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王嬴政与外来客

2014-10-20曲星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才

曲星竹

摘要:外来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并非易事。秦王嬴政能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帝王,与人才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领导者的惜才、爱才分不开。

关键词:秦王嬴政 外来客 人才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改变了诸侯割据的时代。自此,他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们在讨论其能成就这一千秋伟业时,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注重人才的任用,特别是外来人才的任用。但是,嬴政一直对外来户可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甚至曾一度驱逐外来客。那么,是什么又使得这位倔强的帝王惜外才、留外才呢?

韩人吕不韦——作为嬴政的仲父,少主即位后的国家大事主要由他执掌。他凭借家财在秦国及其他六国收买人心,秦国实际是掌握在他的手中的。由他推荐的嫪毐势力也逐渐强大,吕、嫪两大势力集团在秦国兴风作浪。嫪毐的谋反,秦王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但是,吕丞相的势力遍布秦国内外,他甚至曾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市门,并宣称如有人能修改一字,赏给千金,这无疑是向年轻的嬴政示威——由他集人编写的《吕氏春秋》便是治国标准——这让秦王情何以堪啊!嫪毐、吕不韦之后,嬴政心中种下了外来户阴险的种子。

秦王嬴政十分推崇法家学说,对于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制理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费尽心思从韩国“借”来了韩非。但是,这位动笔时文思如泉源、文峰严峻、峻刻的“外来人”在秦王面前却比较谨慎。在秦国,非但没有为秦王效力、出谋划策,反而摸底秦国,针对秦国对六国的反间政策,搞起了反反间——竭力陷害颠覆活动颇有成效的重要组织成员姚贾,挑拨君臣的关系及观点。秦王得知此事后,在李斯等人的极力劝说下将韩非送进了大牢。外来客在嬴政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秦国不断挥戈东进,兼并了韩、赵、魏三国的大片土地和众多人口。六国的王公贵族们对秦国欲并吞八荒的“虎狼之心”皆惶恐不安,制定了一条“疲秦”之际。水利专家郑国作为间谍到秦国,去劝说秦王从中山开渠道到瓠口,引泾水东流,注入洛水,以灌溉农田。这条渠长达300余里,灌田4万余顷,消耗了秦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秦国无力东进,确保了韩国的安全,用心不可谓不奸诈也。秦王真是越来越摸不透外来之人了。

秦国虎吞三晋之后,继续向北挺进,饮马易水,易水的彼岸便是燕蓟大地。燕太子丹命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奉上樊于期的人头,呈上藏有匕首的地图,刺杀秦王,嬴政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危险吓坏了,这是怎样的生死时刻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挚友高渐离,在荆轲死后,被秦王召进宫中击筑,秦王为确保安全,刺瞎了他的双眼。在警惕之心放松之后,又被高渐离击以藏有铅的筑。幸免于难的嬴政此后再也不接近六国的人了。

外来客的举动使嬴政猜忌、困惑。早在郑国的阴谋被发现了以后,秦王便下令逐客。逐客令的下达,使包括李斯在内的各国谋士离开秦国。但是李斯在临走之前奋笔疾书的《谏逐客疏书》挽救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全部的六国有志之士,甚至说是秦国的前程。嬴政回顾历史,客卿(公孙鞅、张仪、魏冉、范睢)为秦国霸业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放眼当前,欲“跨海内”而“制诸侯”,仍然要不断地延揽四方人才,为秦国所用,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

那么,让我们看看外来客为秦国做了些什么吧。

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子楚,更没有嬴政。在嬴政年幼之时,吕不韦要总理内政、外交和军事、稳定局势,同时要加紧培养嬴政处理国事的能力,巩固嬴政王位并培养他成为一统天下的霸主,一心扶持,鼎力相助。由他集人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纂的理论书。这部书不但在篇目上组织得很整齐,而且把各学派学说也组合得很有体系。

韩非是个君权至上论者,他的君主制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统一以后的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实际上就是按照韩非的理论框架建构而成的。它进一步明确和固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与义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性。嬴政从韩非身上可谓是受益不浅,以后各个王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基本的框架而构建的,这个“外来客”说是秦王的师傅也不为过。

韩国水利专家郑国,在面对秦王的质问时是这样评价郑国渠的:郑国渠对韩国而言只是延长了它几年的命,可是水渠修成,却为秦国建立了万世之功。事实的确是这样的。郑国渠的修成,使秦国贫瘠的土地变成了沃田,关中由此富庶起来。秦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力地支持了统一战争的顺利开展。若不是郑国渠的修成,秦国是否能承受战争带来的巨大的经济上的负担还是个未知数。

姚贾的反间手段在六国中可以说是无人可敌;王翦大将在对楚之战中的英勇和灵活的军事技巧,六国之中也属罕见……

由此可见,秦王嬴政确实是具备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所具备的宽容和大度。面对六国人士的百般刁难,即使是生命受到了威胁,还是坚持任用外来人才。秦王嬴政在位期间,秦国中央政权中的将相,如文臣吕不韦、尉缭、茅焦、姚贾、顿弱、李斯,武将如王翦、王绾、王离、王戎、昌平君、李信、冯劫、冯泽、赵婴、杨谬、蒙恬等,大多不是秦国人。这些人及他们的前辈,在秦王嬴政的客卿政策下,纷纷来到秦国,以宾客的身份,由客卿而成为将相。历史事实雄辩地表明,布衣将相格局在秦王嬴政时期最终确立,当是确凿无疑的了。

时势呼唤英才,时势造就英才。秦王嬴政进行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呼唤。他的成功不乏客观条件,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因素,这就是他有崇高的志向、坚定的信念、拼搏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一个有着这么伟大事业的人,在面对对自己、对事业、对国家如此重要的人才时,能够敢于留客,这是一个成功者具备的素质。所以,秦国能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嬴政能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祖国的帝王,与人才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领导者的惜才、爱才分不开;相对于实力也很强却驱赶中流砥柱廉颇、中计杀李牧的赵王,秦王嬴政赢得了人才,也赢得了天下。

参考文献:

[1]胡孝林.秦国客卿论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2]秦进.秦国和美国的“客卿”制度思考[J].人力资源,2011(3).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加快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周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