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二徐本门部字比较研究

2014-10-08刘婕

关键词:说文解字

刘婕

摘 要:《说文解字》自成书以来,研究者甚多。本文选取《说文解字》大小徐本“门”部字,从不同角度分析两者异同,并对两书的编排体例及小徐本的注释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说文解字》;二徐本;门部字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196-03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的字典,自东汉成书以来,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南唐宋初有徐铉、徐锴兄弟对《说文》进行校定研究,徐铉所校定的世称大徐本,徐锴作《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系传》),世称小徐本。本文选取二徐本“门”部字,分析二徐在“门”部字研究上的异同,以求更好更深入地学习《说文》。

一、相同的部分

“门”部字在《说文》第十二卷,《系传》第二十三卷,都是上承户部,下接耳部。其相同部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收字数量相同

二徐本“门”部均为57字,另重文6个。

2.说解体例相同

二徐本对部内字均从字义、字形、字音方面进行说解。在某些字的解说上,多一字少一字的现象明显,但并不影响对整体意义的理解,我们也将其归为相同部分。如:

“阊”,《说文》:“天门也。从门昌声。楚人名门曰阊阖。”《系传》:“天门也。从门昌声。楚人名门阊阖。”

“阗”,《说文》:“盛貌。从门真声。”《系传》:“盛貌也。从门真声。”

门部中此类情况还有6字,均不影响整体意义。

二、相异的部分

1.部内字排序不同

“门”部字可从门名称、门动作及门形态三个方面来看。对比二徐本门部字,我们发现在排序上共有三处不同,分别是闱、阐、闓。

“闱”,《说文》:“闢门也。从门为声。《国语》曰,闱门而与之言。”(大小徐本同)

“阐”,《说文》:“開也。从门单声。”(大小徐本同)

大徐本“闱”在“闢”和“阐”之间,位于第23位,“阐”在“闱”和“開”之间,位于第24位;小徐本“闱”居于第24位,“阐”居于第23位。两者只是互换了位置,根据前后字释义及“以类相从”的原则,小徐本的排序更为可取。

“闓”,《说文》:“開也。从门豈声。”(大小徐本同)

大徐本“闓”在“開”和“閜”之间,位于第26位,小徐本“闓”居于第57位。二徐在“闓”字的排序上差异较大,一个居中,一个置于末尾,从前后字的相关解释来看,大徐本的排序更合理。

2.释文用字不同,字数多少亦不同

(1) 释文用字虽不同,但整体意思未变。如:

“ ”,《说文》:“门扇也。从门介声。”《系传》:“门扉也。从门介声。”

“阖”,《说文》:“门扇也。一曰闭也。从门盍声。”《系传》:“门扉也。从门盍声。一曰闭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对“阖”的解释:“《月令》:乃修阖扇。《公羊传》:齿箸乎门阖。《释宫》:阖谓之扉。”可以看出,门扇、门扉并无太大差别,故整体意思未变。

“闗”,《说文》:“开闭门利也。从门繇声,一曰缕十纮也。”《系传》:“开闭门户利也。从门繇声,或曰缕纮也。”

二徐本对“闗”字释文不同,小徐本添加一“户”字,整体意思未变。

(2)用字不同,释义亦不同。如:

“菛”,《说文》:“登也。从门丅,丅,古文下字。”《系传》:“声也。从门丅,丅,古文下字。”《段注》:“登,上车也。凡有所上皆曰登。臣铉等曰,下,言自下而登上也。按从门丅当作从门丄。”

3.六书归类不同,主要是会意和形声字的归类

“闺”,《说文》:“特立之户。上圆下方,有似圭,从门圭声。”(形声字)《系传》:“特立之户也。上圆下方,有似圭,从门圭,圭亦声。”(会意兼形声字)

“阙”,《说文》:“门观也。从门欮声。”(形声字)《系传》:“门观也。从门厥省声。”(省声字)

“開”,《说文》:“张也。从门从幵。”(会意字)《系传》:“张也。从门幵声。”(形声字)

