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上中东南西北“六京”

2014-11-11康慨

黑龙江史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西京渤海天府

康慨

中国历史上,好多地名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而变,而称“京”做都的地名更是复杂万端,现将其中以方位命名者归纳于此:

上京:即上都,京都的通称。一是唐渤海国有五京,以王都忽汗城(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为上京龙泉府。公元698年渤海国建立,初以“旧国”为都,755年左右迁都上京龙泉府,30余年后迁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几年后又迁回上京龙泉府,直到渤海国灭亡。上京龙泉府是仿照唐都长安城建设的,清张缙彦《宁古塔山水》对其有详细记述。其中:“东京,由沙岭而东十数里,有古城石垒,周匝约三十里。……若东京之名,则土人相传久矣,……。”实际是说后人见古城遗址而不知其年代名称,惊叹在关东之地竟有如此雄伟的古城,称之东京,所以其又有了“东京城”的别名。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遗址之一。二是辽会同元年(938)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为辽前期首都。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迁都中京大定府,此成为陪都。金沿袭辽制,仍以临潢府为上京。天眷元年(1138)改称北京。三是金天眷元年,以京都会宁府为上京,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今北京市),正隆二年(1157)废上京称号,尽毁宫殿、宅第。大定十三年(1173)复称上京,有所修复。金上京会宁府作为金朝早期都城存在了38年,素有“大金第一都”之称。历经太宗的初建、熙宗的扩建、海陵王的焚毁、世宗的复修、金末的兵燹,而今化为桑田。

中京:一是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二是唐至德二年(757),以京城长安(今西安)为中京,是因在东京洛阳和西京凤翔之间而得名。三是唐渤海国以显德府(一说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一说今吉林桦甸市东北苏密城,一说今吉林和龙市)为中京。四是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为辽五京之一,常为辽帝驻跸之所,成为辽代后期一百一十多年事实上的首都。五是金兴定元年(1217)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东京:一是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故城),因在西汉故都长安之东而称东京。北周、隋、唐也称洛阳为东京(中间略有变化)。二是唐渤海国以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连城亦称半拉城子)为东京。三是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即帝位于魏州,改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镇)为兴唐府,建号东京,后改为邺都。四是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升汴州为开封府(今开封市),建为东京。后汉、后周及北宋皆都此,俗称汴京。金初正式改为汴京。五是辽会同元年(938)改南京为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六是云南地方曾称善阐府(今昆明市)为东京。七是后金天命年间(1621),在辽阳城东创建宫室,名曰东京。

南京:一是唐至德二年(757)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蜀郡成都为玄宗李隆基避乱入蜀驻地,遂改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二是唐渤海国以南海府(今朝鲜咸兴市)为南京。三是契丹神册四年(919),于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928)升为南京,后改为东京。金初为南京,后又为东京。四是辽会同元年(938)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今北京城西南隅),建号南京,又曰燕京。五是北宋景德三年(1006),因太祖在后周末曾为宋州节度使,升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为应天府,八年后建为南京。建炎元年(1127)高宗即位于南京,即此。六是金天辅七年(1123)以辽地南京(燕京)六州归宋,遂以平州为南京。天会三年(1125)再取南京(燕京),次年废平州南京号。七是金贞元元年(1153)改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为南京。贞祐二年(1214)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南迁,都于此。八是今江苏南京市。明初朱元璋改集庆路置应天府并定都于此。洪武元年(1368)因欲迁都北宋故都开封,“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后又改南京为京师,开封罢称北京。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为京师,应天府(京师)仍称南京。清初废南京称号,改称江宁府,但习惯上仍沿称南京。辛亥革命时一度复号南京,次年即罢。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于此,又正式命名为南京。

西京:一是东汉迁都洛阳后,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二是隋炀帝都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三是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称长安为西都,亦名西京。天宝元年(742)称西京。四是唐至德二年(757)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曾是肃宗驻地,改为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县),建号西京(西京改称中京),五年后废京号。五是唐渤海国以鸭渌府为西京。故址在今吉林临江市,或说今临江市西南鸭绿江南岸。《新唐书·渤海传》:“高丽故地为西京,曰鸭渌府……。”六是云南地方曾以太和(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古城)为西京,至世隆称帝(859)改称中都。七是五代唐陪都。同光元年(923),李存勖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为西京,后复唐旧制,又改称北京,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八是五代晋天福三年(938)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市),改洛京(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后汉、后周、北宋皆以此为西京。九是辽重熙十三年(1044)升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为大同府,建号西京。元朝改为大同路。十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攻占成都,建大西政权,名成都曰西京。清顺治三年(1646)撤销。十一是明末李自成破西安,改为长安,号西京。

北京: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新中国定都于此。历史上:一是十六国夏昌武元年(418),赫连勃勃即帝位,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为北京。二是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以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北京。三是唐和五代唐、后晋都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皆为陪都。后汉建都于此,亦称北京。四是北宋庆历二年(1042)仁宗为抗拒辽对关南地区的土地要求,表示准备“亲征”,把真宗亲征时驻跸的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建为北京。五是金天眷元年(1138)改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为北京。天德二年(1150)撤销北京名号。六是金贞元元年(1153)因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在新迁都城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隅)之北,改称北京。七是明洪武元年(1368)欲定都北宋故都,建开封府为北京,后因漕运难以恢复而撤废。八是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将作燕王时封地北平府为顺天府,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地)”,且常驻于此,今北京由此得名。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顺天府,改为京师。洪熙元年(1425)拟还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1441)定北京为首都,复称京师。此后京师之称沿袭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1928年北伐战争后又迁都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日伪时期称北京,抗战胜利后复名北平。总的说,习惯上自明永乐元年后相沿皆称北京。

主要参考:

(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2)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今中国地名大词典》

(3)中华书局《中外历史年表》

(4)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集》

猜你喜欢

西京渤海天府
西京砚瓦
空天之远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凿壁偷光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A Survey on Teachers’ Strategies of Lead—in in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渺渺何所思
渤海国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