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真卿的文化人格

2014-10-09权海帆

党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安禄山颜真卿书法

权海帆

颜真卿,唐代成就卓著的书法巨擘,颜体一脉书法的开山鼻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有忠魂一颗、正气一腔的英雄、斗士、清官。

颜真卿,一位令人敬仰的书法大师,其书法千余年来被奉为楷模。而构成他不朽颜体底蕴的则是以身许国、为民请命的文化人格。

当我阅读有关他的文献时,曾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我记述他的传奇事迹时,常常为之热泪纵横,敲击键盘的双手不得不一次次地停顿下来,又接续下去。

反复如此,如此反复……

以身许国

颜真卿生逢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开元至天宝前期。其时,积聚了唐太宗以来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居安思危治国成果的大唐,是举世无双的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社会最稳定的封建帝国。

大兴文教和科举制度的完善,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来,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空前昌盛。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诗人,笔下那一篇篇散发着博大、雄浑气息的诗作,与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五光十色的辉煌艺术之作,氤氲为盛唐文化蓬勃、激扬的时代精神。尤需一提的是书坛亘古未有的璀璨景象。褚遂良、张旭等巨匠的杰出创造,把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在恢弘雄大、高迈飘逸的盛唐气象背后,却隐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社会危机。颜真卿的童年、青年,在盛唐气象中度过,而他的中年、老年却处在各种社会矛盾和潜在危机大爆发的时期。无论在盛唐时期,还是在危机大爆发时期,颜真卿都以全部作为,确证了自己的魂之“忠”、气之“正”。

大唐盛世潜藏着的巨大社会危机以安禄山的反叛总爆发。时任平原郡太守的颜真卿早就预感到安禄山反叛的可能,暗自做了应对准备,并于一年前就曾向朝廷上表,密奏其真相,却被窃据宰相大权的杨国忠暗自扣压。平原郡在安禄山的辖区之内,颜真卿请假赴京,希望借机向朝廷揭露其狼子野心,也不为安禄山所许。颜真卿忧心如焚。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盘踞范阳的安禄山公然挥师20万反叛。叛军凌厉而南,攻城夺邑,所过郡县守令,或死于其刀剑之下,或挂冠远遁,或望风而降。颜真卿得知,义愤填膺,怒火燃胸。他绝不能容许任何人破坏国泰民安、百姓乐居的社会局面。在严令全城将士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同时,将安禄山反叛之况写了表章,派人飞马送往京师。

是他,把正沉浸在歌舞升平、纵酒淫乐中的唐玄宗,从迷梦中呼唤醒来。

是他,第一个对安禄山挥动了刀剑。安禄山攻克东都洛阳,斩杀了无力抵抗、却誓死不降的洛阳留守李憕等3位朝廷官员,派手下将领段子光携带其首级震慑诸郡,来到平原。颜真卿毅然命令军吏斩来者头颅,首举义旗,誓师平叛!

是他,联络周围诸郡,于平原与饶阳、河间、济南、常山等17郡结盟,被推为盟主,联手抗击叛军。

是他,与身为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暗自策划,智取土门,斩贼将李钦凑、高邈,活捉何千年,致敌洛阳与范阳之间首尾难顾,惊慌失措。

是他,力排众议,借兵于清河,取得了棠邑、魏郡大捷,使敌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还是他,得知平卢游奕使刘客奴等3人将背叛安禄山,鼎力支持,派人送去10万军资。且为坚定其心,忍受着骨肉分离之痛,送去自己当时不足10岁的独子颜颇为人质。然刘客奴行动不密,受到安禄山的袭击而一败涂地,10岁的颜颇也从此杳无踪迹……

尤其是他,当李希烈反叛于许州,把持朝政的权奸卢杞伺机报仇,向德宗奏称:颜真卿德高望重,如差遣他前去安抚,其叛可不战而平。昏庸的德宗依其言降旨。颜真卿明知系卢杞奸计,却勇赴国难,当天即登程而去。在李希烈虎穴内,义正词严,以理相劝。李希烈竟以活埋、焚烧相威逼,要颜真卿辅佐自己称帝,遭拒绝后,将这位77岁的忠耿老人缢死于蔡州。

颜真卿就这样为国捐躯。江河同泣,天日共愤!

