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4-10-20李红英

文教资料 2014年17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课堂

李红英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现在倡导的是高效课堂。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老师们要从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及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等方面努力。一堂好课,在课堂上师生都能入情入境,教师教得好,学生表现得好。但不难发现,那些课上说得好的学生,作业、考试时却往往不理想。难道是课堂不高效吗?笔者认为,这些学生的不理想是由于不善于及时总结和复习,课堂上思维的火花只是一时闪现,没有留下印记。新知识是要不断复习巩固的,而语文知识更注重积累与运用。因此,高效课堂包括及时总结与复习。

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走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身心俱累,有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从而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从大量机械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做自己的思维导图是最好的方式。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总结个人对知识点的思考方式,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参考,以后只要稍加复习就能保证高质量的回忆。明智的老师会让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创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图形,只要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它记下来,完成对知识的记忆,复习变得轻松有效。怎样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复习呢?通过大胆尝试、反复实践研究,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课前做简易的预习导图

语文的课前预习很重要,根据我校自编的“语文预习本”的要求,在课前预习时要对课文有初步了解,做简易的预习思维导图。

在预习过程中,教学生以课文题目为中心主题,发散出“主干、小树枝、树叶”,沿着分支写下关键词或符号。他们会选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画上独特的图案。一张预习导图就是一幅初步的创作。如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预习导图中,学生把课题做成会飞的一颗心,理解得很深刻。整幅图以音符和飘动的线谱为符号,连接各个相关联的内容,非常符合肖邦这一人物的特点,充满艺术气息。预习中把自己的理解分为三个板块:肖邦的个人资料;肖邦被迫离国、深情送别;一个装满泥土的银杯。通过这样的一幅思维导图,达到预习的目的,虽然是简单的关键词和图画,却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是在创建他们自己的思维导图,是独一无二的。

二、指导学生课堂上在预习导图上做醒目的标记(记忆参照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做笔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喜欢的颜色、有个性的图形,对所记下的内容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记下关键词,而不是几句话,因为“单个的词汇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和灵活性。当你使用单个关键词时,每个词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1];画出自己能理解的图形,因为“每一个图形相当于1000个词汇。假如你的思维导图仅有十个图形,却相当于记了10000字的笔记”[2]。这样学生就会把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下来。比如教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课堂上学生理解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后,用一幅图记下了诗的解释:湖面上是一条小船,天上是翻滚的乌云,紧接着是密集的雨珠,打在一条风雨飘摇的小船中。此时,所有语言描绘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想每当学生看到这幅图,或者想到这幅图,这句诗就已经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组内共同完成一幅思维导图。小组自行决定怎样用最少的信息,制作第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表,发挥群体的力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三、指导学生课后做系统、完善的思维导图

语文课后的作业是做一张重新整合过的思维导图,把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图形。制作过程就是复习过程,把完善的图形保留下来,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贴在餐桌旁,甚至是洗漱间,每次简单而快速地浏览一个思维导图就是有效的复习方法。

在做复习导图时,可以参照预习时的思维导图和课堂上记下的内容。因为预习时的思考是学生的第一印象,直觉相当重要,灵感往往来自直觉。课堂上记下的内容,就是预习时不曾想到的,或是不太理解的,或是很重要的,抑或是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做复习思维导图时不能丢掉。

另外,在做复习思维导图时,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参考都不需要,一张白纸、一些彩色笔、一支细钢笔就可以。先构思好思维导图的框架,开始动笔,由课题出发,主干树枝代表重要主题,小树枝为小标题,树叶是细节。沿着分支写下关键词或符号,一条线一个。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图表和颜色,会使思维导图显得与众不同,体现学生独特的分析和创造性思维。

四、指导学生做单元思维导图

一个单元结束后,带领学生总结梳理所学内容,制作单元思维导图是最有效的方式。以往我们会用画表格的形式整理一单元内容,事实证明,这种刻板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思维导图解决了这个难题。

以上四点介绍了思维导图如何在语文学习中运用,虽然思维导图的制作很费时间,但是减少总体学习的时间,以后稍加复习就能保证高质量的回忆。下面我介绍一些思维导图的作用。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对于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一节课的复习往往容量大,学生笔记整理几页,很难快速复习。一张思维导图在手,丰富的图像,紧凑的内容,一章内容四五分钟便可搞定,大大节约学生复习的时间。同时若借助电脑软件Mind Mapper5.0将知识结构逐层展开,则学生的记忆将得到改善。

其次,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普遍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讨论的中心话题上,这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也是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一,它体现了集体思维的成果,使学生在讨论中进行问题的整合和理解。同时,这种讨论是自我学习和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

最后,制作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两样使学生受益匪浅,并且终身受用,这是思维导图给学生所带来的长远持久的影响。

小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关键作用,那么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学生在刚做思维导图时,常常随便画,有的在画图画,在“像与不像”、“漂亮与不漂亮”上做文章,浪费大量时间;有的在画表格,看上去很刻板,实际上是束缚思维;有的是大量的文字,甚至是抄写整段的文章,不会用关键词。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只是帮助自己学习的一种工具,美与丑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关键字只起提醒的作用,如果整段地抄写就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失去做思维导图的意义,不利于自己的复习。

第二,在指导学生做思维导图时,容易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思维方式。学生模仿力很强,教师画“树形图”,学生也画“树形图”;教师画“爆发式”,学生也画“爆发式”。这就要求教师搜集很多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用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并且,不断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创意。因为“思维导图总结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因此不能够妄加评论”[3]。

第三,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一件事,就是思维导图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存在理解与否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中鼓励学生,保持他们制作的热情和兴趣。

第四,在集体讨论中,当知识结构建立之后,学生如果发现有关某一个中心新的话题,教师需要及时展示学生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时地完善和补充,这就大大增强了复习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复习中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深入反思,及时总结,使思维导图更好地服务语文课堂。

[1][英]东尼·博赞.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

[2][英]东尼·博赞.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

[3][新西兰]克里斯蒂·沃德.王斌,等译.《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01.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烃思维导图
美在课堂花开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