“阍”,《说文》:“常以昏闭门隶也,从门从昏,昏亦声。”(会意兼形声字)《系传》:“常以昏闭门隶也,从门昏声。”(形声字)

“阅”,《说文》:“具数于门中也。从门说省声。”(省声字)《系传》:“具数于门中。从门兑声。”(形声字)

4.释文方式不同

大小徐本解说体例基本上都是先字义,后字形、字音,再标明出处。但大徐本“臣铉等曰”、“臣铉等案”只出现三处,小徐本“臣锴按”、“臣锴曰”字样频频出现,反映出两者释文方式不同,大徐本是“述而不作”,小徐本是“有述有作”。

“门”,《说文》:“闻也。从二户,象形。凡门之属皆从门。”《系传》:“闻也。从二户,象形。凡门之属皆从门。臣锴按,《尚书》:闢四门,明四目,所以广闻见也。”

“阎”,《说文》:“里中门也。从门臽声。”《系传》:“里中门也。从门臽声。臣锴曰,《史记》李斯以闾阎入事。”

5.新附字方面

大徐本除纠正许书脱误外,又有五处增改,新附字即是一大创新。大徐本较小徐本另增五个新附字,分别是“阛”、“阘”、“闶”、“阀”、“阒”。

三、大小徐本门部字的编排

《说文》整体的编排体例是“据形系联,以类相从”,“门”部字列字顺序为门名称,包括总名及各部分名称;门动作,包括开关门动作;最后是门形态方面。

1.门名称

门名称有总分之称。门部表名称类的字共13个,列字顺序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门”,《说文》:“闻也。从二户,象形。凡门之属皆从门。”《段注》:“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者。”门的总称。endprint

“阊”,《说文》:“天门也。从门昌声。楚人名门阊阖。”《段注》:“王逸、高诱、薛综、韦昭、李善注皆曰,阊阖,天门也。”先是天门,这是按地理位置排列。

“闱”,《说文》:“宫中之门也。”《段注》:“《周礼·保氏》:使其属守王闱。注,闱,宫中之巷门。”

“ ”,《说文》:“ 谓之樀。樀,庙门也。”《段注》:“谓庙门也。故 从门,吴语。”可见,“ ”是一个方言词。

“闳”,《说文》:“巷门也。”《段注》:“巷者,里中道也。然则闳犹闾也。”

“闺”,《说文》:“特立之户也。上圆下方,有似圭。”《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

“阁”,《说文》:“门旁户也。”《尔雅·释宫》:“小闺谓之阁。”《段注》:“按汉人所谓阁者,皆门旁户也,皆于正门之外为之。”

“阘”,《说文》:“楼上户也。”

“闬”,《说文》:“门也。汝南平舆里门曰闬。”这也是一个方言词。

“闾”,《说文》:“里门也。”

“阎”,《说文》:“里中门也。”《段注》:“别于闾闬为里外门也。”

“阓”,《说文》:“市外门也。”《段注》:“薛综《西京赋》注曰,阓,中隔门也。刘逵《蜀都赋》注曰,阓,市外内门也。”

“闍”,《说文》:“闉闍也。”

“闉”,《说文》:“城内重门也。《诗》曰:‘出其闉闍。”

《段注》:“传曰,闉,曲城也。闍,城台也。《正义》曰,释宫云,闍谓之台,闍是城上之台,谓当门台也。闍既是城之门台,则知闉是门外之城,即今之门外曲城是也。”

综上来看,总名“门”之下又细化出许多更为精准的名称,均与门有关,统属“门”之下。

2.开关门动作

开关门动作排列方面同门名称一样,但其统属于“闸”字之下。

“闸”,《说文》:“开闭门也。”表开关门的字还有“闢”、“阐”、“闇”“闓”、“閜”、“閟”、“闭”等。

“闢”,《说文》:“開也。”《段注》:“引申为凡開袥之称。”

