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额现状的研究

2014-10-20胡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班额大班额差生

文章从班额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班额划分的主要类型。从全国和北京市两个层面分析了基于政府公布的班额统计数据,对全国与北京市的大、小班额的现状进行了细致描述,从政策层面与研究层面阐述了关于班额的规定、研究与评价。指出班额是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班额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为此迫切需要加强班额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逐步减少大班额班级数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 学校 班额

一、班额的界定

1.班额及班级规模的界定

班额是指一个教学班中的学生数量,也是一名任课教师在某段教学实践内面对的学生数量,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工作环境和工作量。[1]班额是教育环境和条件保障的标志性数据之一。班额越小,表明教师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越多,每个学生可能获得的教育机会和指导越多,教师的相对工作量越小。[2]

班级规模是指在一位特定教师指导下的一个特定班级或一个教学团体的学生人数。就教学而言,班级规模影响到教师的“教育关照度”,影响到课堂教学管理,也影响到教学效果。[3]班级规模的选择受制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经济、人口、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综合。

可见,班级规模与班额的内涵基本等同。

班额或班级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某一地区的社会、人口、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班额或班级规模的大小也可以作为一项基本指标评价教师的工作负荷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

2.班额的类型

对班额类别的划分,全国教育统计数据的基本划分类型为六种:25人及以下、26~35人、36~45人、46~55人、56~65人、66人及以上。北京市教育统计数据的基本划分类型和全国教育统计数据一致。也有研究者将班额类型分为大班额、中等班额以及小班额三个种类。根据北京市班额的实际分布情况,将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30人以下的班级定义为小班额班级;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30~39人的班级定义为中等班额班级;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40人及以上的班级定义为大班额班级。[4]

综观这样两种班额分类方式,其一为六种班额类型,是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的分类方式。以25人为班额低端线,以66人为高端线,其间间隔10人为一个分段标准,分类六种类型。其二为基于课题研究基础上的三种班额类型:大班额、中等班额以及小班额三个种类。这样的班额分类与北京市教委公布2006年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相呼应,《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对中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做了具体规定,小学和初中班额不得超过40人。

二、基于政府部门公布的班额数据的分析

1.基于教育部公布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班额统计数据的分析

从全国班额资料分析:城市与县镇小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46~55人、36~45人、56~65人;农村小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25人及以下、26~35人、36~45人(见图1)。城市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46~55人、36~45人、56~65人;县镇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46~55人、56~65人、66人及以上;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46~55人、56~65人、36-45人(见图2)[5]。

图1 2009年全国小学不同班额班级的分布情况图

图2 2009年全国初中不同班额班级的分布情况图

2.基于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班额统计数据的分析

从北京市班额资料分析:城市小学生的主体班额为26~35人、25人及以下、36~45人;县镇小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26~35人、36~45人、25人及以下;农村小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25人及以下、26~35人、36~45人(见图3)。城市与县镇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36~45人、26~35人、25人及以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班额为25人及以下、26~35人、36~45人(见图4)。[6]

图3 2009-2010年北京市小学不同班额班级的分布情况图

图4 2009-2010年北京市初中不同班额班级的分布情况图

3.全国层面与北京市层面的班额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

从统计数据来看,小学层面,全国城市、县镇位居首位的班额是46~55人,北京城市、县镇位居首位的班额是26~35人;全国农村与北京农村位居首位的班额均为25人及以下。初中层面,全国城市、县镇、农村位居首位的班额是46~55人,北京城市与县镇位居首位的班额是36~45人,农村是25人及以下。

从总体层面可以看出,北京市中小学的班额较全国要小。这一方面说明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北京市在监督中小学办学条件(班额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特别是2006年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对中小学的班额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北京市小学与初中数据的纵向比较发现,北京市小学的小班额、中等班额的数量相对要多于中学的小班额、中等班额的数量。

三、基于全国及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有关学校班额的现状描述视角

自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中小学入学人数的自然减少,加之择校风愈演愈烈,使得基础教育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分布,一方面,生源、师资急剧地向城市学校、县镇学校、重点学校聚集,呈现出“吃不了”的大班额局面;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一般学校在生源、师资方面又呈现出“吃不饱”的现象,形成了择校基础上的“小班额”。

1.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的现状

(1)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的教育现状

我国各省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不均衡,大班额成为困扰学校、制约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endprint

来自江西义务教育阶段班额的情况:近年来江西省许多中小学班额过大已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江西省小学46人以上的大班有36628个,初中56人以上的大班有13187个。“大班额”导致师生俱疲,不仅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过大的班级规模不利于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容易引发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淡漠等。[7]

来自河南义务教育阶段班额的情况: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08年河南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结果,2008年全省普通初中班数共有79155个,大班额(小学45人以上,中学50人以上)占61.01%,超大班(66人以上)有27489个,占总班数的34.73%。[8]

(2)一线教师对于大班额的描述与感慨

面对如此大的班额,一些来自一线的教师对大班额班级中的教学进行了形象描述:

