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2014-10-22辛京伟

科技资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低压配电智能系统

辛京伟

摘要: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对地铁行业低压配电系统也提出更高需求,在传统的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其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故此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不仅可以在地铁中实现电气监控,还可以提高地铁的经济效益与运行安全。因此在地铁建设中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已成为目前地铁低压配电中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智能化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 地铁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05-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地铁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用水平,因此强化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智能控制,提高自动化水平,将智能技术应用到低压配电系统的控制中,可以提高地铁低压配电系统对自动化控制的适应性,优化当前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综合智能控制水平,有效促进地铁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以下就介绍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1 介绍地铁低压配电系统

在我国地铁的运行中,低压配电系统主要给地铁运营提供所需的低压电源,除牵引负荷外的所有机电设备,都是由低压配电系统控制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可以分为降压变电所低压部分与环控电控部分,其中,地铁车站的通信设备、信号设备、综合监控设备、自动售检票设备、电扶梯设备等供电,都是由降压变电所低压部分提供的;而对于通风空调设备如空调的各类风机、风阀以及空调冷却塔、空调冷水机组等供电,都是环控电控低压部分提供的。在地铁行业,确保低压供电的可靠性,不仅可以避免地铁因停电而无法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也可以控制地铁安全有序的运营。

2 应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意义

在地铁运营中,设计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地铁供电、低压配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也可以满足对地铁动力负荷用电的智能化控制;而对于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地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因此发展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提高其智能化、节能化,给地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稳定、更强大的系统应用方案[1]。再者,在地铁中,其低压电气设备的故障多种多样,既包括突发性附件设备故障,也包括:电机绝缘故障、停运等故障;并且在地铁低压供电系统中,还容易出现局部放电、辅机电源停电等故障,这些都将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我国地铁运营中,监控管理低压配电系统,可以在远程及时的发现系统运行故障,从而可以提高地铁建设的社会效益[2]。最后,就是在地铁中,实现应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可以确保地铁的高性能化、高可靠化的供电运营。由于地铁照明系统分类繁多,地铁车站设备监控、火灾报警等都必须要满足安全稳定的供电需求,因此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地铁用电的智能化控制,也可以有效监管地铁低压用电安全,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3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技术

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对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智能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水平,有效降低地铁电力控制的造价成本,以下就来介绍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对智能技术的应用。

3.1 模糊理论

在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可以引入模糊理论,采取语言变量、近似模糊逻辑形成完备的推理体系,可以解决对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复杂电力系统的控制问题,有效提高地铁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3]。对于地铁电力系统中的输入量以及输出量,通过使用非线性模型模拟,简单有效的通过模仿人的逻辑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分析总结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决策。智能技术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通过硬件芯片直接实现对系统的模糊控制算法,提高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学习能力以及容错能力,完成对模糊知识的抽取,及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低压配电问题,也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3.2 专家系统控制

对于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对处在警告状态、紧急状态的电气设备,专家系统控制可以给予充分的辨识能力,在控制电压、隔离故障、自动配电以及警报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等方面,提供紧急处理,确保系统恢复控制,可以有效促进当前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进程。

3.3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特性,由大量简单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神经网络,还具有并行处理能力,有着强鲁棒性和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因此神经网络技术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利用神经网络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隐藏在连接权值中,确保通过神经网络实现空间内的复杂非线性映射,还适合处理对非结构化信息的控制,感知数据进行解释处理,为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提供很好的决策。

3.4 综合智能

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综合智能系统进行控制,有效的将智能控制以及现代控制相结合,实现各种智能控制方法之间结合,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并且应用综合智能系统,对复杂的电力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综合智能控制中,应用较多的就是将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的结合、将专家系统与模糊控制相互结合,以提高当前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利用最优控制手段,实现远距离监控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还可以改善电路的动态品质问题,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线性最优化,提高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 分析地铁站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

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可以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断路器应用模式,实现与远程计算机数据的实时连接,从而有效完成对电参量的测量、显示、设置开关保护定值以及故障维护信息管理、过程控制等工作,还将会管理控制地铁的照明、动力、安保、轨道、信号、消防、环控等功能,能够有效监测控制地铁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地铁供配电设备的保护。

4.1 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应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智能性,使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具有遥测、遥控、遥讯、遥调的功能。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可以采取由计算机、通讯网络、智能元件、现场总线、通信控制器、能型低压开关柜以及控制设备等原件,设计组成应用系统。具体设计需求中,不仅要提高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还应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实时监测,具有安全性与实用性。endprint

4.2 降压变电所低压

按照(GB 50157)20035地铁设计规范[4],在地铁电力监控系统中,对于其低压部分,应该控制进线断路器、母联断路器以及三级负荷低压的开关。实际的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在降压变电所低压控制中,表现为两个模式,模式一中,可以利用遥测、遥控方式,实现对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线断路器以及母联断路器、三级负荷、开关控制,还可以监控电源的使用情况,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在模式二中,主要由以太网网关、PLC控制器、智能开关以及智能化数字仪表组成,实现对进线断路器以及母联断路器、三级负荷总开关遥测、遥控基础上,还增加对反馈回路的遥测、遥信功能,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4.3 环控电控低压控制

模式一中,实现对、变频器电动机回路的保护、测量、监控,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可以对其它反馈回路电机采用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的保护和控制,其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

模式二中,实现对软起动、变频器电机回路的综合测量监控,实时刷新上传采集到的数据,实现对地铁通风模式的控制,具体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

4.4 比较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价值

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对于其降压变电所低压部分的应用中,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部分比较,模式一系统具有功能单一、可靠性高、投资低、现场接线较复杂、运营维护复杂[5];模式二系统具有功能全面、可靠性高、投资较高、现场接线简单、运营维护简便;故此,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地铁低压配电管理的灵活性、协调性、实时性以及智能,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发展,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地铁构建中设计合理的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在地铁智能系统中的环控电控低压部分,由于传统低压系统的功能单一,只能实现对电机过载和短路保护的功能,模式一系统功能单一,可靠性低,现场接线复杂,系统间接口交叉,数据实时性好,运营维护复杂;模式二系统功能全面,可靠性高,现场接线简单,系统间接口清晰,数据实时性好,运营维护简便。

故此,在实际应用中,转变传统采用接触器和继电器控制的模式,应用智能控制,并且在信号系统与数据传输系统的共同作用下,还可以对地铁供电系统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远程协调监视,以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日常运作;可以通过声频、工频控制系统的大负荷,使用可编程序微型机作为远动装置,实现对远程地铁内低压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地铁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中,可以实现配电的信息的实时输送,通过遥控、遥信、遥测实现远动传输,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地铁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进程。不仅可以提高系统功能,还可以简化控制接线,提高地铁配电管理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也可以大大缩短低压配电系统安装调试时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5 结论

综上所述,为推进城市地铁的建设,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进程,可以将智能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应用地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提高对地铁低压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根据城市地铁建设的具体情况,运用智能技术强化地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优化地铁低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系统在运营维护方面的便利性,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杜伟波.智能化技术在广州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建设,2011(2):77-79.

[2] 陈平,王宏.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分析及实现[J].低压电器,2010(21):25-28.

[3] 2003地铁设计规范[S].GB 50157,2003.

[4] 袁建红.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10(1):20-22.

[5] 吴燕,吴俊勇,郑积浩.高速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的仿真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7(18):4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压配电智能系统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探讨
380V低压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其消除措施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