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川汉族民间歌曲的发展历程

2014-10-21李山月

北方音乐 2014年10期

【摘要】四川汉族民间歌曲是四川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就已有学者对其投入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四川汉族民间歌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的“开创阶段”(1952~1963);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中断阶段”(1964~1979);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恢复阶段”(1980~1999);第四阶段:21世纪初以来的“拓展阶段”(2000~2011)。

【关键词】四川汉族民间歌曲;开创阶段;中断阶段;恢复阶段;拓展阶段

四川汉族民间歌曲(以下均简称“四川汉族民歌”)作为四川民间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有学者对它投以关注。四川音乐家陈厚庵曾在1921年北大《音乐杂志》上刊登了由其采集并整理记谱的《傍妆台》《和番》《荣归》《北调》《十里凳》《补缸》《鲜花调》《告状》8首民间小调。1924年9月,上海的《音乐季刊》刊载了由许存孝采集并用五线谱、简谱对照记录的“四川风俗曲九种”:《东北风》《打牙牌》《簪簪花》《翻十杯》《盼君》《玉娥兰》《进兰房》《上妆台》《学生歌》等。30年代的末期,江西的《音乐教育》杂志(1937年第5卷第8期及9、10期合刊)刊载了廖正斌采集的“四川渠县俗乐”《迎婚进行曲》和“四川渠县农歌”《踏秧歌三首》。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加上学科本身尚未正式起步,从事研究的人员很少,尚不能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对上述歌曲进行形态学或文化学方面的探讨。因此学者们对四川汉族民歌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对它收集与整理和记谱方面。直到1941年5月,《新音乐》第4卷第4期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四川的民谣与民乐》(夏白)的文章,这才在真正意义上标志着四川汉族民间歌曲理论研究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汉族民间歌曲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的“起步阶段”(1952~1963)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一系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1952年,一部由西南音乐工作者协会主编的《四川工人哨子》歌集面世。书中收集了四川自贡、成都地区的民歌,同时还对上述民歌进行了介绍,为我省汉族民间歌曲研究工作的开展拉开了帷幕。20世纪50年代中期,四川汉族民歌的研究工作正式进入了理论分析的阶段,相继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学术见解的文章,并且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还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西南音乐专科学校(即四川音乐学院前身)开设了《民间音乐》课,将民歌纳入到教研内容,当时担任该课教学的段启诚先生还发表了《四川民歌的特征》《四川民歌浅谈》等论文,从音乐综合性的角度对四川民歌做了全面分析和探讨。与此同时,西南音专亦成立了专门的音乐工作组与各地文化馆一起对四川地区的汉族民歌进行了搜集与汇编,并取得相应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中断阶段”(1964~1979)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四川汉族民歌的研究同中国的所有文化艺术共同经历了十年之久的“文革”阶段。在此期间,一切传统音乐被彻底否定,中国音乐遭受到严重摧残,四川汉族民歌的研究工作也被迫停止。因而,这一阶段的四川汉族民间歌曲研究工作,基本上处于中断阶段。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的“恢复阶段”(1980~1999)

1976年的10月,十年的“文革”终于结束。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制定了《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樂遗产规划》条例。在这样的号召之下,四川地区的民族音乐得到了重新的搜集与保护,《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正是这一时期四川汉族民歌研究取得的最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如:匡天齐撰写的《四川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类别特点》《论单句腔——兼论民歌曲式发展之原型》,肖常纬撰写的《从“羽、宫、商”三音组看语言声调对四川民歌的影响》。

第四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拓展阶段”(2000~2011)

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省正式启动,这对我省民间歌曲的研究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此项工作的开展,“巴山背二歌”、“川江号子”、“南坪曲子”“婚嫁歌”等具有四川特色的民间歌种被纳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相继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如:筝鸣撰写的《“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特性初探》《“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陛探究》,邹昌峻、张秀艳撰写的《浅论纳溪民歌及其滚板山歌的艺术风格和演唱》,赵英、何元平撰写的《巴渠地区“薅草锣鼓”艺术形态研究》等论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非遗工作的启动对于四川汉族民间歌曲研究工作来讲,无疑是一大福音。随着非遗工作的宣传与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了文化保护工作的行列,人们也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四川民间音乐的研究方面。

作者简介:李山月(1984-),女,四川成都人,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