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二分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4-10-20冯川萍

文教资料 2014年17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导向中职

李 晓 冯川萍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一、建筑材料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各门专业课都息息相关,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管是考取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上岗证时,还是考取建筑师、结构师、造价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时,所考核的内容都会涉及建筑材料知识,因此,《建筑材料》是一门适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性能和选用、使用、运输与储存方法,更要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检验的操作能力。所以,《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实施难度较大。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值得探索。

二、三二分段对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新要求

广东省教育厅从2010年起选取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应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以下简称“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工作。

中、高职三二分段由高职院校负责牵头组织中职学校共同制订专业定位准确、连贯一体5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主要从事职业基础教育,包括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则是在中职基础上的全面提高,包括公共基础的提高,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按照统一连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施前三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确保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负责实施后两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衔接质量。

目前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部分来自中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参考,即假定高职新生没有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且中、高职目前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衔接的教材,特别是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这会导致高职阶段教学内容与中职阶段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即中职生源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中普遍认为老师讲课内容与中职没有两样,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他们对专业感到钝化,还会导致以后就业时眼高手低。为凸显职业教学特色,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三二分段对高职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两种既有共性,又各具特性的教育之间实现衔接是有可能的。实现中、高职教育三二分段的合理衔接,不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求得职业内涵和层次提升的必然。

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实现。作为建筑工程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的建筑材料课程,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目标优化整合。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在课程目标衔接上,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之后,编写课程的专用教材,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浅入深实施课程教学设计。最终应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进行衔接的教学实践。

三、高职阶段建筑材料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准备和职业技能训练,高等职业教育则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和提升。

中职和高职期间所学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级差上应该有明显区别。对于像《建筑材料》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的内容选择,中职应以理论基础为教学重点,高职阶段需要做到在中职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的学习,结合考证要求量身定制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就年龄和心理上更加成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采用项目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教学法,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各国职业教育界所推崇,这种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采用“学生中心、任务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引导者和咨询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在行动导向教学众多教学方法中,由于项目教学法几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的所有要求而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现在的高职教育中被认为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在建筑材料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针对中职学生已经具备建筑材料理论知识基础的前提,把高职部分建筑材料课程开发出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深化阶段、知识拓展实践阶段、工学结合阶段及胶凝材料、砂浆、混凝土、钢材、木材、墙体材料、功能性材料七个项目,通过专家的充分分析讨论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六步法”实施教学。

依据教学内容,下面以建筑材料课程中的混凝土项目中的一次任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情境教学为例。进行“六步法”的探索。

在传统教学中,《建筑材料》课程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项目的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概念;混凝土配合比三参数;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传统的教学设计如下:

(1)学时:4学时。

(2)教学目的:

①掌握混凝土配合比概念;混凝土配合比三参数;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

②熟悉:基准配合比设计过程;施工配合比的得出: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③了解:设计配合比设计过程

(3)教学重点: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4)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演示法。

(5)教学过程设计:一是教师讲授课程的知识点;二是教师进行配合比设计示范操作,学生观摩学习;三是教师归纳总结;四是布置配合比设计实训作业。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为目标,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行动导向教学观指导下的《建筑材料》课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项目教学过程设计针对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我们用行动导向教学观重新进行课程设计。按照建筑材料课程特点,每个项目的教学小模块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完整的行动过程(六步法)进行教学,以项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

1.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教师介绍任务的背景并作学习引导;要点是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提供学习资讯和获取途径;主要教学方法:发现、激发兴趣法。

2.计划阶段——教师将“混凝土配方设计标准、规范”提供给学生,学生以此为依据,按照自身实际情况,以小组方式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分析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特性对混凝土产品质量的影响,找出能计算出混凝土理论配方的数据及编制混凝土理论配方设计书参考样板。然后分小组讨论分析,独立制订合理的工作安排和计划。主要教学方法:分组活动法。

3.决策阶段——以学生制订的混凝土配方设计计划为依据,学生与教师讨论决定实训计划的可行性,完善计划并最终做出决定。

4.实施阶段——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项目属于拓展项目,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只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混凝土配方试验验证标准,编制配方试验验证实施程序,开展混凝土配方验证试验以验证试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混凝土强度指标、混凝土耐久性、抗渗性指标。按照混凝土配方设计标准调整配方并编制混凝土生产配方设计书。同时让学生做好有关文字记录。教师监督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断纠正学生学习偏差。主要教学方法:迁移教学法。

5.检查阶段——学生交流对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认识;教师检查学生设计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学生自行检查和展示工作成果。

6.评价阶段——有自我评价,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对本次学习的情况作综述和分析,记录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六步法”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内容:“通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学生由传统教学方法中被动接受的地位变为“主动获取的”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通过独立实施所形成的技能也能更有效地被掌握。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六步法”的实施,引导三二分段的高职阶段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中职阶段学习的建筑材料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充,提升知识的层次,实现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使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能顺利衔接,以适应高职阶段学生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实践证明三二分段的高职阶段建筑材料课程的“六步法”教学实践,以行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对一些典型项目的分析、设计,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建筑工程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科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吴梅芳.《建筑材料》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145-146.

[2]邹玉清,李文韬,于辉.浅谈项目教学“六步法”在高职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3(8):145-146.

[3]谢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2(8):169-146.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导向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