛兽。也不能让各种社会思潮成为洪水猛兽,对众多思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积极驾驭,充分发挥社会思潮大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这是研究我国社会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

企望社会思潮纯而又纯,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要积极驾驭社会思潮,充分发挥社会思潮的正能量

对于社会思潮,无论是拿来主义也好,还是实用主义也好,都无可厚非,更无须恐惧。主要问题和任务在于,既然当代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本土产生了,或者在中国“社会思潮”入册了,那么,社会思潮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应在如何弘扬社会思潮正能量,抑制社会思潮的负能量,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些实实在在贡献。第一,热心于社会思潮的研究、传播,探讨各种思潮如何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接,让二者共同为社会发挥正能量作用;第二,研究面对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如何理性分析和应对,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第三,研究社会思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积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治理,实现社会长期繁荣和稳定;第四,研究社会思潮在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提升民生水平,如何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就为积极驾驭社会思潮,充分发挥社会思潮的正能量指明了方向,为摆正主流意识形态同各种其它社会思潮的关系确立了一个基本立场。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又要承认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而不简单地把社会思潮当作异端排斥。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以宽阔的胸怀在对话交流中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进而使社会主义文化既能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健康稳定地发展,又在思想文化丰富的多样性中充满活力。

在当今时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不会终止,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将会长期存在,企望社会思潮纯而又纯,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又不能被有关负面社会思潮搞得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的考验。因此,主动出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以社会正能量凝聚人心,凝聚社会共识,凝聚未来,引领社会思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教授)

①朱汉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1日版。

责编/刘 建 美编/李祥峰

D602

A

猜你喜欢

思潮能量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教育?
——《国际艺术教育思潮》评介
正能量
暗能量VS暗物质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对于社会思潮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