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解放与人的真正解放

2014-10-20虎嘉瑞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8期
关键词:市民社会利己主义

虎嘉瑞

摘 要:犹太人问题某种意义上是时代相关于特定群体的特殊问题,而另一方面犹太人未尝不是整个人类的化身,犹太人问题折射出的又何尝不是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人类如何寻求自身解放?马克思由犹太人问题展开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民主解放,它只是宣布宗教信仰、财产资格等等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但宗教、财产等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人类真正解放的讨论。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人类解放;政治解放;市民社会;利己主义

1 犹太人问题的二重性

"法国革命以前,世界犹太人的总数是225万,其中欧洲占175万,犹太人问题一直是欧洲社会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在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西欧,犹太人有较大的自主权,中欧地区的40多万犹太人却面临着极其悲惨的命运。在很多地区,他们只是宗主国的控制与剥夺对象。"大部分中欧国家以"保护基督徒免遭伤害"为由对犹太人进行约束和限制。例如他们不得在非犹太人区活动,必须佩戴特殊的犹太标记,不能雇佣犹太人做佣人等等,"犹太人问题"是存在于19世纪的现实问题。因此,犹太人问题、犹太人的压迫与解放作为时代的"特殊命题"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反思。

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犹太人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以及犹太精神的深刻内涵,犹太人问题也就不仅仅作为时代的"特殊命题"而存在,"犹太人问题"也映射出了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命题--人应该如何实现解放?。一方面,聪明勤劳熟于商业经营的犹太人在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中秉持着利己主义谋生法则,而利己主义正是当下市民社会的个体生存的根本信念。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金钱拜物教"盛行,人的本质异化。市民社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现实与政治国家要求的"类的存在"的理想形成了根本性冲突。社会要求人与人的连结,而在市民社会中奉持利己主义原则的人恰以个体(自我)为中心把他者当作工具任意的使用。因此"犹太人问题"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在这个意义上"犹太人问题"也作为人类寻求解放的普遍命题而存在。

政治解放是最终的归宿?

(1)马克思对政治解放问题的基本理解

鲍威尔在1843年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他将犹太人问题的普遍意义诉诸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最顽固的对立形式是宗教的对立"。犹太人问题的解决将求诸于对宗教问题的克服。在此基础上,鲍威尔认为,犹太人的解放就只有在犹太人放弃犹太教,并且国家不以宗教为前提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宗教在政治上的废除就是宗教的完全废除。以宗教为前提的国家,还不是真正的、不是现实的国家。" 不得不说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理解是片面的,正如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书中所指出的--犹太人问题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犹太人问题依据犹太人居住的国家而有不同的表述。在德国,不存在政治国家,不存在作为国家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就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国家中,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是政治解放不彻底的问题。"

(2)政治解放的二重局限

马克思的思路是清晰的,犹太人问题被鲍威尔还原为了"神学问题"而马克思进一步将"神学问题"还原为对政治国家的批判。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循着马克思的思路进一步追问,政治解放、政治国家的建构最终为什么不能争取到人的终极自由,让人回归其本质?这正是马克思所期待的追问,也是马克思对政治解放进行批判的主要着力点。政治解放的不完备性体现在:一方面它无法完全把政治领域已经宣布解放的抽象允诺实际的贯彻到人类生存的现实领域,人类仍然生存在和宗教描述类似的二重世界之中--政治国家,是那给予了人们美好许诺的天国;市民社会,是那被苦难与奴役填满的尘世,那些在政治解放中被许下的诺言并未在市民社会真正实现。另一方面,二重世界的划分也导致了人类的二重生活,作为政治国家的一员,人们把自己认同为共同体、类的存在物。同样,作为市民社会中的一员,人们也把利己主义作为个人原则,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类相互隔离。

