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现场会综述

2014-11-04韩文亚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2期
关键词:示范区文明生态

□ 韩文亚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现场会综述

□ 韩文亚

5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浙江湖州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第一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全国现场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十分重视此次会议,会前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环保部门和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取得的明显成效,要求学习推广浙江生态省建设经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此次会议正式代表145人,来自中宣部、中编办、中农办等中央部门以及工信部、国土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旅游局等国务院部门的特邀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同志,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现场会

会议由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主持,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做了《以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新局面》为题的重要讲话,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致辞并介绍浙江生态省建设经验,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珠海市、江苏省张家港市、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代表做了典型发言。现场会上,环保部授予浙江省德清县、嘉善县,江苏省扬州市,福建省长泰县等37个市(县、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自2013年6月中央批准将“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环保部授予的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次会议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吹响了新的号角。

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样本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浙江省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发展的新路。浙江省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2002年,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2003年,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制定实施《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多次指出,建设生态省是一个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直接关系到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浙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浙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德无量的大事。多年来,浙江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一张蓝图抓到底,2010年,浙江省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2年,提出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2014年,浙江省委全会作出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浙江省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上的升华、在实践上的提升。

湖州是浙江的一个缩影。湖州市地处长三角中心、太湖南岸,自古就留下了“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美誉。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湖州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近年来,湖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全力实施“生态优市”方略,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目前,湖州全市80%的县(区)通过国家生态县(区)命名或现场验收, 80%的乡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6年位居浙江省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高起点

经过各地多年积极探索,我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现场会向人们展示——

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持续开展“811生态环保专项行动”,强力推进重点流域区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对铅蓄电池、电镀、印染、化工、制革、造纸等六大行业进行重点整治,实施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辽宁省启动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大专项工程,通过严格环境准入,促进铁合金、焦化、电石等行业提标升级。山西省抓住资源型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出15种类型生态红线区域,出台补偿政策和管控制度。天津市出台《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明确红线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建设活动,黄线区内从事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经市政府审查同意。福建省对河口湿地、沿海红树林采取重点保护,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宁夏自治区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格局,形成以宁东、石嘴山为主的重点开发区,以沿黄经济带为主的优化开发区,以大六盘生态系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的限制开发区,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为主的禁止开发区。内蒙古、江西、湖北、广西等四省(区)正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工作。

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天津市自2008年开始,连续实施两轮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绿化美化“四清”行动,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海南省强化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强海域、海岛、海岸生态整治修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江西省划定源头保护区,建立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推进“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保护,确保鄱阳湖“一湖清水”。四川省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由2000年40.3%上升到70.5%,涌现了双流、浦江、大邑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先进典型。

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贵州省正在制订《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将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示范创建提供有力法律法规保障。河北省对全省七大水系201个断面实施跨界断面水质责任目标考核,并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湖北省创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制定全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评价标准。河南省推进生态市、生态县创建制度化,半数省辖市正在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全省45%的县已启动并开展生态县建设。

这些先行先试的经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6月,中央批准将“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对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阵地作用提出的殷切希望。中央批准更名后,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出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设定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等五方面28项指标,各项工作在积极有序推进。

现场会上,周生贤表示:“当前,我们已总体上结束了阶段性的试点示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入了在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全面推进、拓展提升、深化固化的新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以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为统领,充分发挥地方首创精神,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省情又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新模式,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格局、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美丽城市乡村成为创建示范样本。”

生态文明建设再出发

周生贤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特定区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不充分。对分区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不够,分类管理有待加强。二是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不足。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以奖代补”、生态环保项目和资金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倾斜等激励机制尚未到位。三是对地方的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详细的指标体系以及明确的申报、评估和考核要求。各地对指标内涵、考核要求理解有差异,在具体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四是工作开展尚不平衡。从地域分布上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大多在沿海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少;从工作力度来看,一些地区形成了扎实推进、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也有一些地区的工作进展缓慢。此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考核周期较长,从启动到最终命名往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工作周期衔接性不强,影响了部分地区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周生贤指出,要集中力量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生态省是推动省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样本,必须继续把它抓紧抓好,争取早出成效,出好成果。

二是尽快实现提档升级。尽快明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等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地区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标准的时间表。各省、自治区也要对所辖市、县做出相应的明确要求。要抓紧修改完善相关指标体系、标准和管理规程,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三是加强跨部门协作配合。浙江省率先成立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并由环保部门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事务。这个模式行之有效,后来很多省(区、市)都学习采用。我们要努力构建上下左右、横向纵向协同联动的创建格局,形成推进示范区创建的强大合力。

四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将面对越来越多理论与实践挑战。比如,“五位一体”如何落实到位?“四个融入”怎样全面实现?“五化”并举怎样确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怎么来构建?产业的生态化和法律的生态化怎么来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如何推进,第三方治理和服务模式如何构建等等。要借助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个平台,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和探索。其中有些问题不是短期所能解决的,需要长期面对,进行反复研究、实践、总结和深化。环保部门要走在前列,精心组织,主动参与,提高推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五是切实强化“细胞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强化“细胞工程”,开展各种活动和行动,让生态文明建设上学校、进社区、入工厂,鼓励更多公众参与。

说易行难,行胜于言。随着全国生态文明现场会的召开,新形势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和主线已经十分明确。立足新起点,瞄准更高目标,我国全面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的大幕已经开启,随着相关工作的深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将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创建与促进部主任)

猜你喜欢

示范区文明生态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对不文明说“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