疾恶如仇

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大唐朝廷,充斥着蒙上欺下、坑陷忠良、揽权营私、贪腐成性的“官霸”、“官痞”。26岁的颜真卿以优异成绩“进士及第”,踏上仕途,目睹这些“官霸”、“官痞”的作恶多端、为所欲为,以“斗士”姿态,一刻也没有间断与他们的斗争。他也因此屡遭贬谪,仕途多舛。

先是与杨国忠的斗争。这位仗着唐玄宗对其堂妹杨玉环的宠爱而爬上宰相高位、炙手可热的弄权者,大权独揽,凡不顺从于己者,必排挤出京。对初入仕途、官小位微,却对自己不卑不亢的颜真卿也不放过,以遴选才俊出任郡守之名,“发配”远去平原。

其次是与房琯的斗争。平原失陷后,颜真卿来到登上帝位的肃宗李亨所在的凤翔,被拜为宪部尚书,接着又兼御史大夫。当时,山河破碎,叛贼肆虐,许多官员却尸位素餐,纵情恣肆。颜真卿一如既往地正道直行,对举止放荡的官员,该弹劾、贬官的绝不留情。宰相房琯毫无奋发救国之意,简慢国事,常常称病不朝,在家聚集一帮放荡宾客,通宵达旦地高谈阔论。他还放纵门客借着自己的权势纳贿,并公然袒护纵情恣肆的死党。颜真卿不因房琯官高权重而怯惧,也不因与房琯有亲朋瓜葛而姑息,查明真相,据实上表弹劾,使之被贬谪。

颜真卿甚至将斗争矛头指向肃宗李亨。唐军收复长安之后,以“抢班夺权”方式登上帝位的肃宗李亨,急于回宫享受皇帝的尊荣和奢华。颜真卿为了使他深刻汲取沉重的历史教训,上表力主:筑坛于旷野,皇帝东向哭3日,然后回宫。这令肃宗李亨十分难堪,不得不大体赞同,心中却点燃了伺机报复泄愤的火苗。回京不久,在大封功臣、奖掖群臣的同时,颜真卿被贬为冯翊太守,不久迁蒲州刺史,一年后又远黜饶州。

再有是与元载的斗争。元载是代宗时期的宰相,权倾天下,气焰煊赫至极,却仍欲壑不满,全然不顾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颜真卿对其奸佞行径,几次当面斥责,致其恼羞成怒。为了遮盖自己的罪恶,元载怂恿代宗下诏“奉进止”:各衙官员上书,必须先告诉自己的长官,由长官告诉宰相,得到宰相许可的,再呈上来。当元载向百官传达这一诏令后,颜真卿愤而上呈《论百官论事疏》,指出:隔绝忠直之言,令天下之士钳口结舌,将致大唐“危殆之期,又翘足而至”;“今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后纵悔之无及矣。”疏文不仅触怒元载,也伤及代宗,遂被贬黜为抚州太守,后又迁于湖州。

颜真卿疾恶如仇、勇斗邪恶的事迹,远不限于此。

清廉为官

颜真卿无论任何职、在何处,无不心系百姓,清廉为官,与贪腐无缘,无负于“清官”之称。

早年,任监察御史,曾巡察武威、西平一带。久旱不雨的五原郡,有冤案多年不得昭雪,民怨沸腾。颜真卿追踪蛛丝马迹,终使真相大白,作恶者被绳之以法。此时,甘霖普降,百姓欣喜不尽,高呼为“御史雨”。

贬官于同州时,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千疮百孔、苍凉死寂景象,颜真卿废寝忘食地救灾慰民,劝课农桑,使同州虽然未完全实现“旬月之内,望有所效”的愿望,却已悄然焕发了生机。

遭受战祸更为惨重的蒲州,白骨、饿殍遍野,处处残垣断壁、荒草枯木;只有不绝于耳的呻吟声和踬踣的身影,证明着尚未灭绝的人的生命的存在。颜真卿一到这里,振作自励,借粮赈饥,放粮舍饭,抚恤孤寡;并贴出安民告示,号召四方逃难百姓回乡种田。州衙的全部官员、役吏,包括他自己,每天都为给饥民搭棚煮粥、发放口粮和籽种,从清早忙活到深夜,使蒲州当年便面貌一新。

在抚州,颜真卿到任之日即察看州城及境内各县,了解百业,特别是农耕情况。汝水泛滥,冲决陂坝,淹没良田,农户生计无着的情况,使他忧思在胸。他与群僚、贤士磋商再三,决定于原华陂之后另筑一座更结实、更高大的新陂坝,以根除水患,且获取引水灌溉之利。州衙做了决定,官员们各负其责;颜真卿亲临工地,指导施工。苦干一年半,新陂坝矗立起来了。百姓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夸赞刺史颜大人爱民、为民、造福于民!

