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镜下黏膜病变的影响

2014-10-16黄修仁陈江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培菲康粘膜沙拉

黄修仁,陈江宁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关研究认为,其可能与机体免疫、感染、肠道微环境等因素有关[1]。病变主要是结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出现的连续性炎症,该病首先开始于直肠,然后累及结肠粘膜,最后逐渐蔓延到全结肠[2]。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严重者可出现粘液脓血便[3]。据统计,近几十年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逐年上升[4-5]。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此类药物毒性较大,副作用较多,不易长期服用[6]。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很难得到根治,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工作。近年来研究发现,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型结肠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院使用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型结肠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且经过肠镜和病例检查确诊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成都会议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7],并且排除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受损者,对水杨酸过敏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将以上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19~67岁;轻度21例,中度12例;病变范围:直肠9例,直肠乙状结肠17例,左半结肠7例,病程1~8年;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18~66岁;其中轻度19例,中度14例;病变范围:直肠5例,直肠乙状结肠20例,左半结肠8例;病程0.5~8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和病变范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抗炎、心理治疗、流质饮食及对症治疗,并且口服奥沙拉嗪1.0 g,4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培菲康0.42 g,3次/d。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全部消失,镜下肠粘膜大致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腹泻、粘液血便次数明显减少,腹痛减轻,镜下肠粘膜明显改善;有效:患者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均有所减轻,腹泻次数减少,镜下肠粘膜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没有减轻,镜下肠粘膜较治疗前没有变化,在治疗时因其他原因而中断治疗者;复发:溃疡治愈后又重新出现溃疡;总有效=痊愈+显效 + 有效[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数据处理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为48.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5.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镜下肠粘膜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全部有水肿充血的症状,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水肿充血症状的患者占21.21%,对照组占39.3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有粘膜溃疡症状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溃疡症状均改善,治疗组9.09%患者未改善,对照组30.30%患者未改善,治疗组粘膜溃疡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粘膜糜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镜下肠粘膜变化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非特异性炎症类疾病中的一种,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的临床特点,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病变。有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遗传、生存环境以及患者机体免疫等因素有关[9-10]。溃疡性结肠炎多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并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多数还伴有肠道外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者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其患者的一些细胞因子的释放主要受NF-κB的调控,进而影响肠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11]。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激素、水杨酸类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还有生态制剂,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培菲康胶囊是双歧杆菌、肠球菌和嗜酸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以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细菌,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减少肠道内肠源性毒素的产生,抑制并清除肠道内的致病菌,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消化,合成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奥沙拉嗪又叫奥柳氮,是由2分子的5-SAS偶合而成,有研究证明其不良反应较小。奥沙拉嗪主要作用于结肠炎症粘膜,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而降低肠壁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减轻肠粘膜水肿充血,发挥其抗炎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冶疗后,治疗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沙拉嗪治疗组。治疗前两组患者全部有水肿充血的状况,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仅21.21%的患者还有水肿充血的症状,而对照组该比例为39.3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有粘膜溃疡症状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明显好转,仅9.09%未改善,而对照组有30.30%的患者还未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镜下粘膜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可发挥肠道局部乃至全身的双重治疗作用,能够增加抗炎止血、保护肠粘膜以及促进已病变粘膜的修复作用。

综上所述,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好,可明显改善镜下粘膜病变,明显提高了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朱克东.培菲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药,2011,32(11):542-543.

[2]王铭东.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82-183.

[3]谭悦,杨俊,郑长青,等.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6):344-346.

[4]徐红,李浩,陈世雄,等.培菲康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194-2195.

[5]王冬梅,张新广,陈凯,等.针灸配合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3):224-225.

[6]安丽婷,霍丽娟,师永盛,等.美沙拉嗪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10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4):324-326.

[7]刘旭丹,张乐幸,徐惠萍,等.溃疡性结肠炎81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3):262.

[8]魏中亮.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2,48(32):55-56.

[9]张文明,沈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4):515-516.

[10]王学伟,杨净慧,曹勤,等.BALB/c小鼠恶唑酮结肠炎模型的建立[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6):797-799.

[11]陈吉,高美丽,白晓茹,等.核因子-κB和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209-212.

猜你喜欢

培菲康粘膜沙拉
能力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夏日罐子沙拉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消旋卡多曲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