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现实需求与技术对策

2014-10-14叶志华

农民科技培训 2014年10期
关键词:投入品标准化农产品

专家简介:叶志华,农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和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近年来侧重于农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研究工作,主持食品安全检测、质量控制与预警、食品安全溯源、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科技项目;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农业标准是对农业的产地环境、投入品、产出品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统一规定和制定的技术要求。它以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和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为基础,经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所谓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它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程序和管理轨道。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农业标准化,既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认真分析现阶段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客观需求,探讨和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技术对策,对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其主要原因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格局小而散,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是当前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面临的矛盾和制约因素。据统计,全国现有近2.5亿农户,户均耕地面积只有7.3亩,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同时,我国农民的总体生活质量还比较低,质量安全的观念也比较薄弱。在农产品的种养、加工过程中,尚不能自觉地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因此,在生产的源头环节就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而且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加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不到位,新知识、新技术难以及时推广普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这也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构成了严重的制约。

在具体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面,当前突出问题就是农业标准的实施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标准实施的面窄。据测算,目前经制修订配套的农业技术标准的推广实施率约为30%;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国各类农产品生产总量的份额仅为20%,而生产、加工全过程严格按标准要求实施的比例就更小。二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力度小。我国虽已建设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000多个,但全国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或示范区面积还不足生产总面积的5%,与带动全国实施标准化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业标准化覆盖面小,实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高,进而影响到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根据初步分析,导致我国农业标准实施慢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农业标准化的宣传贯彻不到位,许多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缺乏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经营的理念,对实施推广标准缺乏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二是对农业标准实施推广缺乏应有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的产品尚不能完全实现优质优价,国家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三是县及县以下的标准化基层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对标准的实施推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四是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采用新标准、吸纳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农业生产难度大,运行成本高。

二、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现实需求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标准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加强农业,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切实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加强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管理,积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措施,才能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奠定安全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力实施和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从生产源头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以及食品的消费安全。

(三)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态势已不可逆转,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的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质量安全标准的严峻挑战,我国的大宗出口农产品及其出口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部分产品出口严重受阻。究其原因,除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歧视性贸易壁垒外,一些农业生产基地和经营企业不重视标准的应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不到进口国的标准,因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同时,由于我国农业标准的“门槛”相对较低,检测能力也比较弱,客观上为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质量安全要求的农业标准体系,并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尽快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挥标准在国际贸易中扩大出口和调节进口的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

先进的农业技术标准既来源于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又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农业进入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后,进一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将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推动,其中的关键是要及时地把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把推广农业科技与实施农业标准化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所急需的新品种、新技术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把新标准、新规范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范围,减少实施的误差和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五)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优先推行农业标准化。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看,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过程,既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实施标准化的过程,也是用统一的标准具体规范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过程。只有将标准化贯穿于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才能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打造精品,创造品牌,发展产业,开拓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因此,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首先推行农业标准化。

三、当前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对策

如前所述,农业标准化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根本措施,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既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由于农业标准化包括标准的制定、组织实施和对实施过程的监督等诸多内容,在此,应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改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技术对策建议。

(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净化农产品的产地环境。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农产品生产环境管理规范和污染防治措施,保护好耕地、草场和养殖水域。严厉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倾倒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严格执行达标排放规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划定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停止在禁区内从事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活动。广泛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的产地认定,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推广农产品产地溯源制度。

(二)规范农业生产过程,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

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关键是要强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当前,需要尽快完善农业投入品登记制度,进一步健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测制度,依法查处违法生产行为;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经营许可管理,鼓励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营销农业生产资料,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资市场;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加大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指导和监督,尤其要下大力气引导广大农民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休药期、间隔期等有关规定,完善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记录制度等,切实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三)积极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从我国农业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的国情出发,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以产业化带动标准化。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就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实施标准化的过程,也是对农民的生产行为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引导和规范的过程。可以通过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增加基地的数量和规模,扩大辐射面,提高影响力,同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业大户等率先实施标准化,以示范的形式组织带动广大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如果不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再好的标准、规范和技术都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会落空。因此,应高度重视农民技术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广泛开展农民生产经营技能培训,传播现代农业知识,并把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安全规范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结合起来,把推广种养业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标准作为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实用手册,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努力把新技术、新知识、新品种送到田间地头。

(五)大力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促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有效举措。要进一步加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开发力度,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按照市场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注册品牌商标,开展海外市场研究和营销策划,组织名牌产品营销推介活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投入品标准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标准化简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