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高考试点两难抉择

2014-10-15郭铁王丽

民生周刊 2014年21期
关键词:翠微二中科目

郭铁+王丽

9月19日,作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的试点省市,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既标志着国务院高考改革帷幕的正式开启,也成为测量此次改革深度的标尺。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高中与高校的教学改革也随之而来。

试点酝酿

9月25日下午3点,杭州第二中学箴华音乐厅内上演了一场由在校学生演奏的小型交响音乐会,校长叶翠微为此中断了记者的采访。

音乐会结束后,学生并未散去,校园记者忙着对“小演奏家”进行采访,而更多在音乐方面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围坐在厅堂外的钢琴边,旁若无人地奏起自己创作的曲目。如果不了解内情,杭二中一定会被误认成一所艺术学校,事实上,“音乐”只是这所杭州市重点中学300多门选修课中的一部分。

2014年,杭二中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5个名额,足见这所中学在“升学”方面的实力。而在教学上,杭二中没有拿出一座百年名校理应具有的刻板,走班与选修课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标志之一。

30多年来,曾有3000多名“状元”从杭二中走出。叶翠微认为,在现有考试模式下,这些学生可以说是最大的成功者,但并非是最有成就的人,只因现有教育体制没有回应“人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杭州二中的这些变化始于2006年浙江省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核心问题引发了各方响应,即孩子在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让孩子找回自己,让教育回归到人。在此之前,教育改革越做意见越多,大家都感到十分茫然。”叶翠微回忆说。

事实上,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实验区,浙江省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试验。10余年来的一系列高中课改和招考改革,使浙江成为此次教育部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有条件的省市”。

招考方面,2008年,浙江开始试行部分高考科目平时考,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考试,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2009年起实行高考分类考试,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类别。2011年起率先尝试三位一体招生,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课改方面,浙江省目前已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了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改革重心是加强选修课建设,同时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这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

“选择性”是此次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最为强调的一项内容。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沈忠华回忆说,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为高考改革提供了方向,那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纲要》颁布后,浙江省在学生选择权、高校自主选择权等方面做了思考,尽管这次改革并未完全达到“招考分离”这一目的,但是改革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2010年下半年,浙江省内针对高考改革开启了一系列讨论,省考试院与省内一些高校在探讨过程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考的设想,当时分管学校招生工作的沈忠华当时就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也是学校推进招生改革、提高生源质量的一次机会。次年,杭师大和浙江工业大学一同成为三位一体招生的首批试点高校。

2013年7月,浙江省正式启动研究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先后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并分赴11个设区市听取市县教育局、高校、中学、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徐小洲曾多次参加浙江组织的座谈会,其中既有浙江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官方研讨,也有学术研讨。而距离浙江改革方案公布最近的一次讨论,发生在今年7月。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几个问题,一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二是改革怎么改。”徐小洲说,“这半年来教育部一直在改方案。这次改革是矛盾长期积累的一个结果,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也很慎重”。

在整个研讨过程中,徐小洲认为各方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但无明显的意见不一致。“有人担心高校打破录取批次会乱,也有人认为高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没准备好,也有人担心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但质疑者并非消极抵制,更多的是找出漏洞并提出解决方式”。

“以不变应万变”

此次高考改革方案一出,叶翠微即在媒体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对浙江省高考方案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浙江新高考方案设定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七选三”选考科目,高校可以自主设定各专业录取的必要选考科目,这种“专业+总分”的考录模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总分匹配”模式,“给大学和中学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今年9月开学,杭州二中共迎来576名高一新生,平均分配在13个班级中。3年后,他们将成为浙江此次高考改革的首批验证者。

按照浙江方案,除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从政史地、理化生、技术这7门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外语和选考科目每年可报考两次,考生可择优选择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据叶翠微介绍,改革前期阶段,学校主要做的工作是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科学解读,以打消师生和家长的疑虑,目前仅有一位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表示出一定的焦虑,但总体上还是“风平浪静”。

不分文理、任意搭配、两次机会,无疑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改变了原有的“一考定终身”,但“7选3”意味着学生拥有21种组科选择。一些高中老师担心,凭借学校目前的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很难开展起来。

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尚未安排时,目前杭二中高一新生并未开始“7选3”,而是统一接受政史地和理化这5门学科的授课。杭州二中目前的师生数量配比大约为1比10,但由于杭二中理科较具有优势,目前高三文科班仅有2个,因此改革后,学校有可能面临某一理科教师过剩的局面。

叶翠微将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中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两点:一是新方案允许“小鬼当家”,因此学生要在指导下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最怕学生家长不会指导,“两眼一抹黑”。另一个对于学校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成本大,具体表现为学校教室不够,教学经费不足。endprint

上述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浙江金华第一中学物理教师张华(化名)的注意。9月22日,针对公众对新高考方案的诸多疑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等专家进行了现场微博答疑。张华当即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新高考方案实行后,未来高中教学安排是否会出现高一学考政史地,高二学考理化生和技术,高三教学只有语数外三门课?二是如何确保高中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而不是由学校代为选择?

