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高压富水岩溶治理技术

2014-11-09韩小敏

山西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溶腔三关溃口

韩小敏

(武汉铁路局宜万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湖北宜昌 443005)

1 工程概况

宜万铁路(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铁路)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野三关隧道位于恩施州巴东县碗口河和支井河之间,全长13 833 m,为全线最长隧道,是全线八座Ⅰ级高风险岩溶隧道的典型代表[1]。野三关隧道纵断面图见图1。

全隧施工最难点为“DK124+602高压富水充填溶腔”(以下简称“602溶腔”),存在重大的突水、突泥地质风险。

2 “602溶腔”工程及水文地质

图1 野三关隧道纵断面图

“8·5”突水突泥事故后,采用物探、钻探、水文观测等多种手段对“602溶腔”地质特征进行探测和研究。

经探测与开挖揭示,确定溶腔规模为:主溶腔位于Ⅰ线DK124+580~DK124+640左侧40m,向上与地表接通,向右侧逐渐减小,发育成宽张裂隙。充填物为灰岩块石、砂卵石、淤泥及水,“602溶腔”突水突泥突石溃口在DK124+602~DK124+605左侧边墙,总涌水量达2 600万m3。“602溶腔”典型横断面图见图2。

图2 “602溶腔”典型横断面图(单位:m)

3 岩溶治理技术

根据溶腔规模、与隧道空间关系、充填性质、涌水量补给等工程地质水文特征,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安全、进度、工期、投资等因素,参考国内外相关工程案例[3-5],并经历次专家会论证,确定采用“释能降压、注浆加固、超前支护、结构加强”的原则对“602溶腔”进行处理。

图3为“602溶腔”处理平面示意图。

图3 “602溶腔”处理平面示意图

3.1 释能降压

采取增设排水洞及高位排水洞、清石排水等多种释能降压方式,确保施工及运营安全。

1)排水洞泄水。

考虑到“602溶腔”规模宏大、富水、含泥,并可能伴有大量的充填物,为保证后续工程顺利实施,采用排水洞直接接通溶洞排水的方案,即将线左20 m位置设置的5 250 m排水洞延长210 m至溶洞部位,实现释能降压的目的。

利用旱季采用临界爆破揭示溶腔技术一次爆破揭示溶腔体,最大限度进行释能降压,为溶腔结构安全快速处理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成功爆破揭示溶腔,采用超前水平钻孔及超长炮孔精确锁定溶腔边界,制定专项爆破揭示溶腔钻爆设计及安全预案稳妥推进,并于2008年12月9日成功爆破揭示大型溶腔,排泄泥砂7 000 m3,释放水能8 000 m3。排水洞接通溶腔前后排水情况见图4,图5。

图4 排水洞接通溶洞前排水情况

图5 排水洞接通溶洞后排水情况

排水洞洞口采取接近溶洞段设置反滤层,其后设置混凝土挡墙,挡墙内埋设适量的可控制的排水管,实施限量排放。

2)高位排水洞释能降压。

高位排水支洞于2009年6月20日下午成功爆破揭示。掌子面充填物经过多次爆破扰动及涌水浸润,于6月25日突出部分泥石,涌水量2万m3/d,进一步起到释能降压及引排水至排水洞的目的。图6为排水洞、高位排水洞平面布置及爆破揭示图。

图6 排水洞、高位排水洞平面布置及爆破揭示图

3.2 注浆加固

一般岩溶裂隙发育段采用3 m径向注浆,溶腔及溃口部位采用5 m~8 m径向注浆。注浆孔,环、纵向间距2 m,扩散半径为1.5 m;首选水泥单液浆,必要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0.5 MPa ~2.0 MPa。

3.3 超前支护

溶腔段采用5 m的φ32 mm超前自进式注浆锚杆、φ42 mm超前小导管注浆等预支护措施,环向间距0.2 m,纵向2 m~3 m一环,溃口部位采用密排超前大管棚注浆预支护。

3.4 结构加强

1)结构方案。

溶腔段采用双层初期支护,一次、二次支护均采用30 cm厚C25网喷钢钎维混凝土(内嵌全环Ⅰ22b钢架、0.5 m/榀);一次、二次支护钢架基脚垫设通长25号槽钢。二衬采用C35防水钢筋混凝土。典型断面结构设计图见图7。

2)施工工法。

溶腔及溃口段采用三台阶分部开挖法,上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分部开挖工艺,开挖过程中在钢架基脚处设置Ⅰ22b横向钢支撑;下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底板,以保证隧底补勘及后续作业的安全。典型断面工法见图8。

图7 典型断面结构设计图

图8 典型断面结构施工图

4 结论与体会

1)勘测设计应采用多种手段,查明富水构造的范围、发育位置、水压力等特征。

2)进一步优化、细化对隧道周边进行探测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探测方法,明确隧道施工超前预测预报的方法和要求,加强对隧道掌子前方上、下与两侧的探测。

3)按照“释能降压、注浆加固、超前支护、结构加强、综合治理”原则治理高压富水岩溶,可降低施工风险并确保运营安全。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宜万铁路宜昌至万州段新建工程施工图——野三关隧道设计图[R].2004.

[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宜万线长大岩溶隧道专项地质勘察——野三关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2004.

[3]梅志荣.高速铁路岩溶隧道突发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A].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4]刘招伟,张民庆,王树仁.岩溶隧道灾变预测与处治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张民庆,韩占波,孙国庆.圆梁山隧道PDK354+255~+275溶洞段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2(4):71-78.

猜你喜欢

溶腔三关溃口
局部逐渐溃坝机理研究及溃口水流模拟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不同沟床坡度堰塞坝溃口展宽历程试验研究*
典型堤防溃口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瞬溃条件下不同溃决形式的溃口水力特性研究
考虑压力溶腔影响的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过三关”促互动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山东省计生协严“三关”抓重点 创建优秀的青春健康师资队伍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三关”
盐穴储气库溶腔过程中腔体净容积及油水界面计算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