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宏:让不快乐也变得有意义

2014-11-10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4年11期
关键词:焦点孩子

田祥玉

人物名片:

骆宏,心理学博士,精神医学主任医师。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焦点解决模式10余年。

心理标签: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果人们把注意力不聚焦于负面情绪本身,而是去寻找其背后的积极意义,那么,不好的就会变成好的,不快乐也就会变得有意义。

焦点解决模式:

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其自身资源和潜能的心理咨询技术。它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当事人的正向方面,并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

谁都希望事事顺心,天天快乐。但是,无论是在外打拼事业和人生,还是经营婚姻和家庭,我们常常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不顺,心情也就会随之变得不快和郁闷。全身心地疼爱和照顾着的孩子,却总是不听话、成绩糟糕,你能不上火吗?恋爱时百依百顺的伴侣,结婚后就变了个人似的,你能不难过伤心吗?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作为子女的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舒心快乐?于是我们更加专注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但常常发现,越关注越乱。

心理学专家骆宏却反其道而行之,建议人们不要再将注意力聚焦于问题本身并因此不快乐,而是后退一步,去发掘问题背后的善意、好的方面,反而能突破乌云,冲上云霄,让自己和家人更能感受幸福。而这就是他一直在研究的焦点解决模式。

问题的焦点:

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背后意义

2014年9月1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初见骆宏,他就给记者上了一堂“焦点解决模式”的启蒙课。

“你今天迟到了半小时,我的计划因此也打乱了。按常理,我应该因为你迟到而不高兴甚至责怪你。但其实我不会发牢骚,而是想你为什么会迟到?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单位临时开会、来的路上很堵或者你有更重要的事。这样一想,我就不会郁闷了。而且我还会想:你事先给我发了要迟到的短信,见到我后马上问我,是否打乱了我的安排?这样一来,我就完全释然了。更进一步,周末你完全可以回家陪孩子而不来采访我的。也就是说,你迟到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有善意的。”

“你看,这就是焦点解决模式。”骆宏接着说。记者突然释然、轻松了许多。在中国心理学界,骆宏算得上接触、推广 “焦点解决模式”的第一人。正因为此,他被同行戏谑为“焦点解决疯子”。因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客户还是家人,他越来越习惯于运用“焦点解决模式”,尤其是在处理和女儿的亲子关系上。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时,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因为是和另外一个同学PK唯一参加学校比赛的名额,小姑娘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最后,她被同学PK掉了。那天放学回到家,女儿向骆宏抱怨:“同学得了22票,我才得了4票!真郁闷!我真的有那么差吗?”换成其他父母,会如何应对孩子失败后的沮丧情绪?可能是和女儿一起郁闷、抱怨,或者笑话她竟然只得了4票,再或者说一句:“没关系,下次再努力!”

总之,都是放大演讲输掉了的各种不好的方面,“得了4票”的成绩却完全被漠视。这样做,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令其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甚至从此对演讲比赛提不起兴趣。骆宏怎么做?他说:“放大好的方面,让不好的变小。”他对女儿说:“哇!虽然比赛输了,但你也得了4票,这说明有4个人认可你。那么,你觉得,这4个人认可你什么呢?”但扩大好的方面并不容易,女儿依然很郁闷:“人家得了22票,我才4票。我有什么值得认可的地方?”

骆宏却不气馁,继续引导女儿,去发现这件看起来很糟的事情背后的正面意义。他问女儿:“爸爸想知道,得了22票的那个同学,有什么是值得你学习的?”女儿的负面情绪被成功转移。她说:“她挑的故事很好;演讲时,她手舞足蹈,大家听得乐呵呵的;她没忘词,时间也掐得很准……”

孩子说出了同学的很多优点。骆宏肯定她的发现,说:“你很棒,从别人那里吸取了很多优点。所以说,这次比赛虽然输掉了,但你却有很大收获。下次再参加比赛时,你一定会表现得很棒!”女儿听完父亲的话后,一扫刚回家时的沮丧,竟然开始兴奋地憧憬演讲获胜要如何做,获奖后如何上台领奖了。

骆宏说,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在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着急上火,批评先行。其实这样做,对拉近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成长都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搞错了真正的 “焦点”。孩子有问题了,我们是应该聚焦问题和问题带给孩子的负面情绪,还是问题背后隐含的善意和原因?焦点解决模式主张我们聚焦后者。

