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动态

2014-11-07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4期
关键词:天津市天津发电

天津市经信委召开工业系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会议

近日,为整改落实国家环保部督察组暗访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天津市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等的各项工作,市经信委主持召开了工业系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各区县工业经委、有关集团的主管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市委书记孙春兰同志在 “中国新闻网刊登的题为 《环保部天津地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现象较为严重》”上的批示要求;随后观看了国家环保部督察组2月17日至21日对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暗访督查情况的视频。市经信委王景梁副主任在会上指出,这次环保部暗访是一次警示,更是一次督促,对视频查出的企业问题,要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向我委报备。各工业企业集团和区县工业主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排查,确保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到位。会议还强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是美丽天津·一号工程重要工作。 (通讯员报道)

天津将在钢铁行业推广中温低压发电技术

天津市2014年将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0万吨,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 “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13年,天津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十二五”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已累计下降24.3%。2013年共关闭污染企业669家,停产整治污染企业144家,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40万吨、水泥229万吨。

2014年,天津市将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加快煤炭清洁利用,大型燃煤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全部完成锅炉除尘、脱硫、脱硝改造。开展静电除尘、布袋除尘试点,大型炼化企业率先完成炼化装置脱硫改造,重点钢铁企业完成烧结机脱硫除尘改造,水泥等企业完成生产型脱硝治理。天津市将在钢铁行业大力推广中温低压发电技术,在企业开展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行业推广。 (通讯员报道)

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组织渤化汉盐能源体系培训

本刊讯:4月3日,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在天津渤化集团长芦汉沽盐厂组织了“能源管理知识和体系建设认证管理手册编写”培训,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各分厂厂长、内审员等五十多人参加此次培训。

长芦汉沽盐厂作为先试先行企业对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与认证工作非常重视,李祯祥总经理在会上作了重要动员讲话,强调通过“体系”建设与认证工作推动实现企业“规范管理、合理用能、科学发展、持续改进”,争取首批取得能源管理体系证书。

培训学校专业讲师从能源管理基本知识入手,详细讲解体系建设过程中内审与管理评审的核心内容;变量、基准、绩效参数的关系并对能源因素识别等进行了明确讲解。培训课程中学员学习兴趣浓厚,并踊跃提问与老师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天津8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军节能环保产业

天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将达到15%左右,到2015年实现产值800亿元。

据了解,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资源循环利用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业三大行业,天津目前有800余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节能环保产业,年总产值在510亿元左右。全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达到350家,实现产值大约200亿元。从事节能环保咨询、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等业务的节能环保服务业企业大约在150家,服务合同额超过110亿元。

中新天津生态城打造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监测平台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近日与施耐德电气公司及北方绿谷公司共同签署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能效管理及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国内首个区域可再生能源监测平台。

该项目建成后,将对生态城区域内的风能、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常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收集、追踪和分析,实现对区域内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追踪、绿色技术效果评价和节能减排成果推广展示等,不断提升区域能源利应用水平。生态城在建设之初,中新两国政府就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26项生态城指标体系。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是控制性指标之一。

目前,生态城累计完成可再生能源设施投资约8亿元。已建成和在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分为太阳能发电、风电、风电互补路灯、水源热泵、深层地热、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等多个类别,总计提供电能约1900万kW·h/年、热能约45万GJ/年,折合成标煤为22818.6吨。

根据协议有关内容,下一步,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将与施耐德电气、北方绿谷公司合作,逐步搭建起基于GIS系统的能源管理平台,并不断进行功能优化和扩展,丰富相关应用,完善各项标准,确保该项目的成功运行。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绿色建筑基地

3月28日,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会议上,中新天津生态城被选定为“国家绿色建筑基地”,以表彰其在绿色建筑发展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低碳体验中心也被授予了“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

目前全国仅有四座城市被认定为 “国家绿色建筑基地”。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将作为北方地区的示范城市,其它三家分别为: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示范城市,深圳作为南方地区示范城市,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示范城市。同时在会上,由生态城合资公司开发建设的低碳体验中心被授予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以表彰其在绿色建筑领域、环境保护及能源节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通讯员报道)

于家堡北能源中心空调可节电30%以上

日前,于家堡北能源中心主体封顶,开始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明年夏季正式投用后将为区域提供供冷服务。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规划建设南北2座能源中心,其中北能源中心服务面积110万平方米。

