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消逝与回归

2014-10-09刘爽杨淑萍

中小学德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童年回归消逝

刘爽 杨淑萍

摘 要:当前,儿童的童年正在消逝。童年消逝最显著的症状是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儿童的娱乐方式为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介所代替,出现成人化和功利化的趋势,这势必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现状,必须采取措施阻止这种趋势的蔓延,为童年的回归创造条件。

关键词:童年;游戏;消逝;回归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15-04

《彼得·潘》的作者詹姆斯·巴里说过:“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始终隐藏着一个秘而不宣的梦,那就是永远做一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愿望更为强烈,更加痴迷,以致常常使我们陷入一种梦幻境地,不能自拔。”童年对每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然而遗憾的是,对现在的儿童来说,童年似乎成为了一个无法编织的梦,因为,诸多事实和迹象表明,童年正在消逝。

一、童年消逝的表征

如今,放眼望去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的外表上,越来越难以分辨了。”[1]童年的消逝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仅从游戏的角度探讨童年消逝这一现象及其影响。我们这里所说的童年游戏主要是指由广大儿童自发创编,并广为流传或曾经广为流传的,具有朴素性和自然性的游戏。这些游戏是儿童自发自愿的,没有外在目标,能够带来愉悦感。童年的消逝在游戏方面有如下表征:

(一)传统自发性儿童游戏逐渐消失

“儿童和成人的价值和风格正在融为一体,最显著的症状表现在儿童的游戏方面,也就是说,儿童游戏正在消失。”[2]曾几何时,在城镇的大街小巷、乡下的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奔跑着、跳跃着的儿童,捉迷藏、打沙包、跳皮筋、踢毽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过家家等游戏滋润着儿童的闲暇时光,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而如今这些传统的自发性儿童游戏已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街道上只剩下车辆驶过的轰鸣声,田野里再也不见孩子们奔跑的身影。专门研究游戏的英国史学家皮特和艾沃娜·奥佩鉴定了几百项传统的儿童游戏,发现当今儿童仍然在玩的少之又少,就连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的捉迷藏,现在也已经几乎从儿童自发的娱乐活动中消失了。

(二)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成为儿童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研究发现,大多数儿童长到36个月时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注意电视画面了。电视图像因迎合了人的感性满足需要而广受欢迎。看电视占据了儿童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甚至超过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电视成为了很多儿童最亲密的“伙伴”。网游是又一项广受儿童欢迎的娱乐方式,很多学龄前的儿童在还不识字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上网,并且游刃有余。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等热门游戏大受儿童追捧,经常可以看到儿童抱着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一玩就是一天。如今,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的“小伙伴”已不是其他小朋友,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件件高端的电子产品。面对面的传统游戏已经被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取代了。

(三)儿童游戏成人化、功利化

“儿童的游戏已经成为成人热切关心的事情,它已经变得非常职业化,已不再是一个脱离了成人世界的世界。”[3]过去儿童游戏不需要教练、裁判或观众,只要有空间和器材就可以玩了,游戏的目的只是为了快活。然而,今天的儿童游戏多是竞争性的,不仅由成人监督,而且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来仿效成人运动,以成人的运动方式为模板,需要教练的训练、裁判的判断和观众的摇旗呐喊,不是为了快活而游戏,而是通过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来获得名声和荣誉。很多家长认为单纯的游戏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些无目的的游戏既不能给他们带来现实利益,又不能为他们将来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加分”,因此是不值得玩的。如此,儿童游戏便笼罩上了成人化和功利化的阴霾。

二、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正如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人的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同时是人的整个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所以,游戏给人以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的和平相处”[4]。可见,游戏对于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一)游戏是儿童认知经验的“隐形仓库”

“儿童游戏的早期经验在决定大脑回路和儿童智力的广度和质量上起重要作用”[5]。游戏是一种认知方法,通过游戏,儿童接受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或是使之适应自己原来的编码图式,或是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从而生成新的图式。游戏中的儿童相互接触,产生了交流的迫切需求,语言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不断操作,儿童开始注意到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渐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从而使简单的类别和概念得以发展。在游戏中,儿童开始使用推理,他们开始发现数的关系和科学上的事实,逻辑思维有所发展。游戏在为儿童认知提供经验的同时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在游戏中能感知与操作物质世界,发展语言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是儿童认知经验的“隐形仓库”,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过程。

