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4-11-07曹宪春��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文素养语言

曹宪春��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新课标中,“语文素养”这个词前后出现十多次,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同教师对于“语文素养”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是一个多元、流动、渐进的建构过程。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厚积薄发,积累素养

语文素养的培育,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只有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方能将知识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这里所讲的“积累”,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语言积累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区别于传统语文教育的标志就是其所提倡积累的语言是一种能激活思维的语言,是知识被消化了的“符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使学生对于语言描述的情境和表达的意思既能做出概括化的表达,又能做出具体化的表达。

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贝多芬的生活处境、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去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贝多芬把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是指他的创作激情。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挣扎——用音乐表现他对命运的抗争。

在语言积累方面,除了要求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还应要求学生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

例如,七年级下册收录了端木蕻良的散文《土地的誓言》,文中有一段话:“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怎样理解句中“埋葬”的意思是一个难点。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并发表见解。学生经过联系与思考得出答案:“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

2生活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严厉地指出: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的棕棕声,不能倾听白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歌唱。学生仅仅在背诵描述这些神奇事物的枯燥无味的干瘪句子。这位大教育家是怎样使学生迷恋大自然这所学校的呢?他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坐在山冈上,感受到晚霞、夏天的黄昏、星星的闪光、蝈蝈儿的齐鸣声——空气中弥漫着草原野草的芬芳”。

语文即生活,要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通过他们亲身的体验,会把真善美的感悟提升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学生很难从课文中感知到春的魅力之美。此时我们组织学生去田野林间进行了一次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让学生在青草萌绿、泥土芬芳中享受春天带来的这份诗意,去细细品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去领略大自然博大的胸襟和独特造化,去感悟人生的春季,去体验生命的活力,去体会人的心灵广阔,从而构筑起饱满的生态伦理情怀。

当然,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仅仅是组织几次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经常引导,并需要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但无论如何,向学生开放生活是必须做到的。只有向学生开放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使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经历做“社会人”,也只有向学生开放生活,才能使学生学会用童真的视觉观察世界,在生活中做真人。如果不走向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无从谈起。

3文化积累

什么是文化?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诚然,语言积累中有文化的积累,但文化积累外延远比语言积累大得多。因此,既要在语言积累中丰富文化积累,如在熟记成语的同时也感性积累成语文化,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大文化积累。

例如,学生平时不应该仅仅看一些作文类的书刊报纸,还应倡导学生多读一些综合类的刊报,如《中国少年报》、《中学生周报》、《少年文艺》和《智林》等等,以及读一些科普和文学书籍。阅读面宽,积腋成裘,文化积累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不断提高。

二、激活课堂,培养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训练,能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

1朗读、吟诵和表演,形式多样

可采用朗读、吟诵和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在初读《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按文中顺序复述课文,说说自己的第一感受。

2抓住重点,进行体会感受

在细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进行体会感受。第一,抓住关键词,让学生精读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体会朗读,学生在各自不同语气和感觉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就领会到作者的思想与浓情。例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抓住“新”、“美”、“力”三个词,反复品读绘春的文字,体会作者热爱与赞美春天的感情。第二,抓住角色体验,让学生融情入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情感体验,融情入境。例如,在教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在讲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那一段时,教师就要设置情景,让学生通过表演或朗读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中,感受父子亲情。

3“圈画点评”,形成习惯

我们应指导学生养成读书时在空白处“圈画点评”的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遇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神来之笔,发现绝妙的表达技法,便可在文字旁圈圈画画;“评”是指学生可以随时就课文或属于自己的书刊中的作品,在字里行间写上简短精练的评语。这种“圈画点评法”可为学生以后自主生成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4读写结合,夯实根基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勤于写作,并乐写、会写、写出真情、写出文采,是生成牢固的语文素养的基础。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拓展训练结合起来,利用多种形式来展开写作拓展训练,如通过述说感悟、仿写、续写、扩写等,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实践体验,拓展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一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生才能读懂“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语文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堂必须向学生“开放”。教师应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着重尝试以下几种语文实践活动。

1课前3分钟即兴演讲

教师可在每节课前组织学生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态度,也可以就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发表看法,但无论讲什么内容,都必须遵循整体规律,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每天课前3分钟演讲,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组织辩论会

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分歧,教师可以组织小型辩论会。会前,辩论双方必须认真准备,针对对方的论点和可能用的论据,思考己方的论点、论据。会上,听者要能听出对方的要点和中心,抓住对方的漏洞,做到有理有据,使参加的双方,形成息息相关的语言环境。通过辩论,可以训练学生的口才,培养学生的敏捷的反应力、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思考力。

3让学生做一回主持人

学生在充当主持人过程中,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创新概括能力、临场应变组织能力都会得到集中的训练,这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4指导课外阅读,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产生无限的活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指导开展课外阅读上下工夫,积极引导学生接触课外的读物,让他们乐于与书报交朋友。可以不定期组织一次阅读活动,着力指导学生掌握读书读报的方法,练写读书笔记,积累词语,做剪贴本,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还可以中学生的优秀习作为例,指导他们阅读分析欣赏,打破他们对作文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

5开设文学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

文学讲座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习作常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一些初步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教师应该经常就古诗文和优秀作品的阅读欣赏举办深入浅出的讲座,以此深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学生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语文素养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积累过程。虽说“教无定法”,但是我们只要根植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开拓、开放语文课堂,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注重阅读与写作方法的有效指导,就能逐渐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必将“长风破浪会有时”。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体育中学(221600)

猜你喜欢

课文素养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