国家只是在政治上消除了社会诸般差别,而在实际的生存领域这些差别依然存在,甚至是作为国家的前提而存在--"只有同自己这些要素处以对立状态,它才感到自己是政治国家,才会实现自己的普遍性。"。政治解放确立了二重世界,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恰恰代表的是宗教中的天国与尘世,天国的理想与尘世的苦厄并不能在现实中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二重世界的确立也使得人类过着二重生活--尘世的、天国的,个体的、类的。在政治国家中,人把自己看作政治共同体的一员,视为类的存在物而生活。而在市民社会,人们秉持利己的原则将自我与他者相割裂,把他者视为利己的工具,过着互为工具的苦厄生活。在"尘世",每个人都信奉只有"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格"。而正是这样,也没有任何一个"我"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在互为工具的结构中没有人能够逃脱作为工具的命运。"在这里,即在人把自己并把别人看作是现实的个人的地方,人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相反,在国家中,即在人被看作是类的存在物的地方,人是想象的主权中虚构的成员;在这里,剥夺了自己现实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非现实的普遍性。"人能正视他者并把他者视为现实的人--这仅是存在于政治国家的天国幻相。而在现实的市民社会--互为工具的结构中,人本身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马克思揭示了隐藏在二重世界之后的悖谬,在现实性领域人失去了本己的实在性,而在非现实的理想领域,人又被虚假的"允诺了"本己的生命。只要二重世界存在,无论在哪个世界,人在本质上都是非存在(并非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存在)。

(3)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裂的原因

正如上文所论述,马克思分析了"政治国家本身的诡辩"即"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世俗分裂"。只要这种分裂还存在人就是丧失了的人和不完全的人,是外化的人和受自然力控制的人。因此,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类解放的最终归宿,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裂带来的是现实与理想、个体与类的分裂,政治领域理念的实现并不能完成为尘世间的现实,政治领域类的共同体的生活在尘世表现为个体的异化。当这种根本性的分裂及其带来的一系列人类生存现象被揭示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种分裂何以存在?马克思将这个问题诉诸于"政治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旧的市民社会直接具有政治性质"。也即是说在封建时代,市民社会的要素通过领主权、等级、同业公会等形式上升为国家生活的要素。领主权、等级、同业公会等形式成为了连结市民社会和国家生活的粘合点,政治的要素渗透在市民生活的领域,市民生活的内容也贯入国家政治生活,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还未产生截然的分裂。但政治革命却"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它把市民社会分割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个体,另一方面是构成这些个体生活内容和市民地位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政治革命使政治生活上升到普遍领域,而特定的生活降低到只具有个体的意义,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裂由此而产生,而利己主义成为了国家的实质前提。

至此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马克思本人的演绎思路。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问题不能仅仅被归结为神学问题,因为在不同的国家犹太人问题的表征不同。同时,犹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关乎犹太群体的特殊问题,而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共同体的普遍命题。这样,马克思反对了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政治解决思路。反之,马克思对政治国家本身进行了批判,问题由最初的宗教问题延伸到了政治领域。被政治解放幻想遮蔽的恰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分裂,这种分裂导致了"人之实现的不可能",进而政治问题又过渡到了市民社会的问题。最终,这种分裂的根源被马克思诉诸人类"利己主义"的信念,"利己主义"的信念造成了人的根本异化。

3 利己主义的原则

在《论犹太人问题》的第二部分,马克思对利己主义犹太精神带来人对金钱崇拜造成的人的客体化与异化进行了深入而又精细的分析。马克思的分析在一开始就是以世俗社会为起点的,犹太人秉持着自私自利,实际需要的精神,笃行着"做生意"的礼拜,崇拜着"金钱"的神明。这一切的一切和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前提,市民社会普遍具有着犹太精神。

在与金钱的关系中一切都成为可以让渡的、可以交换的商品,作为真实的,人的本质的关系即类关系反而成了手段,它不幸的成为了买卖对象,甚至妇女也不例外。人乃至整个自然的价值被客体化,人不再是其自身,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类的关系异化为了金钱关系。在金钱衡量的交换关系中人受到了最为畸形的异化,钱币成为了最高的神明。

4 人如何实现解放

这人类的解放的宏伟历程如马克思在第一部分的结尾所述:"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的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从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这个解放日,是全人类从价值化了扭曲了的世界中解放出来的那一日,也是人类从客体化的世界中摆脱出来见到自己最本己生命的那一日。在这一日,人将实现其自身。

参考文献:

[1]侯小丰. "自由何以实现"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进路--重读《论犹太人问题》[J].浙江学刊,2010.

[2]李金和. 人类解放前提论--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理论月刊,2011.

[3]王菁菁.读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浅谈人类解放[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市民社会利己主义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义的欺骗性及其批判
论精致利己主义对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养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