“我今年教一年级,班里有76名学生,课堂纪律总是很乱,就像水缸里的皮球,按下了这一个,那一个又浮起来了,我的鼓励和表扬甚至物质奖励也只能管一会儿,我该怎么办?我真不想再教下去了……”当你走进很多中小学校园后,可能你会觉得上面的描述一点也不过分。“前贴讲台后靠墙”就是对“大班额”的形象描述。一间间教室几乎全被学生黑压压的课桌填满,五六十人以上的班级“臃肿”现象相当普遍。课堂上,教师在黑压压的教室中声嘶力竭,就像一个年轻力壮的车夫,拉着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车,奋力地向前。大班额教学的困难可见一斑。[9]

2.义务教育阶段小班额的教育现状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随着小学入学人数的自然减员,城市中心地带的拆迁、变迁,部分学校,特别是基础一般或比较薄弱的学校迎来了班额的明显递减,形成了自然减员、甚至是择校基础上的小班额。据我们近年对北京市9个区县95所小学6203位学生、94所中学6100位学生的大范围抽样调查表明:小班额(30位学生以下的班级)已经占所调查班级的三成多。且小班额在郊县的比例高于城区的比例,在班额与学生成绩关系方面:呈现出班额越小学生成绩越低的现象。这一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小班额均是一种非常态的小班额,是在择校基础上的小班额。在这种非常态的小班额中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引导教师更好地把握不同班额课堂教与学更显得迫不及待。[10]

四、基于政府部门颁布的班额政策的分析

近十年来,国家为了有效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制订了一系列标准对班额进行了限定。

1.关于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方面对教室设计的基本规定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制订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2.关于大班额的限定

教育部针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班额过大的局面,已经对中小学班额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小学每班班额不得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得超过50人。

许多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省市纷纷响应。

北京市教委公布了新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对中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做了具体规定,小学和初中班额不得超过40人,独立设置的高中班额不得超过45人。

上海市教委明确,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班额必须控制在40人以内。有条件的地区,小学班额可在30人以内,初中35人以内。

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努力解决中小学“大班额”的现象,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不超过50人。

3.关于小班额的推进

上海市自1996年秋季就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开展了“步入高峰后,优化教育资源及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研究,对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提炼和总结。认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是为了适应上海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急切需求。[11]

我国自1996年上海率先试行小班化教育以来,在北京、天津、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对小班化教育理念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五、基于研究者的班额研究视角

1.关于班额研究的总体评价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多年来对大班额和生师比研究的缺位和无知觉,说明我们的教育研究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我国目前在班额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班额问题从来没有真正进入我国众多教育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视野之中。似乎在任何班级环境中,我们各级教师都可以从教如流,我们各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并应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似乎班级人数的多少,在中国从来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可以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12]

2.关于大班额的弊端

有研究者对中国大班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担忧:“只有从教学目标到考评方式都关注到学习者的差异性,都注意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才会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当然,在大班额的教育条件下,这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中国基础教育必须尝试解决的难题。”“中国中小学班额过大,教师精力不足分配,这种无序或失序有可能导致某种失控状态,因而需要用创造性的工作方法来解决。”[13]

有研究者指出:学校规模大、班级规模也大的超大规模学校,这类超大规模学校虽然班级数相对较少,但会造成班级学生人数人满为患。而研究表明:班级规模对教师的“教育关照度”(指在以班级为授课单位的条件下,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与照顾程度)有影响,而且班级规模通过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相互作用会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班级人数过多会使教师“教育关注度”下降,从而使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学校规模过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气氛、学生参与度、学生的归属感、人际关系和平等性都有负面影响。[14]endprint

突破班级规模限制的大班教学存在许多明显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大班不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班内学生过多,个体差异大,教师难以了解学生情况;过大的班级尤其不利于课堂教学。班级课堂教学中长期建立起来的启发、提问、辅导答疑、反馈讲评等教学方式面对突破班级规模的学生,无法有效实施;大班教室只能秧田式座位排列;大班教室二氧化碳含量高,空气污浊,不利于学生健康。

大班额的班级更易产生学习困难学生。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30~40人的班级里有0~3个差生,40~50人的班级里有3~5个差生,50~60人的班级里有5~8个差生,60~70人的班级里有8~12个差生,70~80人的班级里有12人以上的差生。由此可见,差生人数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呈递增趋势。

有研究表明,现实中义务教育阶段大小班额是非常态班额分布,是在择校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大班额班级学校多为办学条件良好的学校,学校生源较好;小班额班级学校多为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学校生源一般。即现实中的学校呈现的是薄弱学校小班化,优秀学校大班化。大班额班级的学生学习负荷大于其他类型班额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班额班级的课堂教学观察发现,班额大的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明显少于班额小的班级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教授式教学法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5]

任何一种事物在量上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学校也是如此,学校规模过大必然导致学校性质的变化。

可见,班额是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班额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为此迫切需要加强班额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逐步减少大班额班级数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梁国立.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班额与生师比之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

[2] 和学新.班级规模影响教育效果.人民日报,2004-03-18(13).