能源中心将启动制冷系统在每天的用电低谷期,将水冻成冰,用冰将电能储存起来。等到白天的时候,再通过中央空调将储存在冰桶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为建筑供冷。相比传统的空调制冷,这种新型方式能够节电30%以上。除起步区的2座能源中心外,于家堡金融区还将规划建设6座能源中心,服务面积约690万平方米,可供应120余栋百米以上的楼宇夏季制冷。 (通讯员报道)

天保控股海港热电厂:清洁燃煤“零排放”

日前,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所属天保热电公司海港热电厂2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分别并网发电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海港热电厂年均发电煤耗率仅为181g/kW·h,远低于国内火电企业平均发电煤耗率324g/kW·h的水平。项目每年节约34940吨标准煤,发电1.83亿度,实现大幅节能减排。

与此同时,位于空港经济区的热电联产项目预计明年完工,年发电量将达2.81亿度。目前,这两个项目均为国内能耗最低的区域热电联产项目,基本实现渣、灰、水、气无污染、零排放。

清源电动车辆:30辆滨海制造新能源快递汽车本月上路

从今年5月1日起,滨海新区的首批30辆新能源汽车将投入到快递行业中,而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全部产自天津开发区西区的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新能源快递汽车车身通体为白色漆,锂电池,汽车的货厢容积为1立方米。据介绍,今后上市的新能源快递车身将会更长,货厢容积也会增加至1.5立方米以上。预计到2015年,天津市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将全部用于末端配送,快递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也将可享受到政府补贴。

煜德隆铝业:屋顶光伏发电一期投入使用

天津滨海新区煜德隆铝业制造有限公司2.65M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一期)日前正式投用,一年可为企业节省30万kW·h左右的用电量。该项目将分为4个阶段完成,预计2017年全部投入运行。届时,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384.25万kW·h,经营期20年内总发电量达到6717.12万kW·h。按照火电站排放标准,20年可节约标准煤23509.92吨,减少排放烟尘约121吨、二氧化硫约442吨、二氧化碳约61462吨。

北方特种玻璃:年生产超大节能玻璃800万平方米

坐落在宝坻经济开发区的北方特种玻璃制造及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项目一期目前已投入试生产,该项目拥有世界最大的超大节能镀膜玻璃、钢化玻璃和安全中空节能玻璃生产线,即将全面投产。其主导产品—超大节能镀膜复合玻璃利用世界独有设备生产,并被美国苹果公司总部“玻璃飞船”项目采用。目前,首块18米超长镀膜玻璃已经通过美国苹果公司验证,在节能系数、颜色等方面达到了苹果公司视觉无缺陷的要求。

天津石化:信息化节水1800万吨

近日,国内石化行业首个辅助生产管理水务信息系统在天津石化上线运行,这不仅实现了企业从传统纸面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还将助力企业收获节能增效的成果。今后,天津石化每年将节约循环水量1800万吨,循环水节水率达16%,年增经济效益520万元。

天津石化还积极开发并实施蒸汽管网在线优化、燃动优化模型开发与应用、外排污水在线监控系统等多个节能减排信息化项目,助力节水减排。其中,蒸汽管网在线优化项目上线运行后,全年可减少蒸汽损失6万到7万吨,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天津电科院:首个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将投运

日前,天津市首个“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项目已通过验收,具备正式投运条件。六氟化硫气体作为工业生产用气,市场价格为14万元/吨,目前,天津市电力系统每年需净化处理六氟化硫气体5吨,应用该项目后,可创造经济效益70余万元。此外,六氟化硫气体的一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为二氧化碳分子的2.4万倍。今年年内,天津电科院将实现回收净化处理再利用5吨六氟化硫废气,相当于减排12万吨二氧化碳。

宝坻工业园区:企业光伏发电自发自用节煤4.3万吨

日前,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工业园区又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投运,该项目也是市首个企业自发自用光伏发电项目。该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所发电量不需上网,完全为企业自用。该项目共在屋顶安装光伏面板2000块,发电容量5兆瓦,可实现年发电450万kW·h,占企业年用电量30%左右,每年可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240万元。按照设计寿命25年计算,与火力发电相比,该项目可节煤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609吨,二氧化硫917吨,可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天津空港:国内首个金属燃料电池研究中心落户

日前,国内首个金属燃料电池研究中心落户天津空港经济区。该项目将对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推动新能源车的普及。该研究中心审查的金属燃料电池以高能量密度的锌、铝、镁等作为燃料,直接将金属中蕴藏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消耗的金属燃料可采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或低谷电(高峰过后的用电)集中还原,实现再生循环,真正达到无碳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天津市天津发电
如果天津有“画”说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有趣的云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