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冲的新工艺

2014-10-10林永忠AIDACHINA

锻造与冲压 2014年8期
关键词:冲压高精度间隙

文/林永忠·AIDA CHINA

精冲的新工艺

文/林永忠·AIDA CHINA

精冲技术是在普通冲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冲能做到接近于切削加工的精度和质量,特别是切断面的质量。但是精冲技术对设备及模具的要求比较高,系统复杂,虽然也有利用普通冲床进行类似于精冲的削边技术,但是,由于冲床的精度问题,模具寿命总是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近年来,在冲压技术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发出可以用普通冲压的方式实现精冲效果的全新冲压技术,本文将此技术介绍给大家。

传统精冲之所以能做到全光亮带的切断面,主要是利用精冲机的三动功能,通过模具使切断面的材料在切断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避免了普通冲压中剪切最后产生的撕裂问题。而普通冲压的撕裂带的多少与模具间隙及材质有关系,同样的材料,冲裁间隙越小,撕裂带越小,理论上当间隙小到一定程度时,也能得到全光亮带的切断面。但是由于普通冲床精度及刚性不够的原因,模具的间隙太小,模具寿命就无法保证,因此,不能进行批量生产。所以,在传统的技术里面,批量精冲生产,只能使用专用精冲机和精冲模具。近年来,随着冲压技术的高速发展,冲压设备、模具材料及加工技术都得到大力发展,用普通冲压技术进行精冲已经在实际量产中得到应用了。

此技术是利用高精度、高刚性的冲床,配合高精度的模具来实现精冲的效果,技术要点是模具的间隙要足够小,以实现产品的断面质量要求。针对某些产品的要求,模具间隙需要达到μm级,甚至负间隙,这对模具加工技术和冲压设备的要求极高,此时的冲压设备滑块导轨不能有间隙,同时冲床的刚性要足够高,抗偏心负荷能力足够强,以保证滑块上下运动的垂直度,从而保证模具寿命,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如图1所示就是利用此技术进行冲压的样品,材料为SS400(相当于国标Q255),厚度为14mm。从图2可以看出其断面具有镜面效果;图3 是通过测量其内径得到的孔径变化曲线图,其内孔精度在60μm以内。另外,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来,塌角非常小。

零件如图4所示,材质为SPCC,厚度为1.2mm,要求切断面的光亮带在80%~90%,同时,要求台阶孔的高度偏差要控制在0.005mm以内,凸台部的高度偏差控制在0.010mm以内。

图1 SS400冲压样品

图2 断面具有镜面效果

图3 孔径变化曲线图

图4 零件形状图

图5 加工负荷在模具上的分布

若采用普通冲压技术达到上述技术要求,就必须通过高精度、高刚性的冲床,配合高精度的模具来实现。本文介绍的工艺中模具的排样是使用连续模的方式。如图5所示,模具中主要受负荷的三个工位全部在冲床中心的左边,冲床所受的负荷为偏心负荷,模具的结构与普通连续模结构一样,惟一不同的就是模具的间隙,普通模具间隙(单边)约为材料厚度的5%~10%,此模具间隙只有10 m。

此工艺与传统的精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⑴材料的利用率高。由于不需要精冲的齿圈压边,其预留压边量可以做得更小。

⑵设备和模具的费用更低,特别是模具费用方面。此工艺的模具结构和普通冲压模具结构差别不大,我国在此方面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容易掌握,模具成本与精冲相比要低很多。

⑶通用性好。由于不需要使用精冲机,其冲床除用于精冲外,还可以做其他冲压用,包括普通冲压和锻压。而且精冲机的工作台面都比较小,很难做多工序的工作,使用这种高刚性、高精度冲床,其台面可以做到2000mm以上,甚至达到2800mm,更适用复杂零件的生产。众所周知,在一些零件里,并不是所有断面都需要精冲,也不要求断面是100%光亮带,更不是每一工序都要用到精冲,因此,此工艺特别适合于这种多工序加工。

图6 采用精冲新工艺生产的零件

⑷生产效率高。一般精冲机都是液压驱动的,生产速度很难提高,而目前这种高精度冲床的生产方式其SPM最快可以达到120以上。

⑸在某些特殊要求的地方能实现传统精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如图6所示零件,此零件材料为S50C(相当于国标50),料厚为4.0mm,要求切断面有80%以上的光亮带。A部是此零件承受负荷的地方,对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塌角不能太大,用传统精冲加工往往由于塌角问题而导致产品不良。而采用上述工艺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此零件现在用80SPM的速度在生产,刃口保养5万冲次。

目前这种技术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利用先进的设备开发出新工艺,这对于我国相对成熟的模具技术来说是极其容易掌握和应用的,同时,这种新工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更值得在我国大力推广。特别是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冲压行业也处于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的时期,引进此项工艺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很好方式。

猜你喜欢

冲压高精度间隙
面向冲压工艺过程的软件设计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关于高精度磁测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分析
间隙
高精度在轨实时轨道机动决策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事故重建与损伤分析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高精度PWM式DAC开发与设计
高精度PWM式DAC开发与设计
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