在物华天宝的升州,颜真卿身为刺史兼浙西节度使,为国为民,恪尽职守,却为奸佞诽谤,被解职归京。然“阖门百口,几至餬口”,打点启程,凑不足路途盘费。幸亏原僚属蔡明远以钱粮相济,才解除了饮食之忧,得以踏上北去之途。闻名后世的《蔡明远帖》,便是见证。

在长安任刑部尚书时,颜真卿也陷入“举家食粥”数月的境地,不得不手书《乞米帖》,让家人求告于好友李光进“惠及少米,实济艰辛”。帖末4字:“仍恕干烦”,饱含着他心中的歉疚和无奈。颜夫人久病在身,医生开的药方中有一味鹿脯,比较昂贵。无力为夫人买药治病,颜真卿只好又写了《鹿脯帖》:“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幸甚幸甚!”可以肯定的是,如此般向亲友求借,绝不止这两次,只是在历史的变迁中未能流传下来。

颜真卿堂堂尚书,何以潦倒如此?历史学家找到的原因是:元载“厚外官而薄京官”。然而,为何同是京官,元载之流富甲天下?答案只能是:颜真卿不贪腐,不索贿纳贿,不巧取豪夺,清正、清明、清白、清廉。

字必筋健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尽人皆知。纵览其书,无论楷、行,无不筋健端庄、雄浑遒劲、气势磅礴,豪放逸宕而不逾规矩,点画凝重而不见板滞;蓬勃着正气、浩气、阳刚之气,酣畅淋漓,劲挺豁达,奇伟秀拔,美轮美奂;一如其人之英雄气概、斗士豪情、清官风骨,不妖媚,不妥协,不故作姿态。

其书如此超绝,在于其融才学、识见与忠魂正气的人格于一体。颜真卿虽出身于官宦世家,但父亲早逝,3岁而孤,母亲带着10个孩子,全靠亲朋的接济过活。得天独厚的是,伯父元孙、舅父殷践猷、姑母真定都可称硕儒,母亲也博览诗文,颜真卿接受了浓厚的“书香”熏陶,遍读经籍。

在盛唐气象的影响下,在母亲和亲朋的教诲下,颜真卿从小懂得了立身做人必须明道树德、正道直行的道理。他学习分外勤奋,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夜以继日地苦学。为了学好书法而不花钱,他以黄泥涂墙写字,临摹前贤笔迹,写满后刮下来重新涂泥书写,写满了再涂再写……日复一日,孜孜不倦,不厌烦,不懈怠,即使赤日炎炎的盛夏三伏天、寒风砭人肌骨的隆冬三九天,也从不间断。

贫困中的艰苦历练,使颜真卿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功底,达到了“楷法遒美”的境界,也从中体味到凡常百姓的疾苦,锤炼出坚忍不拔、刚毅不屈的性格。进士及第后,他还远赴洛阳,以毕恭毕敬、如饥似渴的求学态度,拜师名满华夏的书法家张旭,得其楷法真传而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礼义道德,是颜真卿精神世界的主调。其忠魂一颗,百番打击而愈忠;正气一腔,千般摧残而弥正。凡提笔为书,并不刻意求其秀美,而是浩气倾注,激情澎湃,泻于笔端。其一竖一横,都交融着忧国忧民、壮怀激烈的忠魂正气;一撇一捺,都蓬勃着对神州河山土地、庶民百姓的挚爱之情。这大约是他能够自创一体的伟大书法成就的奥秘所在。

时逾13个世纪,颜真卿这颗中华文化长廊中的巨星依然璀璨夺目,其文化人格和书法伟力,将垂范千古!

(责任编辑:王锦慧)

猜你喜欢

安禄山颜真卿书法
杨国忠的预言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颜真卿拜师
劝学诗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
诗书画苑
“靠山”的“山”原指“安禄山”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唐.颜真卿《勤礼碑》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