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实现策略

2014-10-20郝国良

文教资料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博士生社会化学术

郝国良

(重庆交通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0074)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实现策略

郝国良

(重庆交通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0074)

学术社会化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博士生个人的职业收益,更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进入21世纪以来,博士生学术社会化问题日益凸显,文献研究与实证调查发现性别、个人兴趣、学术环境、薪酬期望等内外在因素是影响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学术繁荣和科研创新,本研究从入口、过程、出口三方面提出实现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策略。

博士生 社会化 学术职业 策略

学术社会化指研究生新生由“职业自然人”进入研究生角色,同时通过在研究生院(部)或科研机构学习某行业的价值、技能、态度、规范和知识,融入研究生生活,进入未来职业生涯的准社会化状态,并最终转化为“学术职业人”的过程。博士生学术社会化是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投入的过程。博士生学术社会化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博士生个人的职业收益,更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

一、学术社会化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速度的加快和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博士生社会化问题愈发凸显:经济、就业、感情压力增大,甚至导致跳楼的悲剧;“跳板生”、“镀金生”日益增多,功利性倾向严重;缺乏斗志,人生迷茫感增强;缺乏时间观念和紧迫感,毕业年限拉长。可以推断,这些社会化问题将引起博士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术经费的相对紧张、学术环境的相对恶化,学术职业面临来自职业薪酬、职业安全、职业压力、职业权力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学术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发生动摇,学术职业的吸引力相对减弱。在博士生就业方向多元化和学术职业吸引力相对减弱的双重桎梏下,学术人才贮备面临巨大挑战和威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玉良指出,截止到2008年,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占到31%的比例,虽然此数据距现在已将近六年,但可以肯定我国高校目前对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需求量依然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术人才储备与学术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大对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制定促进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有效策略,是缓解学术人才储备与学术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学术职业健康、稳定、长远发展的必要之举。

二、学术社会化影响因素

学术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是西方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加德纳通过访谈研究发现,对未来研究的迷惑和不确定性、平衡研究任务和外部关系、认知与能力发展状况、独立性和支持度决定着博士生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学术社会化[1]。大陆留美博士伊妮通过交叉分析法发现,对学术研究的执著感、服从性、调节与抗压能力、对导师的心理期盼影响着留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进程。另有学者认为,活动参与的质量、活动参与的连续性、活动参与的反馈、活动参与的产出等四个方面是影响博士生社会化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西方学者系列调研显示,性别、学科和学术产出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相关,与社会出身和背景无关。

国内学者对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影响因素的系统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张英丽认为,工作条件及环境、工资水平及福利条件、学术工作的自主性程度是博士生是否选择学术职业的直接影响因素[2]。卢菲菲指出,工作性质、个人兴趣、学术环境、师生交流频度因素影响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3]。郑盈盈研究发现,职业薪酬、职业安全、职业压力是保持学术职业吸引力的三大因子[4]。本研究通过对国内4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1所一般高校调查发现,学术背景、生源质量、学术类型、职业规划、学术产出、薪酬期望、信息掌控等七个方面影响理工科高校博士生学术职业选择。

三、学术社会化实现策略

学术社会化与学术职业同生共源,学术社会化为学术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师资贮备,学术职业的发展为学术社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为加强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管理,优化学术繁衍,促进科研创新,提出三方面策略。

