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大渡河畔访“高人”

2014-10-30刘邦琨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李富春泸定桥渡河

刘邦琨

1935年5月26日下午,红军长征来到大渡河边的安顺场时,已是雾气霭霭,山雨欲来。此时,刘伯承率领红军先遣队已夺取大渡河渡口,正在组织红军强渡大渡河。傍晚时分,毛泽东也在焦急地等待乘船过大渡河。晚上,有消息传来说:这里有一位前清秀才,在这里曾亲眼看到石达开的部队全军覆没。疲惫不堪的毛泽东精神为之一振,马上秘密拜访这位“高人”,深夜相谈后,连夜改变策略,马上组织飞夺泸定桥,快速离开安顺场。

这位“高人”是谁?当时他是怎样帮助毛泽东改变了抢夺大渡河的策略?经过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当年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得到“高人”指点才脱离险境、避免成为石达开第二确为一个事实。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这一事件并不广为人知。

大渡河畔军情紧急

1935年5月24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率领红军从冕宁县出发,顶住烈日,冒着高温,经过艰苦的跋涉,不到两天时间行走三百多里山路,于26日下午4时左右到达已经夺取大渡河渡口的刘伯承指挥部,此时已是烟雾迷漾,大渡河水涛声震天。毛泽东来不及休息,尽管他已汗流浃背,双脚磨出血泡,但他顾不了这么多,立即听取了刘伯承的情况汇报。

听了刘伯承的汇报,毛泽东很高兴,夸赞刘伯承是一条龙,大江大河都难不倒他。但毛泽东还是担心,仅仅一条木船是不能很快把红军运过大渡河去的,于是决定到大渡河边,亲自看看渡河的情况。

毛泽东首先问搭桥强渡情况,刘伯承说,由于水大浪急,已经组织部队进行多次搭桥强渡都没有成功,桥还没有搭到江中五分之一的距离就被河水冲走了,搭桥过河是行不通的。现在只有一只小木船,并找来十多名当地摇船技术非常好的船工帮助红军过河。

毛泽东看到,摇渡的船工在轮流上船渡红军过河。大渡河三百米宽,水大浪急,礁石遍布,涛声震天,每一船红军战士要渡过河去都十分困难。

毛泽东焦急地问刘伯承,这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载三十名战士,每次需要一个小时,要等到何年何月几万名红军才能全部过河啊?红军渡金沙江时是七条船,每一条都比这条船大,还过了七天七夜,这不是在等着国民党薛岳的“追剿”部队来消灭红军吗?

见毛泽东着急,刘伯承说:“主席莫急,渡过河的红军战士正在夺取对岸敌人的两艘渡船。我们从俘虏口中得知,下游大渡河中还沉有一只破船,我们立即组织人员打捞,进行修补。这样,我们就有四只木船可以运载战士们过河了。”

毛泽东听了,焦急的心情稍微得到缓解。正在这时,对岸的红军发出信号,已经完全控制了对岸。刘伯承立即命令多派几名船工过河,以便把木船快速摇过来,运送红军。

时至傍晚,毛泽东在刘伯承司令员的陪同下,查看江边连夜为船工烧火做饭的红军战士的情况。视察完毕,毛泽东才往回走。此时,天已黑了下来,下起濛濛细雨。

找到“高人”——前清秀才

晚上,毛泽东刚睡下,前方送来急电,报告说蒋介石已经得知红军来到大渡河边的消息,正在实施大渡河会战计划,并调兵遣将,布防大渡河,意图把毛泽东变成石达开第二。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第五十三师这时已经抵达西昌北部,紧追红军而来;川军第二十军杨森部和“川康边防军”的追击部队,离红军也都只有几天的路程。

身处如此危险境况,毛泽东无法入眠:几万红军在安顺场一船一船地渡河,即便靠三四条小木船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真那样的话,中央红军非但不能实现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目标,还会面临被敌人歼灭的巨大危险。

就在毛泽东辗转难眠的时候,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来到毛泽东住的房间,告诉毛泽东他刚才在镇上拜访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秀才,这人名叫宋大顺,曾经亲眼看到石达开的覆灭。老人记忆力很好,还念了首诗:

前有大渡河天险阻拦,后有唐军门雄师百万。

左有松林河铁索斩断,右有铁寨子倮倮把关。

毛泽东答道:“哦,诗写得并不怎样,但是句句都是实情呀。这跟我们今天红军的情形十分相似。”

