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国科学家解答转基因质疑

2014-10-20

环球时报 2014-10-20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安全性

本报记者 马 俊转基因技术近来已多次在中国社会引发全民热议的浪潮。由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16日-17日在武汉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巴西、比利时、南非、荷兰、印度、瑞士、墨西哥、中国等10个国家的18名全球顶级生物技术专家参会。在大会期间,这些业内专家解释了多个社会流传的转基因争议话题。转基因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对于让有些人“谈之色变”的转基因技术,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解释说,其实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没有太大的区别”。据介绍,为实现人类对农作物的特殊要求,传统的育种技术通过杂交、诱变育种等方法,期待出现符合需求的优良性状,然后通过定向筛选使这种特性在遗传中保留下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种人工干预的大规模基因转移,不过转移到目标作物里的除了需要的基因外,还有大量不清楚用途的其他基因,而且成功与否要靠运气,育种花费的时间长。相比之下,转基因育种技术建立在对基因有更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直接把需要的特定基因准确地转移到目标物种里,效率更高,而且还可以实现跨物种技术转移。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社会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为什么不做人体试验?”“即便现在吃了没事,如何保证子孙后代也没事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解释说,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临床药品不同。因为人类的真实生活丰富多彩,食物多种多样,用人吃转基因食品来评价其安全性,不可能像动物实验那样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志愿者甚至其后代的生活规律和饮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也很难排除其他食物成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实验中,科学界采取远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验,应用一系列世界公认的实验模型、模拟实验、动物实验方法代替人体实验,并推算长期食用对人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姜韬说,现代分子科学已经证实,无论是普通食品中的基因还是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进入人体后都会降解成基本的小分子,然后才会被吸收,因此不可能影响人类自身的基因组成。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一例通过食物传递遗传物质整合进入人体遗传物质的现象。吴孔明还针对社会上流传的“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我国肿瘤发病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相关”等转基因食品会危害健康的说法进行一一解答,相关权威调查已经证明这些都是谣言。姜韬说,迄今为止所谓关于转基因不安全的实验都有严重缺陷,而且无法重复。他表示,最密切关注转基因危险的其实是各国科学家,因为这涉及数亿人安全。如果转基因安全性被证实有问题,将是科学界最重大的发现,任何利益集团都不可能掩盖得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除了对人体健康的担心,公众关注的另一个话题是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流科学家的态度是存在一定风险,但其程度可控。一直有人担心,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它会与附近的野生杂草杂交,使后者也同样具备相应的特性,以致整个生态环境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科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漂流。1995年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到3种除草剂,被称为“超级杂草”。吴孔明解释说,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后即可全部被杀死,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超级杂草。但他承认,商业化种植时,存在着基因漂流的风险,杂草或害虫可能会出现抗性,需要用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也备受争议。美国科学院院士彼特·雷文表示,占据世界陆地面积1/3的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敌人。在已有耕地上进行高产和可持续性的农业才更有希望,一些转基因作物如抗虫作物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转基因不会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中国转基因面临的难题17日公布的会议共识提到:“18年来,几十亿家庭长期食用转基因作物,并未发现转基因食物会导致疾病和其他问题。世界上所有啤酒、胰岛素等药物都是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的,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一例可证实的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动物以及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案例。中国2013年种植了42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位居世界第六,主要是转基因抗虫棉花和几千公顷的抗病毒木瓜。”然而正是因为转基因技术在不知不觉间就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此不了解公众才感到不知所措。之前美国一机构对24名中国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试验的“黄金大米”事件掀起轩然大波,更充分说明了大众在关于转基因问题上知情权的重要性。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杨晓光说,从研发角度看,“黄金大米”是很好的东西,但由于在中国的测试没有充分告知,所以孩子家长会感觉“被实验”了。转基因食品上的标识也是公众关心的知情权之一。寇建平说,中国标识规定最为严格,全世界只有中国采取定性标识,其他国家均采取自愿标识或全面定量强制标识,即食品中检测含有超过一定量的转基因成分才强制标识。号称转基因监管最严的欧盟,转基因成分超过0.9%的食品才要求标识。日本定得更高,为5%,韩国是2%,澳大利亚是1%。中科院院士许智宏表示,中国现在对此规定是“零容忍”态度,理论上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标识,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检测成本也非常高。寇建平透露,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趋势是从定性强制标识,到定量强制标识,最终是自愿标识。寇建平强调,通过安全性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但在与会专家们看来,当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经阻碍如“黄金大米”、抗虫水稻等一些已成熟的转基因产品产业化造福于民。2013年世界粮食奖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马克·范·蒙塔古表示,转基因反对者的理由之一是担心跨国大公司垄断种子行业,但如今转基因作物的审批环境越来越严苛,安全检测的花费远高于传统的杂交,使中小型种子企业根本无力承担相关费用,反而加速垄断局面的形成。▲

猜你喜欢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为什么要多元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转基因
美国:含5% 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需标注
地下作物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