“阐”,《说文》:“開也。”“闇”,《说文》:“闭门也。”

“闓”,《说文》:“開也。”《段注》:“本义为开门,引申为凡启导之称。”

“閜”,《说文》:“大開也。”《段注》:“《方言》,閜,桮也。其大者谓之閜。”

“閟”,《说文》:“闭门也。”《段注》:“引申为凡闭之称。”

“闭”,《说文》:“阖门也。”《段注》:“阖下曰,闭也,与此为转注。”

3.门的形态

“闛”,《说文》:“闛闛,盛貌。”

“闐”,《说文》:“盛貌。”《段注》:“谓盛满于门中之貌也。”

关于《说文》同部内字的编排次序,段玉裁曾指出过:“凡每部中字之字,以义之相引为次。”字的排序原则是先实后虚,即先名物后性状;先叙义美者,后叙义恶者。大小徐本“门”部字的编排完全遵循了这些原则。

四、徐锴的“有述有作”

小徐本较大徐本在训释方式上更为详细,主要体现在文中“臣锴曰”、“臣锴按”的广泛应用,也就是小徐本的“有述有作”。

1.广泛引证

广泛引证,以古书典籍中的例子来说明字义,对后世辞书的编纂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门”部字的引证举例如下:

“门”,《说文》:“闻也。从二户,象形。”徐锴《系传》:“臣锴按,《尚书》:闢四门,明四目,所以广闻见也。”

“闳”,《说文》:“巷门也。”徐锴《系传》:“臣锴按,《春秋左传》曰,高其閈闳。”

“阎”,《说文》:“里中门也。”徐锴《系传》:“臣锴曰,《史记》李斯以闾阎入事。”

“阖”,《说文》:“门扇也。一曰闭也。”徐锴《系传》:“臣锴按,《春秋左传》曰,旋于门中,以枚数阖,谓以鞭数扉之版也。”

“閜”,《说文》:“大開也。大桮亦为閜。”徐锴《系传》:“臣锴曰,书传多云豁閜也。”

“閼”,《说文》:“遮壅也。”徐锴《系传》:“臣锴曰,按《史记》书,壅閼字如此。”

“阚”,《说文》:“望也。”徐锴《系传》:“臣锴按,《诗》曰,进厥武臣,阚如哮虎。阚,进且望也。”

“闯”,《说文》:“马出门貌。读若郴。”徐锴《系传》:“臣锴按,《春秋公羊传》曰,左右举大橐而至,開之闯然,公子阳生也。”

2.指明自己见解

小徐本不仅援引古书古例,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段注》就充分肯定了小徐本的价值。

“阊”,《说文》:“天门也。从门昌声。楚人名门阊阖。”徐锴《系传》:“臣锴按,《楚辞》叫帝阍使開関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则通名为阊阖,今人或者但谓天门为阊阖误矣。”

“闉”,《说文》:“城内重门也。《诗》曰:‘出其闉闍。”徐锴《系传》:“臣锴曰,若今门外壅,城门也。”

“閾”,《说文》:“门榍也。《论语》曰,行不履閾。”徐锴《系传》:“臣锴曰,门限也。”

“閒”,《说文》:“隙也。”徐锴《系传》:“臣锴曰,夫门当夜闭,闭见月光,是有閒隙也。”

3.标明俗字

“ ”,《说文》:“ 谓之樀。樀,庙门也。”徐锴《系传》:“臣锴曰,今俗作檐。”

“ ”,《说文》:“闗下牡也。”徐锴《系传》:“臣锴曰,今作鑰也。”

4.标明六书

“闲”,《说文》:“阑也。”徐锴《系传》:“臣锴按,会意。”

“闪”,《说文》:“闚头门中也。”徐锴《系传》:“臣锴曰,会意。”

“闭”,《说文》:“阖门也。从门才,所以距门。”徐锴《系传》:“臣锴曰,才,木也。会意。”

——————————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论《说文解字》与基础教育
《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说文解字》视域下的先民生活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新论》词语释义六则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