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

2014-11-09侯英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床边责任制内科

侯英莉

(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710005)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接收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科室,心血管内科在护理方面发生风险的概率较高,所使用的治疗仪器精密复杂,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患者本身的复杂情况也使得护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1],所以在护理工作方面需要更加周全。床边责任制护理是围绕患者并且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利用多个学科知识对患者的全面健康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护理的一种护理方式,涉及的学科除了医学和护理学外,还有心理、社会等学科的知识[2-3]。此种护理手法是在原有的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再将病床编号,每位护士分管特定编号的病床,可使得护士更加熟悉患者,同时也使得患者病情的记录更准确及时。心血管内科接收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性,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起病急、变化快,通过采用床边责任制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士、对科室、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心血管内科共有病床48张,共有护士21名,其中护士长2名。护士年龄22~45岁,3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5名护士,本科学历者17名、大专学历者4名。

1.2 方法

1.2.1 病床及护士的分配:将48张病床分为4组,床号1~12是第1组,13~24是第2组,25~36是第3组,37~48是第4组。每组都有1位床边责任护士,第1、2、3组均分配1名本科室的副主任护师来负责,最后1组则由本科室1位资历较长的主管护师来负责。以上4位床边责任护士并不参与夜班执勤。其余护士虽然参与夜班执勤,但也最好相对固定,以便于和床边责任护士进行沟通合作,更加容易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此外要保证在白班时,每组的责任护士至少2位。

1.2.2 护士的排班方式和原则:在各班衔接与吃饭的问题上要注意人性化。7:30—16:30这段时间里,护士工作时间长且工作量很大,同时会涉及护士的吃饭问题,对此本科室采用2组间互相协调的方式。1组、3组在11:30—12:30吃饭休息,2组、4组在1组、3组休息后再去吃饭,也就是在12:30—13:30这段时间去吃饭休息。当1组护士吃饭休息时,2组的护士不仅要负责本组的患者还要兼顾1组的患者,同时,4组的护士也需照顾3组的患者;这样的话,当2组、4组的护士吃饭休息时,1组、3组的护士也会同时照顾2组、4组的患者。在13:30以后则各归其位、正常工作。

1.2.3 工作安排:床边责任护士要对其所管理的患者有全面的了解、统筹的调整安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制定一系列针对于特定病患的全面护理计划;同时也要坚持督促其他负责的护士熟悉掌握所负责患者的病情,高效完成护理记录和各项护理工作;对于新进的护士人员,要主动承担带教工作;努力做好护理的各项统筹工作,协助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的相关工作。其他的护士要配合责任护士完成相关工作,有情况随时向床边责任护士请示,做好协助工作。

1.3 评价标准

护理部每个月依照常规对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分。本院护理部对护理工作的检查规定是:①护理部每月随机抽取2~3名护士,检测其在理论、操作和病情了解3个方面的情况;②护理部同时还会不定期在各个科室的患者随机抽取2~3名进行询问,了解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情况的了解程度等。此外,每位患者在出院时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在患者出院时,院方要求患者填写1份问卷调查表,问卷对护理、治疗、病情的恢复、对医院或者科室的建议或者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均有涉及,此份问卷调查在发放1个月后进行收集和统计。经计算,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对自身情况了解程度

经统计分析20份回收的问卷,患者对自身情况了解程度的具体结果如表1。

表1 20例患者对自身情况了解程度结果[n(%)]

2.2 心血管内科护士成绩与全院护士平均成绩比较结果

具体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心血管内科护士在理论成绩、护患沟通及病情了解方面较全院护士平均成绩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操作成绩上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心血管内科护士成绩与全院护士平均成绩比较()

表2 心血管内科护士成绩与全院护士平均成绩比较()

与全院护士平均成绩比较,*P<0.05。

组别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护患沟通 病情了解心血管内科护士(n=15) 95.02±4.52* 95.58±3.4592.78±4.05* 98.12±4.52*全院护士(n=220) 89.85±4.5295.25±3.8587.42±8.4593.75±7.15

3 讨 论

研究[3]表明,床边责任制护理可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而且可使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程度也大大提高,并且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中显示心血管科室实行此种护理模式后在每月考评中的成绩显著增高,而且远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以及对病情的了解方面成绩尤为突出。由于心血管内科接收的患者病情大多反复复杂,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以及所得疾病一知半解,不能清晰感受自己的病情,且在治疗及预后的过程中不清楚注意事项,从而不能良好地照顾自己[4-7]。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自身的各方面情况能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清楚自己的饮食和活动方面的细节,了解护理、治疗及预后等信息,从而更有助于自身病情的恢复。

床边责任制护理不仅对患者有利,而且也能够促使护士主动去学习知识、完善自我,在具体分布床位管理的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病情和疾病的了解更加全面[8-10]。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还可以锻炼护士间的协调工作能力,融洽大家的感情,互相督促学习、查漏补缺。在患者的住院过程中,护士对本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与患者长期接触,可以更加了解患者的情况,方便沟通,让患者相信自己、相信医生和护士[11]。

床边责任制是床位管理与责任制的有机结合,是以单个年资较高护士带领责任护士分管片区的形式进行管理,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将床位划分为若干小组,再分别分配护理人员,对于危重症、护理需求较高的患者安排主任护师进行管理,有助于集中护士有限的精力。此外,床边责任制并非片刻不离患者左右,可通过小组相互协作提升工作的效率,还可兼顾护士正常饮食等生理需要。本次研究中严格执行2个小组协调排班,有助于减少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制度化是保障小组责任排班的关键。床边责任制强调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医师职责,转被动为主动,可及时发现患者护理需要,以提升护理效用,减少危险因素,但也不应忽略医护沟通,因护士无法替代医师完成工作,责任护士应充分发挥自身对患者病情较了解的优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变化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收集有效信息,若出现危险,及时通知主治医师以便快速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突发性的疾病进展如心肌梗死的概率较大,患者多缺乏安全感,床边责任护士增加陪护的时间,有助于减轻患者恐慌、担忧情绪,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甚至可影响患者生理状态,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但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此种护理模式下更要求护士对患者的了解与沟通,从而忽略了护士的“三基”操作,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此外,床边责任制护理对护士的要求较多,护士的工作量极大,而因护士有时候不能一直固定,也就要求护士对其他患者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护士的要求较高,致使护士压力较大[12-13]。

综上所述,床边责任制护理是一项新型的护理制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可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获得了患者与医师的广泛好评,但客观上增加了护士的负担,医院可酌情开展。

[1]马淙,李海灵,周厚湘,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103.

[2]涂丽霞,王静,陈冬英.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28.

[3]李芳.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提高心血管健康教育效果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7):1004.

[4]杨清会.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104.

[5]徐琪,张佳琦,王静,等.实施分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63.

[6]郭建星,张玉平,张慧旭,等.“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3(10):3154.

[7]段伟莉,吕元红,周雀云.层级全责护理在NICU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

[8]许莲芳.“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7.

[9]胡少珍,邓燕婷,刘瑞勤.床位分管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1,11(5):67.

[10]何玉波.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54.

[11]谢玮娜,何丽云,于美华.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运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23.

[12]何昊蔚.浅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6.

[13]尤渺宁,丁王月,游伟程,等.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责任制护理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0,14(12):34.

猜你喜欢

床边责任制内科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假如我有一个梦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Lamotrigine versus carbamazepin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A meta-analysis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