(二)游戏是儿童情感发展的“调节解码器”

儿童把一种热烈的情感带进了游戏之中,儿童在游戏中常常伴随着微笑、大笑、手舞足蹈和其他愉快的表情。“当儿童兴高采烈地尖叫时,通过父母的拥抱和鼓励,能够增强人脑生物电信号以及连接大脑稳定的回路”[6]。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尽情地表达欢乐与忧伤,其真实的情绪和情感得以体现,因此游戏是儿童情绪状态的“解码器”。同时,游戏又是儿童情绪情感的“调节器”,在儿童情绪的稳定和情感的满足方面有重要作用。游戏能使儿童克服紧张情绪、消除愤怒,有利于儿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游戏中的困难,并且为儿童提供了学习如何安全、妥当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的途径,从而避免和减少了攻击性、不友好的行为。此外,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会产生“共情”,从而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理解和体谅他人。可以说,游戏给予人欢乐与满足以及整个世界的安宁。

(三)游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天然资源”

游戏是儿童探究周围世界的途径,通过游戏,儿童与周围世界、与其他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构成了种种的关系和联系。高科技大脑成像研究证明“游戏以及由游戏引起的高级神经功能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游戏涉及儿童、抚养者和年长儿童之间社会性关系相互作用,儿童游戏对健康发展是必须的”[7]。游戏帮助儿童学会作为集体的一员如何履行集体一致的要求,如何遵守规则,如何与人相处,开始学会通过分享、协商、谦让和互助等方式相互交流与合作。游戏还能够使儿童发现怎样才能与外部世界协调一致,通过认识世界进一步认识自己,获得自信心,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儿童对游戏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会促使他们进入新的社交环境,并学会去应付新的情景,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促进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三、童年游戏的消逝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

“早期所进行的好的游戏是未来发展过程中将具有的积极功能的前奏。游戏是表达个体意愿和兴趣的一种方式,也是形成独特人格的一种途径。游戏是连接自己与他人,获得社会自我感觉,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途径。”[8]作为童年消逝最主要的症状,童年游戏的消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一)导致儿童认知来源的缺失和认知深度的缺乏

游戏是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在游戏中,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得到发展,从而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但如今,一方面,传统游戏几乎从儿童的生活中消失了,随之导致儿童认知来源的缺失。没有游戏,就儿童失去了感受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机会,不能通过操作来发展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更是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代替传统游戏成为儿童的主要娱乐形式,对儿童的认知方式产生消极影响。“电视以图像为话语方式,天生拒绝深度思考。” [9]电视是给人看的,而不是让人理解的,不倾向于激发以概念为载体的抽象思维。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图像没有为儿童的思考留下空间,还没来得及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大堆的答案,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愿意思考了。以电视为核心的电子媒介破坏了儿童认知的顺序性和渐进性,导致思维缺乏深度,阻碍儿童理性思维的发展。

(二)导致儿童情绪低落和情感冷漠

游戏是儿童表达和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调节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其情感的健康发展。然而,童年游戏的消逝使儿童再也体会不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狂喜和欢乐,开心的事情无人分享,伤心的事情无人分担,消极的情绪无法通过游戏来排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情绪的持续性低落。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抑郁症患者就与此不无关系。人因为相互接触才产生情感,儿童将电视和电子游戏作为自己的“小伙伴”,失去了与其他儿童面对面交往的机会,不会爱人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爱,导致情感得不到满足。不在一起玩耍,没有相互的了解和信任,他人对自己来说都是“陌生人”,很难产生共情和同理心,他人的苦难对自己无关痛痒,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儿童情感的冷漠。此外,儿童游戏的成人化和功利化使得儿童的生活中充满竞争,他们会将他人视作自己成长道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碍”——一个人怎么可能对“障碍”产生积极的情感呢?有的只能是冷漠和“你死我活”的竞争。

(三)导致“社交无能”和“社交工具化”