教育厅给张华的回复大致可归纳为,基于浙江前些年积累的选课和走班经验,这些问题可以避免。

浙江省某重点高中教师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第一个问题,在邻省江苏已经非常明显了,浙江省教育厅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相应的对策。而针对走班,下面基本没有在做,所以说省厅答复的理论基础也不存在。没有做的原因:一是成本问题,二是对高考无益,三是走班‘分层次教学,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是出现重点班和差班,这种情况按理说不应该出现。”

张华认为,选课和走班的前提是教室的数量、教师的数量必须要远大于现有规模。“现在任何一个学校所有教室都是装满的,不可能走班。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高一各种课都要上,因为每门课要参加学考。到了高二每人选3门课,选好后根据选的课重新组合班级,这样必然会出现有的科目选择的人少,而学校必然会动员这些学生重新选”。

“应对这些新问题,政府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否则容易出现‘火车站现象,即叫得响,走得慢。”叶翠微说。

张华目前教授的是高三班,明年高考一结束即将投身于新的高考教学模式。“学校现在整个舆论和氛围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先把课上了再说”。

高校“坐不住了”

作为高考衔接的另一方,在取消录取批次、专业优先的录取制度改革下,高校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指出:“新方案中志愿的填报是专业优先,同一专业高校间生源的竞争将成为所有高校要面临的挑战。我们知道现在各高校专业的雷同度是很高的,尤其是一些综合院校,比如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办,但水平确实参差不齐。今后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有可能逐步被淘汰。”

徐小洲对此表示赞同。他对这次高考改革的结局做了三种预判:一是各高校所有学科都得到发展,实力有所增强,“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要付出很大努力,很难实现”;二是经过市场调节,在竞争中不同高校专业水平有上有下;三是“天下大乱”,各高校为了争夺生源采取不正当竞争。

徐小洲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作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他正在积极与浙江省内的部分高中对接,想了解究竟有多少学生对教育学感兴趣、为何感兴趣,高中教学又是如何做的准备,中学如何考虑与高校对接。

“面对改革,其实清华、北大最忧虑,因为他们考虑的是很远的发展目标。自我感觉良好的高校肯定问题一堆。谁想得早,谁的结局会好一点。”徐小洲说。

按照他的设想,浙大教育学院的学生将来80%都要继续就读研究生,成为研究型人才,“这些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与毕业后当中小学老师的学生不同”。为此,徐小洲正在与国内外同行探讨对策,研究什么才是与浙大教育学对应的中学学科。而为了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率,他也向一些教育咨询机构敞开了大门。

目前像浙大一样考虑学科前途的高校还有许多,按照叶翠微的话说,“清华、北大、浙大已经坐不住了”。

“短时间内高校会很痛苦,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高校的转型和发展是有利的。”杜卫说,“就拿杭州师范大学来说,我们目前有69个专业,涵盖了十大学科门类,有一大批国家的、省的优势和特色专业,近些年在教学上投入也很大,出了不少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逐年提升。但我们在专业结构上的确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专业没有特色,无法与其他高校的同类专业竞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主动调整”。

三位一体招生试点给了杭州师范大学专业调整的机会。2011年首次试点时,杭师大共拿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护理学三个学科进行三位一体招生,共招生160人,结果有2000多人报名。

谈及报名火爆的原因,沈忠华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学生的录取机会。除三位一体专业外,考生还可以正常参加高考,拥有两次录取机会;二是传统高考录取模式下,考生未必能被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录取,存在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可能,而杭师大“三位一体”招考是按照专业录取,学生报考方向性很明确。

所谓的“三位一体”招生,是指高校根据综合成绩录取学生。在杭州师范师大学的试点专业录取分数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测试成绩、高考文化分所占比例分别为10%、30%和60%。

尽管高校自主权仅体现在这30%的比例上,但沈忠华认为,这已经大大扩大了高校的选择权。“高考统考成绩总分750分的成绩最终将按比例折合进100分中,综合测试成绩如果相差一两分,高考成绩可能有几十分之差”。

三位一体招生目前已经扩大至15所高校,带给杭州师范大学更多的是专业建设的推进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即根据专业需求选拔人才。

“比如小学教育专业,我们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还要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特长;护理专业则侧重于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否耐心细致等,同时也要看学生对医疗和生命的基本认识等。”沈忠华说。

相比较下,“三位一体”招进来的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校内活动等方面要比统招生更积极,学生也更有自信,而统招学生在学业学习成绩方面要比“三位一体”学生好一点。

在“专业+高校”的录取模式下,为应对挑战,沈忠华在前不久刚刚组织了杭州师范大学的招生工作会,提出了一些列要加大专业建设的举措,并在加大学校专业宣传方面下了功夫。“以前招生宣传时都会重点摆出学校的师资力量、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等,今年我们打算着重从考生关心的问题入手,告诉学生来杭师大学什么,将来你能干什么,每个专业的招生定位是什么,就业情况怎么样。”endprint

猜你喜欢

翠微二中科目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长相思·别故乡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洪潮山水画作品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