“这位老人跟我说:‘长毛并非匪类,军纪严明,但你们红军比他们更好。主席,老人还念了一首诗歌颂我们红军哩!”李富春继续汇报说。

毛泽东一听还有为红军作的诗,忙让快念,想知道红军在老人心中是怎样的。

红军起义替天行道,百税厘金一笔勾销。

贪官污吏望风而逃,打尽土豪百姓欢笑。

听李富春念完,毛泽东说:“老秀才说的都是实情,很会评价红军啊,他对这里的情况非常清楚。我们有必要拜访一下这位前清的秀才,听听老人家有什么指教。”说着就从床上起来,李富春知道毛泽东太辛苦,而且已是深夜,就说:“我们还是找人把老秀才请过来吧,他就住在安顺场的那头,不远,主席就不必亲自去了!”

毛泽东的确太累,一天一百多里山路,连续两天,脚已起了血泡。而且,每走一个地方都有彝族人的阻挠。毛泽东想了想,决定安排两名警卫员去把老秀才请过来。

毛泽东聆听“高人”指点

已是深夜,李富春安排两名警卫员提着灯笼请来了老秀才宋大顺。

门“吱嘎”一声响了,毛泽东抬头一看,老人须发皆白,身材瘦削高挑,戴着老花镜,身着一身长衫。

毛泽东热情地与老人握手,请老人坐在自己旁边。

毛泽东问:“老人家,您知道石达开当年是怎样失阵落马的吗?”

老秀才一面喝茶,一面捋了捋银须说:“那老朽就班门弄斧了。朝西走松林河千户阻挡,往东退陡坎子百仞高山;向北进唐总兵虎踞铜河,欲南撤黑彝儿檑木蔽天。”

毛泽东恳请老秀才再讲清楚些。

见毛泽东如此尊重他,老秀才便讲述起石达开极具悲壮色彩的历史:

当年石达开率三四万太平军将士出发,进抵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今安顺场)。此时正逢小妾刚给石达开生了个儿子,他传令全军犒赏三日以为庆贺,未能及时渡河。就在这几天里,清军唐友耕逼近大渡河北岸,当地土司又被清廷重金收买。适逢大渡河水暴涨,在石达开积极准备渡河的同时,清廷四川总督骆秉章也在紧急布置,对太平军进行包抄。太平军陷于四面包围之中。endprint

石达开多次组织敌前强渡,均告失败,损失惨重。5月22、23日,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血战,抢渡大渡河与松林河时,却被骆秉章收买的彝族土司岭承恩从背后进行偷袭,攻破马鞍山上太平军的大营,抢走存粮。石达开虽然回军收复大营,但是存粮被抢烧,荡然无存,全军陷入困境。

不惧鼎镬斧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石达开,准备牺牲自己保全残存的几千部下的性命。可是阴险毒辣的清军,对已停止抵抗、等待遣散的太平军袭杀几尽。石达开本人被押解成都,后处以凌迟极刑。

老秀才说,有人分析了石达开饮恨大渡河的教训:“达开不自入绝境,则不得灭;即入绝境,而无彝兵四面扼制,亦不得灭。”石达开自己在供词里也承认:“到紫打地,方被兵勇夷人击败。”

听到这里,毛泽东为石达开贻误战机,以致全军覆没感到惋惜,心情愈加沉重。72年前石达开三万人马在安顺场全军覆没,而今红军也接近三万,人数基本相同;石达开来到安顺场是五月,现在也是五月。太平军是被清军追打包围,红军则是被国民党军追打包围。情景如此相似,难道红军真的只有步石达开的后尘,被国民党消灭在大渡河边吗?

老秀才说:“石达开本不该灭的,向西可以到昌都,向南可以到云南,向北可以到康巴。可惜他明知清军追击已到眼前,还放假三天,庆贺自己的小妾生子。这样大操大办下来,时间耽误了,清军赶到了,紫打地(安顺场)地处高山峡谷之中,两头重兵堵截,就只剩下渡河一条路可走了。但是清军追到时,大渡河洪水猛涨,渡河之路被截断,石达开覆没就成定局。”

老秀才的话似乎是在提醒毛泽东,要尽快想办法离开安顺场,否则必会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老秀才安顺场的老百姓对中国工农红军有何看法。老秀才先念了之前赠李富春的那首诗,然后说:“红军的纪律比石达开好,比国民党军更好。所以,我对红军有同情之心,愿意将石达开覆灭之事全部告诉你们。”

老秀才见毛泽东陷入沉思,就再次提醒:此地非久留之地,留下必危险。

毛泽东马上问老秀才,红军要怎样才能脱离目前的险境?