游戏中,儿童学会了遵守规则和如何与人相处,同时能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其社会性得到发展。然而,儿童游戏的消失使得儿童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他们生活在各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里,互不来往、互不干涉。偶尔遇到社交场合,会发现很多儿童根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常常躲在大人后面或是站在角落里不知所措,不能融入群体。即使一起活动,也要么缺乏自信,要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协作也不懂分享,表现出“社交无能”的状态。而另一种情况是社交功利化,将他人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儿童游戏的竞争性使一切都打上了功利的烙印,交往的目的要看他是否能够为自己提供切实的帮助,他们不愿和于己无用的人“浪费时间”。这样的“社交能力”即使再游刃有余,也不值得提倡,因为它非但没有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反而将成人世界的“有色眼镜”罩在了孩子们本该纯真的眼睛上。

四、童年的回归

面对童年正在消逝的严峻社会现实,我们应认真思考应对策略,不能让孩子的童年从我们的指尖滑落。

(一)从生命教育出发,还儿童以本真世界

对于童年的消逝,老师和家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生命教育出发,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生命是不完美的,却又是不断变化的,所有生命的内部都蕴藏着向上发展的力量。要相信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力,对生命给予无限的信任,耐心等待儿童自身意志的萌芽,同时要克服成人自身内部的“绝对权威”意识,为儿童的成长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童年的回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该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珍视他们的天真与幼稚。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其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不应以成人的模式来要求和塑造儿童,要求他们说话做事要像“小大人”一样,而是要还孩子一个本真的世界,让他们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可以随意地畅想和翱翔,每一个天马行空的“鬼主意”都会被认真倾听,每一次的成长和进步都会被小心珍视,从而为童年的回归创造条件。

(二)丰富并支援儿童的游戏,创设“自然的游戏场域”

家长不应该把工作忙当作无法陪孩子的借口,而是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用心去感受大自然,接触更多的同龄人,从而创设有利的游戏环境。大人还可以将自己儿时常玩的游戏教给孩子,并为他们提供游戏所需的器材,以丰富并支援儿童的游戏。同时,也要鼓励儿童自己创设自然的游戏场域,发挥其自主性,在自发自愿的游戏中充分体会其中的乐趣。游戏是童年欢乐的源泉,是儿童的本能,儿童天然爱笑、爱跳、爱跑、爱闹,给予他们尽情玩耍的机会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获得了智慧的丰盈和情感的满足,自然而然地就减少了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而这又将儿童从冰冷的屏幕前解放出来,用手、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为童年涂上缤纷的色彩。

(三)避免游戏功利取向,关注儿童心灵成长

“儿童期不只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不能只是为将来而活着,他们也是为现在而生活,他们应该充分享用儿童期的生活,拥有快乐的童年。”[10]成人不应用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儿童的游戏,而应关注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是否收获快乐和心灵的成长。教孩子学会做一个真正的“游戏者”,避免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明天所谓的“成功”而对今天的快乐熟视无睹,要充分享受游戏过程中的自在、自为和自得,与同伴分享其中的愉悦。在不得已必须有竞争的情况下,要鼓励儿童通过协商、互助、合作等方式取得双赢,将他人视作可以合作的“伙伴”,而不是需要跨越的“障碍”;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和宽容他人。关注儿童心灵的成长,为他们拂去成人世界“功利主义”的阴霾,创造一片纯净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静候童年的回归。

童年的消逝是一个既定的社会现实,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对童年的回归充满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儿童尽情游戏创造条件,学会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珍视他们的“天真”与“幼稚”。如波兹曼说所,儿童是阻止童年消逝的最大希望,因此,儿童自身也要尽最大努力捍卫自己的童年,只有这样童年的回归才可能实现,才能继续做着关于彼得·潘的美梦。

参考文献

[1][2][3]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153,154.

[4]福禄培尔.人的教育[M].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3.

[5][6][7]曹中平,蒋欢.游戏的功能再认识——来自脑科学研究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8]约翰逊,等.游戏与早期儿童发展[M].华爱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版序言.

[9]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

[10]鲁洁,赵志毅.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观念现代化.学前教育研究,1995(6).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童年回归消逝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消逝的打麦场
30年,光阴的故事——消逝的记忆
即将消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