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英文的精算

2014-11-03張友驊

台商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進黨前途台灣

張友驊

蔡英文邁向執政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從民進黨全代會「凍獨」爭議不難看出蔡的心思,就是等2014年七合一選後,蔡才會著手處理這最後一哩路的難題。

事實上,從謝長廷、陳昭南、柯建銘等人提出「凍獨」議案以來,蔡英文早就表明個人立場,她曾說等七合一選後若民進黨獲得勝選,大陸自然要與民進黨談交流的問題,所以在選前民進黨不宜談「凍獨」爭議,以免自亂陣腳,讓國民黨有可乘之機,使2016年大選議題提前開打。顯示蔡對「凍獨」議題處理,是以2014年地方選舉為分界點,若民進黨六都能拿下三至四都,配合宜蘭、基隆、雲林、嘉義、屏東、澎湖等七縣市的勝選,蔡英文才有可能對「凍獨」議題表態,而免重蹈2012年大選覆轍。

蔡不急於處理「凍獨」

蔡對凍獨議題的處理,顯然是經過政治算計。回顧民進黨對此問題的解決模式,如1999年為陳水扁參選,在時任黨主席林義雄主導下,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取代「台獨黨綱」。由於台灣前途決議文是民進黨各派系妥協的產物,是以蔡拿台灣前途決議文當擋箭牌,將台獨黨綱交予中執會討論,目的就是不想讓統獨議題發酵,造成藍綠對決局面,而影響年底選情。其次蔡樂觀認為,年底選情對民進黨有利,若席次與得票率超出預期,局勢逼使大陸不得不正視民進黨即將執政的現實,與蔡進行深層交往。所以蔡在選前不急於推動「凍獨」政策,一方面是出於整合派系的需要;一方面累積籌碼可向美日和大陸討價還價待大局底定,蔡才會從容提出「凍獨」看法,以反制國民黨對她的指控。

蔡不急於處理「凍獨」問題,可能與她一段難堪的回憶有關。2012年蔡以驚濤駭浪之勢成為民進黨大位人選後,蔡赴美日參訪,向美日高層簡報其兩岸政策,詎料在返台後,美日高層紛紛運用島內影響力,向台灣選民表示蔡的兩岸政策頗有不負責任之慮,導致蔡以些微票數敗北,事後蔡認為她不是敗於國民黨之手,而是敗於美日大陸勢力的介入,而美日大陸勢力之所以介入,主要是民進黨政治實力不足,兼以蔡與民進黨兩岸政策論述有分歧,造成蔡的落選。為彌補論述分歧的問題,蔡在當選黨主席後,決心比照「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模式,在黨內外納編不同黨派人士甚至包括大陸籍海外學者,成立兩岸論述小組為她草擬未來的兩岸政策,待2014年地方選戰結束後,再行推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論述,以強化她爭大位的氣勢。

然而令人憂慮的是,蔡的政策論述是否過於一廂情願?依蔡的估計,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若能取得美日支持,再回過來與大陸爭辯,這或許就是蔡經常說的「聯結世界走向大陸」,至於大陸接不接受蔡的論述,在美日背書下,大陸還有迴旋的餘地嗎?這不是蔡考慮的重點,畢竟2012年蔡的敗選是得不到美日支持,如果在2016年她能得到美日支持,就能說服選民把票投給她,這種政治精算,大陸該如何因應?相信蔡已有腹案,就等大陸出手了!

猜你喜欢

民進黨前途台灣
前途,梦想,不将就
蔡英文與賴清德演雙簧?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2014是「台勞」元年?
民進黨廢除台獨黨綱的誘因
「最後一哩路」蔡英文不走了?
那些自毁前途的明星
什么是我们的远大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