老秀才捋了一下胡须说:“目前,离开安顺场是比较困难,你们要是不怕辛苦的话,只有顺着大渡河向上走,到泸定桥渡河,那里有一座康熙皇帝亲批、由朝廷出资建造的铁索桥。但是泸定桥离安顺场有三百多里路,远着呢!可是,现在若不带领军队快速离开安顺场,危险啊!安顺场处于高山峡谷地带,中间只有一条大渡河,如果两头有军队堵截,红军就再也无法走出安顺场了,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毛泽东说:“路远,我们不怕,我们红军都是经过长途跋涉锻炼出来的,能走,能跑。我们就依照老先生指明的方向,沿大渡河北上,到泸定,过泸定桥,甩掉国民党‘追剿军的追击。”

老秀才说:“如果沿大渡河北上,泸定桥有没有被破坏,能不能过,我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站起身再次握住老秀才的手,感谢他为红军提供的宝贵情况。

老秀才转身准备离开,又回转身,再次叮嘱毛泽东要马上行动,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送别老秀才后,毛泽东神情更加严峻,为几万红军将士的境况,他认真地考虑了老秀才的建议,又反复思索和分析导致石达开悲剧的各种因素,尤为仔细地想了老秀才讲的石达开未能过松林河前往泸定桥这件事。

午夜,毛泽东发布密令

毛泽东经过反复思考,认为石达开惨败的原因是延误战机。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能成为石达开第二,要赶快行动,立即脱离在大渡河峡谷里的安顺场。红军应分路北进,不惜一切代价夺取320里外的泸定桥。于是,毛泽东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红军马上离开安顺场的事情。

很快,在安顺场刘伯承强渡大渡河指挥部,中共中央负责人以及刘伯承、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等人到会。此时已是凌晨1时左右。

毛泽东说:“敌兵追得很紧,如果我们在这里等船过大渡河,需要几天时间,那我们就只能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全军覆没。我们得马上离开安顺场。现在强渡大渡河只有三四条小木船运载红军,根本就不够,也来不及了。因此,我建议,红军分左右两路纵队北上。右路纵队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从安顺场渡河,然后顺河往北走,到泸定桥会合。派先遣队一路飞奔到泸定,争取攻下泸定桥,为另一路红军过泸定桥打开通道。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率领的干部团仍从安顺场渡河,为右纵队,归刘伯承、聂荣臻指挥,渡河后沿右岸前进。林彪率红一军团二师、军团部和五军团为左纵队,沿着大渡河左岸赶向泸定桥。时间就是生命,赶在敌人前面夺取泸定桥,我们就可以摆脱全军覆没的危险。我们红军个个都是钢铁汉,相信大家都能完成任务。”

毛泽东宣布:“两路纵队27日清晨5点出发,快速前进。安顺场到泸定桥160公里,限三日内到达。两岸部队互相策应,溯河而上,夺取泸定桥。军委纵队和其余部队也从泸定桥过河。请各位回队后立即组织5点出发的事情,越快越好。”

毛泽东强调,这是一个战略性措施,只有夺取泸定桥,我军大部队才能过大渡河,真正避免跟石达开一样的命运,到川西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此时已是5月27日凌晨3点多钟,鸡已报晓,天开始下雨。

这一夜,毛泽东和各中央领导、军委领导及军团负责人都没有睡觉。清晨5点,两路红军部队火速向三百多里外的泸定桥进发。

5月28日,毛泽东得到情报:蒋介石已经获悉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密令多路敌军30日前到达泸定,占领泸定桥,一定要把红军剿灭在大渡河边上。

毛泽东得知泸定桥并未被破坏,立即发电给林彪,命杨成武、王开湘务必在5月29日拿下泸定桥,赶在敌人的前面占领泸定城。所以这才有了红四团将士不顾疲劳昼夜奔袭,飞夺泸定桥的英勇壮举。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名人传记》2014年第4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富春泸定桥渡河
延安时期李富春的科技实践活动
一道课本例题的解法探究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勇夺泸定桥
——根据课文《勇夺泸定桥》编写
泸定桥(外二首)
众猴渡河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1960年代初期李富春农业恢复发展思想探析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