有位父亲向骆宏抱怨,儿子调皮,总惹是生非。“我教训他一顿后,他好了两天,又成老样子了。”这位父亲觉得儿子不可救药,但又极力想找到救他的妙方。骆宏说,当父亲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不听话的“很多天”上,却不关注他也“好了两天”时,孩子怎么能真的变好?这件事情的焦点,是孩子“好了两天”。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做,才能让他接下来能“好3天”“好4天”甚至更长时间。

首先,要去关注那两天他是怎么“好”的?孩子在这两天里,发生了怎样的正向改变?那位父亲轻松地找出了儿子的好几个“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玩电脑,帮妈妈做家务……在骆宏建议下,父亲当着儿子面说出了他的这些“好”,加以肯定、表扬,引导他接下来如何做会变得更好。这就是“焦点解决模式”,不关注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的意义,而这样做的结果是,那个男孩接下来“好了3天”“好了一星期”,最后彻底变了个人似的。

有位母亲抱怨儿子“大半夜偷偷地玩电脑游戏”,让骆宏给予批评、惩罚的建议。骆宏说,他没有任何批评建议,只希望母亲能看到儿子“偷偷地”背后,有哪些值得肯定的部分:一、孩子知道玩电脑不对,所以才“偷偷”,这说明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二、“偷偷”说明他尊重权威,否则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玩;三、很可能他的同学、朋友也在玩这个电脑游戏,他想参与他们的讨论,这说明他很在意朋友。

那些“才好了两天”“偷偷玩电脑”的孩子,他们这么做的背后,有哪些善意、正向的意义?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关注的焦点。当我们不再将注意力聚焦在“不听话”,而是在背后的意义上,孩子才可能变好。反之,把问题本身当成焦点,动怒、批评和威胁等方式都于事无补。

“焦点解决模式”是处理亲子关系、如何做好父母的法宝,而在处理夫妻关系方面,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焦点解决之道:

不争对错,接受差异

骆宏有一次参加一个女性活动,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宽容,男人出轨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低。作为女人,要如何面对男人出轨?

骆宏问:“文章出轨,是对还是错?”“当然错了!”“大错特错!”答案异口同声。骆宏说:“文章错了,毋庸置疑。因为《婚姻法》对此有明确规定。”而也正因为对错早已定论,“对错”便不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从文章出轨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吸取婚姻、家庭和情感的教训,从而过好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一件不好的事情,来描述成功经验和优势,从而建构解决之道,这比分析问题本身的对错是非,要重要得多。”骆宏说,文章在很多影视剧,如《裸婚》《小爸爸》里,都和女主角爱得死去活来。因为是戏,我们觉得OK。但是,我们看不到演员是高危职业的事实,他们脚下踩着的,是一片容易出事的土壤。戏一杀青,主人公就能从这段付出很多感情的戏里完全抽身出来吗?当他们无法抽身时,身边有亲人、朋友来帮助处理吗?

当然没有。等到他出事后,身边人又会谴责、谩骂和伤心透顶。而无论是演员文章还是普通男人,出轨都绝非突然,也一定有出轨前的蛛丝马迹。比起在对方出轨后呼天抢地,不如提前看到那片容易出事的“土壤”,在他出事前加以应对和预防。而如果我们没有事先预防,要么学习马伊琍,感叹“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要么不纠结于过去的错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开始另一段人生。

夫妻过日子,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琴瑟和鸣的婚姻,终归只是绝少部分。骆宏说,他当初和妻子恋爱时,觉得她睿智、大方,而妻子也说他体贴、温柔,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看对方什么都好。结婚后,夫妻俩却渐渐有了分歧。“我睡觉习惯开窗户,但妻子却喜欢关着窗户睡觉。”骆宏说,他觉得睡觉关窗户的妻子缺乏安全感,有问题;妻子觉得他开着窗户睡觉“有毛病”。两人都觉得对方有问题,各不相让,结果当然会影响夫妻感情。

“我们习惯用‘问题视角看待事情,非黑即白。但实际上,很多分歧仅仅是 ‘差异,所以,我们应该改掉‘对错思维。”骆宏说,“对错”思维是要么听你的,要么听我的。但在生活中,哪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用分明的“this”“that”(这样、那样)只能解决一个人的情绪,婚姻中,我们应该用“both”(双赢)的眼光来对待所有事情。

而“焦点解决模式”应用到夫妻关系上,寻求的就是“双赢”。

骆宏说,后来他突然明白:妻子睡觉时要关窗户,不是她有问题,而是她和我有差异。或者说,妻子不喜欢开窗睡觉,只是她的生活习惯而绝非“有问题”。所以,他应该尊重而不是指责。再想开窗户时,他会问妻子:“窗户可以开一会儿再关吗?”或者就由她关着好了。当丈夫发生了改变,妻子也跟着改变,比如晚上起来把窗户打开。不知不觉间,妻子也开始利用焦点解决模式:当你黑,别人也黑;当你积极正面时,对方自然会阳光向上。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谁对谁错,非黑即白后,才能坐下来,沟通、交流,积极面对并致力于更好的未来,从而提升幸福感。落实到“焦点解决模式”方面,可以分5个步骤来做:

第一,大家的观点都是对的,没有必要讨论谁对谁错。第二,寻找并且重构共同的立足点。第三,在耐心倾听对方指责的基础上,把彼此的对话翻译成“怀着良好目的,但不知怎么表达”的陈述。第四,运用提问引导,讨论各自可以迈出的一小步。第五,确保各方都是最后赢家,每人都有收获。

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处处都可应用到焦点解决模式。常年跟老人打交道的骆宏说,其实焦点解决模式,也可以为老年人的幸福加分。

正向构建未来:

每天为幸福加分

聚焦事情背后的正向资源,看到隐藏在问题之下的优点,我们才能构建更好的未来。更好的未来是什么?有钱、有大房子,就一定感到幸福吗?未必。物质条件的改善,能减少我们情绪配比中“不开心”(黑)的部分,却未必能增加幸福(白)的比例。既然物质不是幸福的必然因素,那么什么是?

骆宏是杭州五云山疗养院的院长,多年来与老人朝夕相处的他,一直在用焦点解决模式,去构建老年人的幸福问题。每位老人进疗养院,都会先上心理课。这堂课叫做“幸福课”。上课时,骆宏首先会问老人3个问题:第一,您从早上睁眼到现在,认为最满意的事情有哪些?第二,别人做了什么会让您满意?第三,您的五官所感知到的,有哪些是很快乐的事情?

这些问题,很多老人第一次都给不出答案。因为,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己的“不幸”:重病缠身、和子女关系糟糕、老伴儿去世了、想找个伴儿却各种阻挠……在接下来的日子,骆宏就会提醒老人去发现幸福,与此同时,他也会鼓励工作人员,去给老人们制造幸福,转移他们的负面情绪。

骆宏认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其实与外在的客观因素关系不大。一方面,幸福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主观感受的名词,侧重点在于老人的内在体验。如果老人自身感到幸福,那么他们对幸福的体验次数,就会大大增加。

我们通常认为:老人退休有工资拿、有房子住就是幸福的;腿脚不便时有轮椅坐,听力消退后有助听器戴,就是幸福的。骆宏说,这些都不是幸福老人的标签。“不惧疾病和死亡,不被负面情绪缠绕,能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想象和构建更好的未来的老人,才会感到幸福。”骆宏说。

衰老无法抗拒,老人常常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态度。但骆宏却会引导老人通过“焦点解决模式”,树立生活目标,去抵抗对衰老的恐惧。老人身体机能一天天退化,但思维却不一定也老化。有的老人,虽然容颜衰老,但因为天天坚持锻炼,各项身体机能比年轻人还棒。

将“焦点解决模式”,应用到老年心理服务上,就是把“白”扩大,解决掉各种“黑”。 “黑”指消极情绪,“白”指积极情绪,这一“黑”一“白”,其实就是中国人的阴阳平衡。“要把消极的事全都解决掉,即便解决不了,也要扩大积极乐观的部分。这样,才能抵制衰老和消极的事物,成功地老去。”骆宏说。

很多子女都向骆宏抱怨,父亲在母亲去世后,“居然”又找了个老伴儿。有同样烦恼的记者,也向骆宏寻求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他笑着问:“你觉得,父亲找老伴儿这事,有什么可取之处?他这么做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我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生病了有人带他去医院,照顾他。”“父亲不会做饭,母亲不在了,他得找个人给他做饭。”“找了阿姨后,父亲不会经常要求我回家,这其实在为我减压”……骆宏继续问记者,“如果在此之前,你给父亲打6分(满分10分),那么,你现在会打多少分?”

“7分吧,或者是8分……”骆宏笑了,“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明天,哦不,待会儿回家的路上,给父亲打个电话。放假时回去看看他,或把他接过来住段时间。”骆宏说,让对方感到幸福,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并积极憧憬未来,这就是“焦点解决”的终极目标。

是的,当我们用正向、积极的态度聚焦问题,把不快乐变得有意义,并马上行动起来为未来加分时,未来便不再是梦,而是真实可感的幸福!

猜你喜欢

焦点孩子
焦点
焦点任正非
“两会”焦点
孩子的画
彩世界
彩世界
焦点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