(一)优化入口要素,严把招生关。

选好人才是实现学术社会化的必要前提。首先,拓宽博士生招生宣传渠道,为招到优秀的学术化生源提供可能。通过招生宣传会、社会媒体、门户网站、校刊校报、BBS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发布招生信息。加强招生信息网建设,利用滚动新闻、学生点评、专业介绍、动画演示、共享空间、网络客服等方式,提高对申请者的吸引力和反馈效率。建立和维护潜在研究生数据库,及时跟踪、联系申请者,保存和更新申请者信息。加强同“985”、“211”等国内重点高校、重点科研单位间的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其次,优化博士生招生选拔方式,为吸引优秀学术化生源增加机会。招生录取时,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多样化选拔方式,取消入学动机测试,增加工作透明度,开通申诉通道,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无性别歧视、无动机歧视等现象发生,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笼络学术性生源,如通过开放日和夏令营等多种活动,提前发现和吸纳优秀生源。再次,对博士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使博士生学术职业发展具有计划性和执行力。在社会化初期,即入学阶段,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着重讲述博士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义务,结合各自情况,帮助他们树立学术职业生涯目标和信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术规划和执行措施,切实引导博士生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执行有力的学术社会化之路。

(二)依据过程指标,狠抓培养线。

育好人才是实现学术社会化的硬性指标。第一,开设学术职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博士生培养单位应设置学术职业课程,将学术职业课程纳入学分化管理,系统化地传授教学科研理念、原则与方法,提供现实场景的实践平台,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精神、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第二,坚持团队合作,参与学术创新。导师应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权威,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端正学生学术动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为博士生营造紧张而不失活泼、竞争而不失团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科研氛围。建立科研团队,实行定期例会制度,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分配彼此联系紧密且分工明确的科研任务,发挥成员间的“传帮带”作用,在自主中提升科研能力,在协作中增加凝聚力。第三,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完善导师岗前培训和学术指导制度。导师上岗前,博士培养单位应邀请优秀博士生导师讲解与传授如何甄别优秀申请者、如何指导博士生进行课程学习和科研创造,如何察觉与缓解博士生心理压力等问题与困惑,使新增博士生导师在招录和培养博士生时有章可循。在学术指导上,除严格控制博士生导师指导人数外,应建立和完善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从指导内容、指导次数和指导效果三方面进行考核,防止放养现象发生。第四,给予博士生充分关爱,缓解博士生心理压力。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博士生的学术产出,过量的压力则抑制其学术产出。当导师与博士生交往时,应给予其充分、持久的信任与关爱,说话时应注意语气、语速和语态,缓解部分博士生的紧张情绪。通过QQ、微信等通讯手段时常关注博士生的动态,能够迅速识别危险因子,判断危险程度,准确定位应激源,果断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三)找准目标定位,拓宽出口面。

落实人才是实现学术社会化的关键步骤。其一,找准目标定位,调整预期薪资。在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博士生应放低身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搜索学术职业信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介自己。同时,对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估,适当调低预期薪酬,加大签约学术职业的可能性。其二,构建专门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博士生掌控信息效率。博士培养单位应为博士生设立专门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浏览各大高校、科研单位的人事处网站、研究生招聘网等方式,主动搜索、整理和录入就业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院系辅导员、短信等方式向博士生分类发布,学生及时获知最新就业形势和招聘信息。此外,在征得博士生同意的基础上,可将其个人简历和工作要求按院系分类归档。一旦获得就业信息,可在第一时间以学校就业办的名义,将适合的博士生个人信息发送给用人单位。其三,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常识与面试技巧。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良好业务素质、合理知识结构的就业指导队伍,使博士生就业指导工作朝着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目标迈进。由学校就业办牵头,成立就业研究小组。一方面,跟踪调查已经就业的博士生,及时反馈就业信息,另一方面,以学术型单位招聘条件为导向,研究不同层次用人单位的面试技巧,定期组织各院系毕业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面试成功率。此外,邀请低年级博士生参观“实战演练”,使其提前熟悉就业流程、单位要求和求职技巧,做到未雨绸缪。

[1]Gardner,S.陈洪捷,译.“Ihearditthroughthegrapevine”:doctoral student socialization in chemistry and history.Higher Education,2007(54):723-740.

[2]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文,2008:161-168.

[3]卢菲菲.影响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因素探析[J].农业教育研究,2011,(3):8-10.

[4]郑盈盈.中国学术职业吸引力的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文,2007:56.

猜你喜欢

博士生社会化学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