[3] 胡进.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首都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班额班级中的学生学习现状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DHA100264[R].

[4] 源自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教育统计资料[EB].

[5] 源自《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EB].

[6]江西着手解决班额过大义务教育推行小班教学,http://news.sina.com2011-01-23[OL].

[7] 张竞昳.初中大班额现象缓解.郑州晚报,2009-2-26.

[8] 李金刚.人满为患何时休——中小学班额过大现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教育,2004(22).

[9][13] 胡进.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办公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11] 文喆.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9(5).

[12] 张新平、郑小明.关于超大规模学校的若干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7(3).

[作者:胡进(1968-),女,安徽芜湖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突破班级规模限制的大班教学存在许多明显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大班不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班内学生过多,个体差异大,教师难以了解学生情况;过大的班级尤其不利于课堂教学。班级课堂教学中长期建立起来的启发、提问、辅导答疑、反馈讲评等教学方式面对突破班级规模的学生,无法有效实施;大班教室只能秧田式座位排列;大班教室二氧化碳含量高,空气污浊,不利于学生健康。

大班额的班级更易产生学习困难学生。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30~40人的班级里有0~3个差生,40~50人的班级里有3~5个差生,50~60人的班级里有5~8个差生,60~70人的班级里有8~12个差生,70~80人的班级里有12人以上的差生。由此可见,差生人数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呈递增趋势。

有研究表明,现实中义务教育阶段大小班额是非常态班额分布,是在择校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大班额班级学校多为办学条件良好的学校,学校生源较好;小班额班级学校多为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学校生源一般。即现实中的学校呈现的是薄弱学校小班化,优秀学校大班化。大班额班级的学生学习负荷大于其他类型班额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班额班级的课堂教学观察发现,班额大的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明显少于班额小的班级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教授式教学法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5]

任何一种事物在量上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学校也是如此,学校规模过大必然导致学校性质的变化。

可见,班额是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班额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为此迫切需要加强班额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逐步减少大班额班级数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梁国立.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班额与生师比之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

[2] 和学新.班级规模影响教育效果.人民日报,2004-03-18(13).

[3] 胡进.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首都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班额班级中的学生学习现状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DHA100264[R].

[4] 源自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教育统计资料[EB].

[5] 源自《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EB].

[6]江西着手解决班额过大义务教育推行小班教学,http://news.sina.com2011-01-23[OL].

[7] 张竞昳.初中大班额现象缓解.郑州晚报,2009-2-26.

[8] 李金刚.人满为患何时休——中小学班额过大现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教育,2004(22).

[9][13] 胡进.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办公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11] 文喆.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9(5).

[12] 张新平、郑小明.关于超大规模学校的若干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7(3).

[作者:胡进(1968-),女,安徽芜湖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突破班级规模限制的大班教学存在许多明显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大班不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班内学生过多,个体差异大,教师难以了解学生情况;过大的班级尤其不利于课堂教学。班级课堂教学中长期建立起来的启发、提问、辅导答疑、反馈讲评等教学方式面对突破班级规模的学生,无法有效实施;大班教室只能秧田式座位排列;大班教室二氧化碳含量高,空气污浊,不利于学生健康。

大班额的班级更易产生学习困难学生。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30~40人的班级里有0~3个差生,40~50人的班级里有3~5个差生,50~60人的班级里有5~8个差生,60~70人的班级里有8~12个差生,70~80人的班级里有12人以上的差生。由此可见,差生人数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呈递增趋势。

有研究表明,现实中义务教育阶段大小班额是非常态班额分布,是在择校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大班额班级学校多为办学条件良好的学校,学校生源较好;小班额班级学校多为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学校生源一般。即现实中的学校呈现的是薄弱学校小班化,优秀学校大班化。大班额班级的学生学习负荷大于其他类型班额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班额班级的课堂教学观察发现,班额大的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明显少于班额小的班级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教授式教学法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5]

任何一种事物在量上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学校也是如此,学校规模过大必然导致学校性质的变化。

可见,班额是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班额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为此迫切需要加强班额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逐步减少大班额班级数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梁国立.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班额与生师比之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

[2] 和学新.班级规模影响教育效果.人民日报,2004-03-18(13).

[3] 胡进.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首都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班额班级中的学生学习现状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DHA100264[R].

[4] 源自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教育统计资料[EB].

[5] 源自《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EB].

[6]江西着手解决班额过大义务教育推行小班教学,http://news.sina.com2011-01-23[OL].

[7] 张竞昳.初中大班额现象缓解.郑州晚报,2009-2-26.

[8] 李金刚.人满为患何时休——中小学班额过大现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教育,2004(22).

[9][13] 胡进.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办公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11] 文喆.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9(5).

[12] 张新平、郑小明.关于超大规模学校的若干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7(3).

[作者:胡进(1968-),女,安徽芜湖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额大班额差生
我省出台教育规划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教育部: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